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11年第7卷第1期

加减枇杷清肺饮治疗痤疮60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加减枇杷清肺饮治疗痤疮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例痤疮患者予以加减枇杷清肺饮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论加减枇杷清肺饮治疗痤疮具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痤疮。...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加减枇杷清肺饮治疗痤疮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60例痤疮患者予以加减枇杷清肺饮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为95%。结论 加减枇杷清肺饮治疗痤疮具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痤疮;加减枇杷清肺饮;疗效观察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颜、面、胸、背等多脂区,常见于青春期,俗称“青春痘”。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发病年龄也有扩大趋势。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一定心理压力。寻常痤疮,中医称之为“面疮”、“肺风粉刺”、“酒刺”,皮损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笔者应用加减枇杷清肺饮治疗痤疮6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均为中医科门诊患者,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35岁,平均21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5年。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皮肤病学》[1]确诊。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关于皮肤病中寻常痤疮的诊断标准制定。初起在毛囊口呈现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亦可演变为脓疱,此后可形成硬结样白头粉刺或黑头粉刺,严重病例可形成硬结性囊肿。多发于男女青春期之面部及胸背部,伴有皮脂溢出。多有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感外邪等诱发,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

  1.3 治疗方法

  予加减枇杷清肺饮治疗。药物组成:枇杷叶15g,白花蛇舌草20g,丹参10g,连翘10g,黄芩10g,桑白皮12g,生山楂12g,生甘草6g。随证加减:脓疱多且红者加蒲公英10g,紫花地丁15g,金银花10g;皮脂溢出多加薏苡仁15g,白术10g;月经不调加当归10g,益母草10g,香附10g;便秘加生大黄10g;结节难消加夏枯草10g,皂角刺10g;心烦易怒加合欢花10g,郁金10g;痒重加苦参10g,白鲜皮10g。每日1剂,水煎温服,日分3服,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女性患者治疗避开月经期。治疗期间嘱患者忌食辛辣、油腻之品,宜清淡饮食,保持心情舒畅,生活有规律,保持大便畅通,防止复发。

  2 疗效标准与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标准。治愈:皮损全部消退,仅留有色素沉着,无新皮疹出现;显效:皮损消退70%以上,新起皮疹少于5个;有效:皮损消退30%~69%,新起皮疹少于10个;无效:皮损消退少于30%,或无明显变化,甚至反见增多者。

  2.2 治疗结果

  60例患者中痊愈28例,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23岁,2009年7月就诊。主诉:5年前面部出现粉刺、丘疹,以后病情时轻时重。最近1个月,病情明显加重,心情不畅。患者平素喜欢吃辛辣之物,蔬菜吃的较少,大便偏干。月经较为规则。查体:面部较多丘疹色红,部分有脓头,无硬结形成。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中医诊断:粉刺(肺胃蕴热型)。西医诊断:寻常型痤疮。治疗宜清泄肺经风热,祛除肺胃湿热。予加减枇杷清肺饮加蒲公英、紫花地丁、生大黄、合欢花、郁金7剂,水煎早晚分服。复诊时,患者述服药后大便通畅,面部脓疱消退明显,去生大黄、蒲公英、紫花地丁,加丹皮清热凉血,嘱继续服用中药汤剂,同时清淡饮食,生活有规律。经2个月治疗后,患者皮疹基本消退,仅留少许色素沉着,至今未发。

  4 病因探讨

  现代医学认为,寻常痤疮发病机制,主要有雄性激素作用,及皮脂腺功能亢进,毛囊、皮脂导管角化异常,毛囊皮脂单位中微生物的作用及炎症反应等四个方面引起的。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因其皮损丘疹如刺,可挤出白色皮脂样粉汁,故中医称之为“粉刺”,本病的病因为素体阳盛,复加饮食辛辣,肥甘厚味,郁久化生湿热,蕴于肺胃,复感风邪,亦有月经不调,瘀滞化热而发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谓:“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黎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方中枇杷叶、桑白皮、黄芩清泄肺热;连翘、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丹参凉血活血;山楂解瘀排脓;生甘草调和诸药。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可促使抗体形成,使网状细胞和白细胞的功能增强,具有消炎、抗增生的作用[4]。黄芩、连翘具有抗菌、抗炎、抗变态反应的功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有抑制作用[5]。本方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满意,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2:935.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58.

  3 国家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3辑.1997:89-90.

  4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上册),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569.

  5 梁勇才.实用皮肤病诊断全书.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234;969-970.

  

作者: 张苏芬作者单位:200241 上海,上海市闵行区吴泾医院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