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0期经验交流

立复欣在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来源:INTERNET
摘要:立复欣学名利福霉素(C37H47NO12),因其独特的空间结构及对结核杆菌的高度敏感性,在结核病的治疗中被广泛使用。我院自2002年1月~2002年12月对收治的100例肺结核病人采用利福平与立复欣不同方法进行分组对照治疗,现将结果分析如下。胸膜炎患者22例,肺结核合并腹膜炎6例,肺结核合并结脑4例。其中18例为肺结核与胸膜......

点击显示 收起

  立复欣学名利福霉素(C37H47NO12),因其独特的空间结构及对结核杆菌的高度敏感性,在结核病的治疗中被广泛使用。我院自2002年1月~2002年12月对收治的100例肺结核病人采用利福平与立复欣不同方法进行分组对照治疗,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0例中男52例,女48例,70~80岁占4%,60~70岁占12%,50~60岁占27%,40~50岁占24%,30~40岁占23%,30岁以下占10%。其中初治患者24例,复治患者44例;胸膜炎患者22例,肺结核合并腹膜炎6    例,肺结核合并结脑4例。其中18例为肺结核与胸膜炎同 时存在,采用随机分组,静点立复欣组50例,口服利福平组50例。
  
  1.2 治疗方法

  立复欣组:立复欣+毗嗪酰胺+对氨基水杨酸钠+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组:利福平+吡嗪酰胺+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链霉素。除利福平与立复欣不同外其余相同。

  1.3 治愈标准

  以3个月为期限,结核中毒症状消失,胸片病灶缩小至吸收或钙化,空洞关闭胸腹水吸收及其副作用等方面作为标准。

  2 结果

  2.1 治疗3个月时病人病情改善情况

  表1 (略)   注:两组比较P≤0.05

  2.2 用药中发生副反应的病例数

  肝功能转氨酶升高:立复欣组16例,占32%;利福平组18例,占36%。胃肠道反应:立复欣组占11%,利福平组占13%。过敏反应:立复欣组占1%,利福平组占1.5%。血液系统改变,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立复欣占5%,利福平占7%。泌尿系统急性肾衰、血尿、尿闭,一过性蛋白尿均少见,立复欣占5%,利福平占1%,精神、神经方面损害少见。

  3 讨论
  
  利福霉素是一种半合成的广谱抗生素,对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01~0.10mg/ml,对人型结核菌H37R株的最低抑菌浓度在体液培养基中为5~10mg/ml,口服不能达到治疗要求的血中药物有效浓度,但肌注或静点则能达到血液中较高的药物水平,主要用于第一线抗结核药产生耐药菌株的结核病而又需肠外给药者,可局部给药。而利福平是半合成的利福霉素的衍生物,空腹服用吸收良好,在液体内除杀灭代谢旺盛,正在生长繁殖的结核菌外并能杀灭从休眠状态突然苏醒的结核菌,两药的肝、肾、胃肠道内分泌等副反应相同,但用药中发现利福霉素更易出现皮疹,因此,用药过程中要注意皮疹的发生并及时停药给予脱敏治疗。

  目前结核病的致病菌主要为耐药菌,而利福霉素主要用于对第一线抗结核药产生耐药菌株的结核病,并可局部给药,肌注或静点能达到血液中较高的药物水平。

  立复欣 [1]  空间结构独特,结核杆菌对其具有高度敏感性,具有独特的抗菌机制,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导致细菌死亡。其抗菌力强大,组织渗透力强,在人体组织中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且在体液中也有较高的有效浓度,迅速进入细胞和空洞中,杀灭细胞内外繁殖期及静止期结核菌,对 各型肺外结核具有良好疗效[2]  ,对初治 [3]  及复治 [4]  肺结核表现优异,因此,可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 南京医学院,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药物手册,第2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37.

  2 Dbrovol.skacicv L1.urol mefrol(mosk).1980May-Jun(3)42-5Russian.

  3 Taylor SE.Eur.J Clin Microbiol Inrect Dis1998,17(11):798-800.4 Yamamoto M,et al.Hinyokika kigo,1985,Mav:31(3):441-448.

  作者单位:130500吉林省结核病医院

作者: 徐海成 郑丽华 刘丽红 2005-7-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