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9期临床医学

物理因子治疗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早期采用物理因子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P0。05),对照组采用药物、针灸治疗,治疗组是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增加物理因子治疗。治疗4周和12周后分别对其疗效进行评价。...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早期采用物理因子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P>0.05),对照组采用药物、针灸治疗,治疗组是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增加物理因子治疗。治疗4周和12周后分别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83.81%(4周)、97.14%(12周),对照组治愈率65.91%(4周)、77.32%(12周)(P<0.05)。结论 早期应用物理因子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原因不明、突发性、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常见病。我科自2000年3月~2003年11月观察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202例,按对照组治疗方法主要是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内科用药及配合针灸治疗,但仍有20%以上患者预后不良而遗留不同程度的面肌功能障碍。我们早期配合应用超短波、激光等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发病8天内,均经神经内科和我科确诊并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急性起病出现一侧周围性面瘫,可伴舌前2/3味觉障碍,少数有耳鸣,耳后、耳内疼痛,耳周疱疹等。(2)已排除其他原因所致面瘫。(3)病前常有受凉、受潮及吹风史,部分有感冒前驱症状。病情程度分级:轻度,面神经瘫痪轻,尚可勉强闭合眼睑,鼓腮基本不漏气;中度,面神经仍有部分功能,但眼睑闭合不全,鼓腮漏气;重度,面肌完全瘫痪。20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就诊时各因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前情况比较 (略)注:病程、年龄用t检验;性别用X 2 检验,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技术指标 上海MDC-500型系列半导体镓铝砷激光治疗仪波长810~830nm,连续可调功率0~500mW,脉冲可调功率0~1000mW,探头光斑直径3mm,穿透组织深度5~7cm。比利时11165型短波治疗仪波长11m,频率27.12 MHz。上海ZGL-1A型直流感应电疗机输出电流0~60mA,电压20V,电极直径1cm。

  1.2.2 治疗操作技术 对照组治疗是内科用药,并在发病7~10天后加针灸治疗。治疗组是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增加了物理因子治疗,即在发病开始就用激光和短波治疗。短波脉冲单极法,电极中心正对患侧茎乳孔,无热量8~12min,1次/d,10~12次/疗程,隔3~5天行第2个疗程时为无微热量12~15min,一般治疗12个疗程。半导体激光照射:探头直接接触皮肤,若有疱疹者探头离皮肤0.5~1cm,取茎乳孔照射,病情较重、疼痛明显者增加下关穴照射,每点剂量为连续输出350~480mW/5min或脉冲输出450~700mW/5min,1次/d,10~12次/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4周后未痊愈或疗效较慢者,加直流电点送:根据肌肉瘫痪情况选择额肌,眼轮匝肌,提上唇肌,提口角肌,口轮匝肌等分别进行电刺激,电极放在肌肉运动点上,电流强度以引起明显肌肉收缩为度,每点治疗时间为正、负极各3min,1次/d,10~12次/疗程,两疗程间隔3~5天,直到痊愈,治疗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年。

  1.3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面部表情肌恢复正常功能;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面部表情肌功能基本恢复,但眼闭合欠佳,笑时口角稍歪斜;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部分改善,面部表情肌部分恢复,遗留不同程度面部表情肌功能障碍,如眼闭合不全,口角歪斜或闭合不全;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变化 [1]  。

  2 结果

  治疗组4周治愈率(治愈+显效)83.81%,12周治愈率97.14%;对照组4周治愈率65.91%,12周治愈率77.32%。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见表2。表2 两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临床治疗结果 例(略)

  3 讨论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由于在一些激发的因素作用下和自主神经不稳所引起面神经营养血管收缩缺血缺氧致毛细血管扩张,组织水肿。面神经与其它有髓神经一样,神经干由神经纤维组成,与其它神经有所不同的是,面神经是体内在骨管内行走最长的颅神经。由于有狭窄的骨管包绕,水肿程度越来越明显,神经内压明显升高,当神经内压升高到一定程度,神经传导和轴浆运输即受阻,从而又导致神经的进一步缺血、缺氧,使原来正常神经受到损害,最终引起面神经脱髓鞘,严重者有轴突变性,以茎乳孔和面神经管部位最显著 [2]  。因面神经的waller变性在麻痹症状出现后2周内完成 [4]  ,May等(1983)在对照Bell麻痹的ENOG与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中认为,在10天内神经变性达90%以上时,自然完全恢复的可能性极小。McCabc(1970)提出:神经修复的最佳时机是损伤后21天,认为此时神经元胞体内合成代谢最旺盛,不断有新合成的蛋白质输向轴突末端,产生出轴突支芽。因此,其治疗强调尽早在神经变性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并消除水肿压迫。防治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短波和激光的早期介入,其作用具有协同效应,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微循环、消炎、消肿、镇痛、减轻骨管内外对 面神经干的压力、减轻和防止粘连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适量短波和激光,还具有加速神经纤维的再生和修复 [5]  。直流电点送是刺激周围运动神经,使瘫痪面肌引起收缩,有锻炼肌肉和改善肌肉营养作用,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实验证明治愈率随着病程延长而递减,表明疗效与病程有明显的关系,病程越短,疗效越好,所以主张早期介入物理因子治疗。

  参考文献

  1 于清照,王永华.神经精神科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9,364.

    2 陈兵,王正敏.临床耳鼻咽科杂志,1999,13(6):273-275.

    3 杨明山.神经科急症诊断治疗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87.

    4 金丽娟,孙守正.Bell麻痹的治疗.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4,21:45.

  5 郭万学.理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531-539.

  作者单位:510700广东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

作者: 毛若云 林 林 区兰爱 李 红 张世英 2005-7-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