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5期临床医学

脑中风病的中医辨证与颅脑CT对照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中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致残、致死率很高的疾病。自CT应用于中风病以来,大大提高了中风病的诊断率和存活率。往往由于病变部位、病灶多寡不同,其临床症状不一,中医辨证分型亦有所异。笔者综合本院2000~2001年中风病人80例,就其临床辨证分型与颅脑CT对比分析,探讨CT诊断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点击显示 收起

中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致残、致死率很高的疾病。自CT应用于中风病以来,大大提高了中风病的诊断率和存活率。往往由于病变部位、病灶多寡不同,其临床症状不一,中医辨证分型亦有所异。笔者综合本院2000~2001年中风病人80例,就其临床辨证分型与颅脑CT对比分析,探讨CT诊断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80例患者,男48例,女32例,年龄30~40岁11例,40~50岁47例,50~60岁14例,60~70岁4例,70岁以上4例。

1.2 CT检查方法 80例患者均进行头颅轴位CT平扫。我们所用CT机为美国GE公司HispeedDxi螺旋CT机。一般扫描层厚为10mm,层间距10mm。均以眦耳线为基线,连续向上扫描9~10个层面。

2 结果

CT诊断分别为:腔隙性梗塞44例(55.0%),缺血性脑梗塞14例(17.5%),出血性梗塞6例(7.5%),脑出血14例(17.5%),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2.5%)。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按1986年6月山东泰安会议制定《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辨证分型:中经络68例,中脏腑12例。中经络68例中腔隙性梗塞44例,缺血性脑梗塞14例,出血性脑梗塞6例,脑出血(小面积出血灶)4例。中脏腑12例中均为脑出血患者。中风病患者辨证分型与颅脑CT异常表现的比较见表1。

3 讨论

在病灶部位与中医辨证关系方面,从表中可以看出,中经络病灶主要在基底节和脑叶,多呈低密度小片状病灶。中脏腑病灶多在基底节与脑干,多呈高密度大片状病灶。说明中经络与中脏腑之间的病情差异主要由损害部位的生理功能所决定。根据对中风的病性诊断与中医病类诊断关系的分析,可知缺血性中风多以中经络为主,出血性中风多以中脏腑 为主,但出血性中风中经络者仍占一定比例,缺血性中风中脏腑也占一定比例(本组无缺血性中风中脏腑病历)。因此临床应视具体病情作具体分析。在有条件的地方除进行中医病类诊断和证型诊断外,应将中风的病性诊断(更确切地讲,应将中风的头颅CT扫描之所见),纳入中风辨证内容之内,以便更全面地掌握中风诊治的要领,正确判断中风的病势、预后及转归。

表1 中风病患者辨证分型与颅脑CT异常表现的比较

作者单位:151400黑龙江省安达市医院CT室

155100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中医院

154601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中医院

作者: 王宁 张欣 郝大伟 2005-6-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