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老年病;中医病机;中医药疗法;从肾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在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中,老年期的常见病,如痴呆、眩晕、郁症、中风等,正日益受到重视。老年期是人体功能走向衰老的时期,在生理、病理、疾病的治疗上不同于壮年,青年和儿童,尤其是肾虚证又为老年病的常见症疾之一,很多疾病均可肾虚之表现。现根据前贤之经验,结合笔者临床之体会,采用以补肾为主的治疗方法对以肾虚为主证的老年疾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补脾益肾,豁痰开窍治疗老年痴呆
痴呆乃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张景岳云:“痴呆症,凡平素无痰,而或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以惊恐而渐痴呆”。人至老年,肾精衰枯,无以化生精血,精亏血少,脑髓空虚,神明无主和痰浊阻窍而发本病,脾肾阴虚,肾虚水无所主,脾虚不运水湿,湿邪滞留,反生痰浊,蒙蔽清窍,无神被蒙,故痴呆遂生。症见:表情呆滞,记忆明显减退,沉默寡言,腰膝酸软,四肢不温,失认失算,言语含糊,言不达意,腹胀便溏,食少纳呆,口涎外溢,舌质淡胖,苔白,脉沉
细弱。治宜:补益脾肾,醒脑开窍。方选:金匮肾气丸或归脾丸合真武汤化裁。常用药物:当归、熟附子、枸杞子、生姜、茯苓、党参、白术、淮山药、黄芪、杜仲、川断、山萸肉等。
例1,患者女,76岁,2002年5月就诊。近一年来记忆力差,失去计算能力,表情呆滞,时常呆坐,沉默寡言,神志时清时模糊,甚则不识家人,离家不识归途,腰痠肢冷,便溏纳呆,口流清涎,面色萎黄,舌质胖,苔白腻,脉沉细弱。古人曰:“肾虚水泛,聚而生痰。”“痰迷心窍,遇事则多忘。”辨证:脾肾阳虚,痰迷心窍。治宜:补脾益肾,豁痰开窍。故投以金匮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味。处方:制附子、石菖蒲、山萸肉、泽泻各10 g,茯苓,白芍各15 g,白术12 g,生姜6 g,远志5 g,淮山药2 g,水煎服,日一剂,上方连服20天后,记忆力有所增强,神志较前清楚,上方稍事更改,嘱其续服2个月,记忆力明显增强,痴呆面容消失,他症均减轻。嘱其每日以桂附八味丸合六君子丸,每次各服15~20小粒,日2次,连服2个月后,诸症悉除,生活可以自理,并能进行正常活动。
按语:肾虚水泛,脾虚不运水湿,湿取生痰,蒙敝清窍,元神被蒙,则失其正常思维活动。上述方药中既有温肾健脾,使水有所制,不生痰浊之功,又有豁痰开窍之意,使元神清醒,则恢复正常思维活动。
2 补肾通络治疗老年中风(脑血栓后遗症)
中风乃老年人三大死亡原因之一。中风轻者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重者则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二便失禁。并有一部分患者留下偏瘫、失语等后遗症。肝肾亏损,气虚血瘀者症见: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夜间多梦,腰痠腿软,体倦身重。四肢乏力,突然半身麻木沉重,口眼歪斜,舌强语蹇,半身不遂,舌质暗红,伴舌偏歪,苔薄黄。治宜:补肾通络,佐以平肝化瘀。方选:天麻钩藤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常用药物:天麻、钩藤、首乌、桑寄生、怀牛膝、川杜仲、龟板、肉苁蓉、石决明、黄芪、地龙、葛根、丹参、生地、石菖蒲等。
例2,患者男,70岁,2003年2月初诊,患者因起床后感觉左侧肢体麻木,沉重,继而出现左侧肢体偏瘫。伴头晕目眩,耳鸣,腰痠腿痛,疲乏无力,食少纳呆,失眠多梦,小便不利,大便二日未解。曾在某医院住院半月。诊为:脑血栓形成。经用血管扩张剂及能量合剂等,病情改善不明显。患者要求出院中医治疗。刻诊症见:神情乏力,语言蹇涩,伸舌偏右歪,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上下肢不能抬举,左手肌力0级,左足肌力Ⅲ级,肌张力稍增强。脉证合参,病乃中风(中经络),证属:肝肾亏损,气虚血瘀之证候。治宜:补肾通络,佐以益气化瘀。故投以天麻钩藤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处方:钩藤(后下)25 g,天麻12 g,石决明(先煮)30 g,桑寄生、首乌、杜仲、怀牛膝、地龙各15 g,黄芪30 g,赤芍15 g,丹参20 g,葛根30 g,1日1剂,水煎服,1日2次。并辅以肢体功能锻炼。服药20天后,腰腿痠痛明显减轻,纳增,夜眠尚可,二便已调,左侧肢体已能进行伸屈活动,仍觉头晕耳鸣,守上方,加入枸杞子15 g,女贞子12 g,肉苁蓉15 g,以加强补肾之力。治疗5周后,肢体功能渐复。守上方加入路路通,鸡血藤各18 g,以增强通络之功,黄芪则增到50 g,连服上方2个月,肢体功能基本恢复,可持拐杖缓慢行走,生活基本自理,随访6个月,病无再发。
按语:中风一病,辨证时应掌握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脏腑功能的虚实,病情之轻重,病位之深浅,兼证之多少,分别施以不同之法。肝肾亏损,气虚血瘀者,宜采用肝肾同治,气血并调,补肾益气,通络化瘀,以达到正胜邪退之功。
3 补肾填精治疗老年眩晕
老年性眩晕是老年期的常见病。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晕,人到老年,因年事已高;或因青壮之时,房劳太过,施泻无度;或因疾病缠身,五脏亏损;或失于情志,阴精暗耗;或虚劳内伤……皆可致肾精亏耗而致眩晕。症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精神倦怠,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腰膝痠软,发落齿摇,小便无力,舌淡嫩红,或少苔,脉弦细弱等。此乃肾精不足,无以生髓,脑肾失充,以至眩晕(属现代医学的老年性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范畴)。治宜:补肾填精,充养脑髓。处方:河车大造丸或川芎核桃汤加减。常用药物:熟地、党参、茯苓、天冬、麦冬、紫河车、龟板胶、杜仲、怀牛膝、山萸肉、菟丝子、鹿角胶、女贞子、莲子肉、何首乌、枸杞子。眩晕重加龙齿,珍珠母等。
例3,患者男,72岁,2006年10月初诊,头晕目眩,日轻夜重,一年余。遇劳则加重,发作时天旋地转,双目昏花,倒地欲晕,双耳鸣响,听力减退,夜梦多,腰痠腿软,行走及坐立困难,小便无力,虽经用药但疗效不佳,故而求治于中医。症见:神疲乏力,舌淡红,少津,苔黄而干,脉弦数。此乃年老肾阴亏虚,肾精不足,髓海失养故头晕目眩经久不愈,治宜:补肾填精,养阴生精。故投以川芎核桃汤加味。处方:制川芎15 g,核桃肉18 g,女贞子12 g,何首乌、桑葚子、枸杞子、熟地黄、龟板胶(烊化)、肉苁蓉各15 g,山萸肉、泽泻各9 g,水煎服,1日1剂。服药6剂,头晕明显减轻,唯时觉口干,梦多难寐,守上方加入葛根、龙齿、酸枣仁各20 g,服药2周,症状改善,上方稍加更改,续服1个月,眩晕基本消失。
按语:眩晕一症,病因颇多,常见有风、火、痰、瘀、虚诸端。虚者又有肾精不足与气血亏虚之别,肾精不足者,多因年老肾精亏虚,或劳累过度,髓海失养以至眩晕。本案例,年逾七旬,头晕目眩,双耳鸣响,日轻夜重,遇劳则加重,此乃肾精不足所致,故投补肾填精,养阴生津之品而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