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9年第5卷第5期

切实搞好医学院校非中医专业中医学教育探析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中医学教育。医学院校医学教育中无论是中医药院校还是西医学院校,皆实施中医学课程教育,中医院校中医学教育毋庸置疑课程设置多,整个学习过程能够保证学生对中医学知识的全面系统学习,但对西医院校的中医教育多数只是学习集中医学基础理论、方剂、经络腧穴、辨证、诊法、内科于一体的《中医学基础》,......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中医学教育;医学院校

医学教育中无论是中医药院校还是西医学院校,皆实施中医学课程教育,中医院校中医学教育毋庸置疑课程设置多,整个学习过程能够保证学生对中医学知识的全面系统学习,但对西医院校的中医教育多数只是学习集中医学基础理论、方剂、经络腧穴、辨证、诊法、内科于一体的《中医学基础》,在教授的过程中有大量的学生对中医学感兴趣,并提议是否能够多教授些知识。但限于课堂时间短,中医药内涵博大精深,因此仅凭课堂传授肯定无法达到深入了解中医学的目的,特别是对那些想更加深入了解掌握中医学知识的西医院校学生。

  1 学习中医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医药是我们民族的自豪,是我们民族对世界人民的贡献,这也是世界公认的事实。整个中医的发展史是记载人类生命与疾病斗争的方法史,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中医是我们的先贤在与疾病抗争中摸索出来的科学诊治疾病方法,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其独到的治疗方法,在当今社会正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中医药在某些治疗领域发挥优势。中医药学在中医骨科、肛肠科、皮肤科、妇科肿瘤等学科,在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重大难治疾病和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如抗肿瘤复发转移、SARS的防治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外,针灸、推拿、中西医结合等特色疗法,也日益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和接受。同时中医药充分发挥在预防保健中的作用,中医药在养生保健和延年益寿方面亦有很大优势,其中根据“药食同源”的理论,可研制开发具有延缓衰老、调节免疫、抗疲劳等多种功能食品。蕴藏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高等中医药院校信息化问题可以从各种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去探索。例如,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远程教育、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校园管理信息化等。本文仅从信息技术对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影响,以及由此带给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变化来探讨高等中医药院校信息化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可能遇到的问题。

  正是因为中医学的重要性所在,因此医学院校非中医专业学生有必要学习中医学。

  2 搞好医学院校非中医专业中医学教育方法的举措

  2.1 讲好绪论,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对中医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把学习中医看成是自己的愿望和需要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整个认识活动激活起来。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质量。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内容越感兴趣,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越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获取更佳的教学效果。初始接触中医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学生普遍认为中医理论深奥难懂,或一时对某一点知识好奇。(2)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后,某些学生对中医学习产生了得意感和自豪感,又会使他们的兴趣有所上升。(3)在进入学习各种辨证、中药、方剂后,会因为需要背记的内容繁多,使学生出现“畏惧”情绪而使兴趣下降。(5)当一章节学完后,由于学生渴求新内容,如中药学完了后,希望尽快了解方剂学,此时兴趣又呈上升趋势,学生会提前预习。可见,兴趣在整个中医学习过程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习兴趣,拥有一个轻松愉快、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

  2.2 结合多媒体手段,使中医内容深入浅出 现代的教育与以往传统教育不同,随着计算机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渐深入应用,使得中医学中复杂的、难懂的知识点得以直观、简明扼要地阐明和表达,如在讲述阴阳学说中“阴阳的消长”、“阴阳的动态平衡”时可以将象征阴阳的太极图做成动画,以旋转递进式的体现“阳消阴长,阳长阴消”。见图1。

  2.3 中医是一种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等待我们去汲取的知识 在教授中医学知识的同时,应该传播中医的内涵,特别是人文知识、人文素质的教育,即中医学的学习过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地理、天文知识,要成为一名高明的中医师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体现了中医学的人性化。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包括从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三个阶段,而中医学自始至终均将人视为整体,重视情志致病,重视心身医学,重视自然、社会等环境因素导致疾患,而在治疗上也是综合考虑因人、因时、因地而制宜。如:《黄帝内经》[1]中“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蹩为挛。”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从富贵变得贫穷后,虽然不是感受外来邪气,但人的内心受到伤害和打击,身体健康必然受到影响。人由富贵变贫穷后虽然不受外邪影响,亦会导致皮肤不华,肢体活动不利。又如《格致余论》:“若夫不得于夫,不得于舅姑,忧怒郁闷,昕夕积累……遂成隐核。……数十年后,方为疮陷,名曰奶岩(癌)”。意思是:如果得不到家人和亲戚的理解,精神郁闷忧愁,时间长久之后容易形成乳腺癌。这些均体现了人和社会环境的不和谐所形成的疾患。

  2.4 加强信息化教育,传播更多的中医知识 传统非中医专业中医教育多采用课堂教育,但课堂教育鉴于时间和形式相对少,所以,传授的中医学知识亦相对较少,有较多对中医学感兴趣的学生仅从简短的课堂教学时间不能满足其对中医学知识的摄取,这使医学院校非中医专业学生中医信息化教育成为传授中医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信息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网络,设立公共的中医学习交流平台,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搭配进行学习。可以设置资源区、任务区、交流区,资源区主要包括结构化知识展示,以及扩展式知识展示;任务区包括研究性任务、项目实施、网上自主练习、成果展示、项目评价标准;交流区主要包括教员或专家的在线指导和网上协商讨论等。总之,教育资源的建设要兼顾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两种资源类型,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2.5 调整评价标准,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传统教学效度评价一般皆为一次性百分制,但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应该以灵活、学到知识为主,出考题以卷子形式的考试不必为唯一的模式,可以尝试取出一章节,将学生分组,每一个知识点交给一个组,并形成幻灯,每组出一代表,上台讲解,而教员坐在下面评分,最后教员进行点评,特别对知识点没理解透彻的给予补充。将考核结果作为最终成绩的一部分,如占30%。这样做有三个好处,第一,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第二,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第三,促进教学改革。另外可开展信息化教育,建设中医学网站,设置知识问答互动栏目,根据参与程度的多少,再给予部分分数,如占10%;最后出考题试卷,占60%的分数。或者有条件的可以将学员带至医院病房选取典型临床病例从问病史到诊断用药培养其中医的临证能力。

  总之,搞好医学院校非中医专业中医学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为一门重要科学在今后医学生心中的地位,作为国粹我们应该努力的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 谢华.黄帝内经.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391.

  (本文编辑:李倩倩)


作者单位:20000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中医科

作者: 孙大志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