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9年第5卷第5期

中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点滴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肺肾同治慢性肾小球肾炎在临床中常见多发,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有些患者起病隐匿,无明显临床症状,待症状出现时病情已经比较严重,最后进入慢性肾衰竭。静点青霉素2周后病情无明显改善,后口服中药汤剂(补益脾肾为主),治疗1年后病情无明显改善。治疗给予补益肾脾,祛湿浊,化瘀血。...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健脾补肾化湿祛瘀;肺肾同治

慢性肾小球肾炎在临床中常见多发,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有些患者起病隐匿,无明显临床症状,待症状出现时病情已经比较严重,最后进入慢性肾衰竭。因此,临床医务工作者对此病要引起足够重视,充分利用中医药的优势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笔者在长期医疗工作中总结出点滴体会,现报告如下。

  1 健脾补肾时莫忘化湿祛瘀

  1.1 典型病例 患者女,40岁,1年前因为自觉乏力、腰部酸痛,在我院门诊检查双肾彩超未见异常,尿常规:蛋白(++),隐血阴性,肾功正常。静点青霉素2周后病情无明显改善,后口服中药汤剂(补益脾肾为主),治疗1年后病情无明显改善。于我处就诊时患者自觉乏力,腰部酸痛,食欲尚可,夜寐安稳,大便每日1次,小便时可见泡沫,量如常,舌紫暗,体胖大可见齿痕,脉沉滑。辨证为脾肾亏虚,湿瘀内阻。治疗给予补益肾脾,祛湿浊,化瘀血。

  处方如下:黄芪30 g,党参20 g,白术15 g,猪苓、茯苓各20 g,泽泻15 g,陈皮10 g,三七粉3 g(冲服),丹参30 g,生地20 g,山萸肉15 g,山药15 g ,车前子20 g(包煎),通草15 g,益母草30 g,巴戟天10 g,菟丝子10 g,萆薢40 g,香附10 g,在此方基础上调整1年后尿蛋白(±),乏力,腰酸痛症状消失。

  1.2 体会 慢性肾炎患者长期蛋白尿,精微物质大量丢失,肾虚日久累及脾土,脾虚生湿化热,湿热下注,肾封藏失职,导致精微物质进一步流失。脾肾亏虚,湿热内蕴,日久入络化瘀,瘀血内生。西医学认为此类疾病都存在微循环障碍,与中医学中的瘀血内停正好吻合,更支持血瘀内停之说。因此在调理脾胃的同时应兼顾化湿与祛瘀,六味地黄丸为补肾的经典方剂,不但补肾且兼祛湿浊、化瘀血功效,提示治疗肾病应当标本同治的理念。

  2 治肾炎莫忘肺肾同治

  2.1 典型病例 患者男,30岁,因反复镜下血尿6个月余就诊,患者6个月前因急性扁桃腺炎后出现镜下血尿(++),反复用青霉素治疗后病情可缓解,但每遇咽痛即出现镜下血尿。患者特来我处,请求中药治疗。就诊时观咽部充血,双侧扁桃腺无肿大,口干喜饮,饮食睡眠良好,小便正常,大便干燥,3日1行,舌质红少苔,脉沉细,辨证为肺肾阴虚内热,给予滋阴清热,凉血止血。

  处方如下:公英20 g,玄参20 g,麦冬30 g,桔梗15 g,生甘草10 g,女贞子20 g,旱莲草15 g,紫珠20 g,小蓟30 g,白茅根30 g,藕节20 g,蒲黄15 g(包煎),板蓝根20 g,枸杞15 g,车前子20 g(包煎),生地15 g,茜草15 g,琥珀3 g(冲服),通草15 g。服药7剂后血尿消失,后给予玉屏风散与六味地黄丸调理6个月后病情稳定,未见复发之象。

  2.2 体会 西医学认为上呼吸道感染后产生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脏,损伤肾小球基膜系膜区,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后出现蛋白尿、血尿。祖国医学认为肺为华盖之脏,司呼吸,主卫表,一旦受外邪侵犯,卫表不固,宣降失常,出现咽痛、咳嗽等症状,肺金下克肾水,肾阴亏虚,虚热内生,热伤血络,出现血尿。由此可以看出中医学对于肾病的认识和西医理论不谋而合。选用公英、玄参、麦冬、桔梗、生甘草,具有清肺热利咽止痛作用,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养肾阴清虚热,紫珠、小蓟、白茅根、藕节、蒲黄凉血止血。肾为下焦多虚多湿,佐以车前子,通草淡渗利湿化浊。

  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常见多发,中医形容此病如油裹面,指出此病病程绵长,疗效一般,目前无有效的西药,祖国医学辨证施治有一定疗效,临床中积极寻找有效地中药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本文编辑:丁 平)


作者单位:132021 吉林,吉林市龙潭中医院

作者: 张会敏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