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9年第5卷第6期

自拟方治疗三高症病案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治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血流变示:血液黏度高,胆固醇高,以及甘油三酯高(以下简称三高症)的人越来越多,由此而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屡见不鲜,故笔者于2002年开始,自拟方治疗三高症。笔者认为:嗜食肥甘厚味,又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是形成三高症的外因。因此三高症就藏象而言,主要责之于肝、脾......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高血黏度;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治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血流变示:血液黏度高,胆固醇高,以及甘油三酯高(以下简称三高症)的人越来越多,由此而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屡见不鲜,故笔者于2002年开始,自拟方治疗三高症。通过近7年的努力和不断改进取得了理想的疗效。

  1 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早在《灵枢·卫气失常》中就有脂人、膏人、肉人之称;《生气通天论》更有“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不衡”之说。指出了饮食不节,过食甘肥,影响脾胃功能及肝胆疏泄,致使精微物质转

  输障碍而化为痰。笔者认为: 嗜食肥甘厚味,又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是形成三高症的外因。脾失健运而生痰,痰浊凝聚,注入血腑;而肾精之亏耗又使瘀痰形成,继而瘀痰互结;肝胆疏泄功能失常使之气滞血瘀,使血在脉管中失其流利,进一步发展为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三高症就藏象而言,主要责之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这是形成三高症的内因。病期一长,久病必虚,致使机体阴虚阳伤,造成本虚标实的虚实夹杂症。

  2 方药组成

  在治疗上应从瘀从痰;组方上应以疏肝理气,健脾祛痰,活血化瘀,滋补肝肾阴为大法。拟方:丹参、柴胡、黄芪、泽兰、昆布、郁金、黄精、当归、生山楂、桔梗、炒大黄、甘草。

  3 方解

  本方以丹参活血化瘀,柴胡疏肝解郁,使气血流畅为君;黄芪益气以扶正,泽兰助丹参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力,郁金助柴胡增加疏肝解郁力度,使肝脏疏泄功能正常,昆布消痰利水,促进机体水液代谢共为臣药;当归、生山楂、炒大黄养血理气化瘀,桔梗佐助昆布祛痰,且宣发肺气以利水道,黄精健脾气、补肾阴共为佐药;甘草酸甘化阴,调和诸药为使。

  纵观上方:柴胡、郁金、黄芪疏肝益气;肝以血为阴,当归、丹参、黄精活血养血以滋肝肾阴,抑制肝阳上亢,使之阴平阳秘,防止诱发中风等心脑血管急症,从而使机体机能旺盛,百病不侵。

  辨证加减:(1)气虚明显者重用黄芪加白术;(2)肾虚者酌加杜仲、牛膝、女贞子;(3)肝阳上亢(高血压伴三高症)加天麻、钩藤、杜仲、栀子、茯苓,合天麻钩藤饮之意;(4)中风后遗症加赤芍、川芎、地龙、桃仁、红花,瘀象明显者酌加水蛭。合补阳还五汤意;(5)血糖高伴三高症加生地、苍术、葛根、玄参,合祝谌予降糖方意;(6)眩晕、呕恶加半夏、天麻、泽泻、茯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意。

  4 典型病例

  4.1 单纯三高症 患者男,58岁,在某中医院干门卫工作,2004年来诊。体格尚健,嗜食肥甘,浑身发沉,肩背痠痛,有时头痛。在医院查体血液黏度均高,胆固醇7.4 mmol/L,甘油三酯 21.8 mmol/L,CT示:陈旧性脑血栓病灶。自述医生说其血液中飘有白色油脂,要求其住院治疗,因其惧高额医药费未住院。心情郁闷,舌体暗苔黄厚,脉弦有力。诊为血瘀痰结。

  处方:柴胡120 g,郁金120 g,丹参240 g,黄芪240 g,泽兰120 g,昆布80 g,黄精100 g,当归120 g,生山楂240 g,桔梗120 g,炒大黄50 g,甘草50 g。上方一料为丸,日服20 g。80天后血流变示,各项指标均正常。

  4.2 高血压、肾虚伴三高症 患者女,65岁,于2002年来诊。素有高血压,当时家中有事,心烦、郁闷、头痛、失眠乏力,下嘴唇有瘀点。血压180/100 mm Hg,血黏度均高,胆固醇6.7 mmol/L,甘油三酯 7.8 mmol/L。舌暗苔白厚,脉弦细。诊为肝阳上亢,肾虚血瘀。

  处方:天麻15 g,钩藤15 g,杜仲10 g,牛膝12 g,罗布麻15 g,黑山栀10 g,茯苓20 g,柴胡15 g,丹参30 g,黄芪20 g,泽兰15 g,郁金15 g,生山楂20 g,炒大黄10 g。

  服上方五剂,患者感头晕减轻,睡眠改善。于上方加黄精10 g,昆布10 g按比例制三月丸,日服20 g。后查血流变各项指标正常。上方加减,又服三月丸治愈。两年后随访,多年的血压高经治疗后为150/82 mm Hg,一直未再升高,期间未曾服用西药

  上方适当加水蛭,水泛为丸,间或服用,用于高血压伴三高症的预防治疗,无一不验,有效地预防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4.3 中风后遗症伴三高症 患者男,50岁,病前系某乡镇计生办负责人。于2008年6月因中风(脑血栓)住院,于今年春天经人介绍来诊。血流变示血液黏度均高,胆固醇6.3 mmol/L,甘油三酯8.7 mmol/L,血压23/13.5 kPa(170/100 mm Hg)。浑身乏力,左半边身体尤甚,且左腿麻胀,身体发沉,舌暗苔略黄,脉弦缓。

  处方:赤芍80 g,川芎80 g,地龙80 g,桃仁80 g,红花60 g,罗布麻120 g,钩藤120 g,当归120 g,丹参200 g,黄芪400 g,郁金120 g,昆布80 g,生山楂160 g,炒大黄80 g,水蛭40 g,桑枝100 g。病非一日治之,病者愿以上方为丸,日服30 g。

  5月11日二诊,病者非常兴奋,大有识我恨晚之意。左侧身体灵活度提高,只有晚睡时左腿比右腿疲劳,血流变示各项指标正常。愿再服一料丸。嘱其适量服西药降压,中药丸改为日服20 g。后电话告知,左侧不力消失,已开始在单位上班。

  上方笔者曾多次用于中风后遗症伴三高症,重者酌加蜈蚣、僵蚕等,水泛为丸,日服20 g,一般3个月后病者自觉轻快、好受。长期服用配合适当锻炼,能明显改善后遗症的程度,屡试屡验。

  4.4 糖尿病伴三高症 患者男,42岁,务农,农闲时干建筑。2003年来诊,空腹糖12.8 mmol/L,血液黏度高,胆固醇5.8 mmol/L,甘油三酯 7.2 mmol/L,曾多处治疗不效,用药不详。能吃,面黄乏力,人渐消瘦,咽干舌燥。舌质红绛,苔黄,脉沉弦。诊为消渴病,辨证为气阴两虚。

  处方:黄芪30 g,泽兰15 g,丹参30 g,郁金15 g,黄精10 g,当归15 g,生山楂20 g,柴胡12 g,昆布10 g,桔梗15 g,生地30 g,苍术15 g,玄参25 g,葛根15 g,水煎服。七剂后,自觉症状减轻,愿吃药丸。以上方加知母20 g,花粉15 g,按比例制三月丸。3个月后复查甘油三酯略高,空腹糖6.8 mmol/L腰痠痛。于上方去桔梗、昆布,加生山楂至30 g,另加杜仲15 g;牛膝12 g;制乳没各10 g,制三月丸,三月后一切指标正常。

  4.5 眩晕伴三高症 患者男,54岁,司机。夜起小解突然晕倒,30 min后缓解。当夜去乡镇医院住院,因无大碍于第2天出院来诊。自述在医院检查系三高症,现在头晕且闷痛,视物旋转,想吐,乏力,浑身发沉,肩部痠痛。舌体淡胖,苔白厚腻,脉弦滑。诊为眩晕。

  处方:生半夏15 g,天麻15 g,茯苓30 g,白术30 g,泽泻20 g,黄芪30 g,丹参30 g,柴胡15 g,昆布10 g,郁金15 g,当归15 g,生山楂20 g, 泽兰15 g,甘草6 g。

  服上方5剂,眩晕消失,其舌脉同前。于上方加熟附片15 g;桂枝15 g;温化寒饮,合《伤寒论》苓桂术甘汤意。按比例制三月丸,日服20 g。2个月后血流变示一切指标正常,自觉于病前无异。后随访一直未犯,至今仍开车。

  5 小结

  总之,实际临床病情错综复杂,除单纯的三高症外,他病伴有三高症时,要仔细辨轻重,分清主次,用药上方能不失偏颇,以上论述有不足之处还望广大同仁斧正。

  

作者: 郭召利 2011-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