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9年第5卷第4期

柴菊理郁饮合并小剂量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用柴菊理郁饮合并小剂量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12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柴菊理郁饮合并小剂量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及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共治疗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大体评定量表(CGI-CI)评估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用柴菊理郁饮合并小剂量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将12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柴菊理郁饮合并小剂量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及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共治疗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大体评定量表(CGI-CI)评估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的显效率与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第2、4、6周末的HAMD、HAMA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GI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柴菊理郁饮合并小剂量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具有疗效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特点。

【关键词】  柴菊理郁饮;帕罗西汀;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目前,新型抗抑郁药是缓解抑郁症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但仍有30%的抑郁症患者对所有抗抑郁剂无任何反应[1]。中药具有较好的治疗与增效作用,且不良反应少。本课题探讨应用中药柴菊理郁饮合并小剂量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比较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观察对象为诸城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共计128例,均符合CCMD-3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2],年龄≥18岁,HAMD(17项)总分≥17分,排除严重躯体疾病以及其他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将128例抑郁症患者用投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64例,男28例,女36例,平均年龄(41.6±10.3)岁,病期(18.3±6.6)个月;对照组64例,男29例,女35例,平均年龄(40.7±11.2)岁,病期(16.6±7.5)个月。两组在年龄(t=1.39)、性别(χ2=0.000)、病程(t=0.97)、治疗前HAMD评分评估病情严重程度(t=0.138)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研究组:应用自拟中药柴菊理郁饮同时配合小剂量帕罗西汀(商品名:乐友,浙江华海公司生产,平均用量10 mg/d,每日早饭后服)。汤剂处方如下:柴胡15 g,菊花30 g,香附15 g,芍药15 g,丹参30 g,川芎30 g,黄芩15 g,远志15 g,枳壳15 g,生地30 g,酸枣仁30 g,甘草6 g,郁金15 g,陈皮15 g等。每日一剂,水煎服,250 ml每日两次,早晚空腹服。对照组:采用西药帕罗西汀(乐友)视病情逐渐加量,平均用量40 mg/d,早饭后顿服。疗程6周,药物治疗期间不合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可以合并苯二氮艹 卓类药物,并尽量控制在2周以内。

  1.3 疗效评定与标准 由两名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双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大体评定量表(CGI)[3]、不良反应量表(TESS)各评定一次,采用HAMD量表评定临床疗效,HAMD减分率≥75%为痊愈,50%~74%为显著好转,25%~49%为好转,<25%为无效。HAMD总分<7分为痊愈。同时在治疗前后进行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生化常规及心电图、脑电图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并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6周的治疗,研究组取得了肯定的疗效,见表1。研究组显效率(痊愈+显著好转)为85.93%,有效率(痊愈+显著好转+好转)为98.44%;对照组显效率为59.37%,有效率为82.82%。两组间的显效率(χ2=6.54,P<0.05)和有效率(χ2=4.89,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中药合并小剂量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好。表1 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2.2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HAMD分值评定结果 见表2。表2 两组治疗前后HAMD分值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1

  由表2可以看出,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HAMD分值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1.58,17.66,P<0.01),2、4、6周HAMD评分研究组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中药合并小剂量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起效快,且疗效好。

  2.3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HAMA分值的比较 见表3。表3 两组治疗前后HAMA量表评分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1

  由表3可以看出,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HAMA分值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2.28,10.23,P<0.01),2、4、6周HAMA评分研究组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中药合并小剂量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伴发的焦虑症状同样起效快,且疗效好。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体评定量表(CGI)评分比较 见表4。根据CGI评分可看出,治疗的第4、6周末,研究组的总体改善总分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柴菊理郁饮合并小剂量帕罗西汀治疗抑郁证的疗效明显好于单用帕罗西汀治疗。表4 两组治疗前后CGI量表评分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5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发生的常见不良反应,见表5。表5 两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研究组为15.85%,比对照组的47.5%低得多。对照组的口干、困倦、失眠、恶心/呕吐不良反应事件的症状及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6 两组TESS量表总分比较从表6中可以看出:治疗期间两组的TESS评分从第2周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研究组治疗的副作用明显减分,安全性、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

  2.6 实验室评价 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末的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其改变无临床意义。

  3 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及高自杀率的严重精神疾患,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统计,我国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7%,意味着现今我国有超过3 600万的抑郁症患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11%,目前全球抑郁人口多达1.2~2.0亿人,占全球疾病负担的首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新型抗抑郁药物虽然给抑郁症患者带来福音,但仍有较多的不良反应,影响依从性,且仍有30%的抑郁症患者对所有抗抑郁剂无任何反应,50%的抑郁症患者对抗抑郁剂部分有效,最终成为难治性抑郁症。我们在总结我院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病的四十年临床的经验基础上,经过筛选组方柴菊理郁饮,对其合并小剂量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进行研究,本研究提示中药柴菊理郁饮合并小剂量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好,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副作用小,且具有起效快的特点。抑郁症归属于中医学郁证范畴[4],郁者,滞而不通之义,是由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引起脑神与五脏神生理功能失调后而出现的一组精神症状群。《医经溯洄集·五郁制治》中说:“凡病之起也,多由于郁,郁者,滞而不通之义[5]。”其病机为患者情志怫郁而内着脏腑所致气机阻滞,进而诱发血瘀、痰结、食滞、火郁等证候,其病机转变为始发于肝,并发于心脾,上扰脑神。症见情绪低沉,忧心忡忡,郁郁寡欢,懒言少动,悲观绝望,内疚自责,甚则自杀,伴有早醒失眠,纳呆食少,性欲减退。《医方论·越鞠丸》中亦说[6]:“凡郁必先气病,气得流通,郁于何有?”所以根据郁症的治疗总原则疏通气机,因气行则血行,气畅则痰、火、湿、食诸郁自解。确立疏肝解郁化痰宁神之治则,拟方柴菊理郁饮。方中柴胡、枳壳、香附疏肝行气解郁,黄芩清解肝热,远志化痰,郁金助解郁之功。方中更用菊花,借其禀性柔和,有益金水以平肝木之功,木平风息,头眩晕、胀痛、头乱等精神症状,乃肝木火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也是这个道理,木平风熄,火自降。川芎性辛温升浮,通过少阳胆而走上,为血中气药,且有清阳开郁之功,故朱丹溪说:“气升则郁自降。”川芎还有润燥而补益,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作用,再加芍药柔肝养血,陈皮理气共奏和血理气和中。丹参其性平而降,在血分中有祛痰、生新之功,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合以生地滋养肝阴,酸枣仁养心。诸药共奏疏肝解郁化痰宁神之效,使肝胆之气舒展则诸郁自解,在临床上取得较好效果。总之,本研究证实,中药柴菊理郁饮合并小剂量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好,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副作用小,且还有起效快的特点,今后有继续开发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2003,3-4.

  2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济南:山东科学出版社,2001,60-61.

  3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1-147.

  4 马欢,李德新.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研究简释.中医药学刊,2005,23(5):862-864.

  5 王彦恒.实用中医精神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6 李清福.中医精神病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本文编辑:李倩倩)


作者单位:262200 山东,诸城市精神卫生中心

作者: 刘西跃,黄安令,邓观卿,孙 烨,杨炳萍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