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1期经验交流

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68例应用体会

来源:INTERNET
摘要:1988年首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问世,使传统的子宫切除手术迈入了微创领域,正在逐渐成为妇科的常规手术方式。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不用子宫内膜切除器切除子宫颈内膜及子宫内膜,因此,手术更简单。只将病变的子宫体取出,完全保留了子宫颈组织,使盆底结构及阴道长度完全不受影响。对于想保留子宫颈的年轻患者来说应是......

点击显示 收起

  1988年首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问世,使传统的子宫切除手术迈入了微创领域,正在逐渐成为妇科的常规手术方式。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不用子宫内膜切除器切除子宫颈内膜及子宫内膜,因此,手术更简单。只将病变的子宫体取出,完全保留了子宫颈组织,使盆底结构及阴道长度完全不受影响。对于想保留子宫颈的年轻患者来说应是首选术式。我院自2003年1月~2003年12月应用此术式完成子宫切除68例,占子宫手
术的1/3,疗效确切。现将此术式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共进行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68例,所有患者均无生育要求,平均年龄38岁(35~45岁)。有盆腔手术史者10例,无1例中转开腹。

   1.2 手术指征及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进行全身检查、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年龄40岁以上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者术前分段诊刮,排除子宫恶性病变。术前诊断子宫肌瘤58例,子宫肌腺症4例,顽固性功血6例。子宫大小在孕12~14周以下。采用全身麻醉,人工气腹穿刺后选择下腹两侧作第2、3穿刺点常规进腹,在腹腔镜监视下,经宫颈放入穿刺杆,使其穿入宫腔,使其穿透宫底、固定、举宫。Ligasure长钳钳夹处理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或骨盆漏斗韧带,打开阔韧带前后叶,处理双侧宫旁组织,套扎线套扎子宫峡部,取出穿刺杆,迅速收紧套扎线,再次套扎2~3次,使子宫血管闭塞。扩大第2穿刺孔,安放腹式旋切器,分次旋切并取出子宫体,常规冲洗、止血,查无活动出血,拔除Trocar,缝合穿刺孔。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及并发症 术后1~2天发热,多在38℃以下。平均住院时间4~6天。68例患者皮下气肿1例,无1例阴道出血。

   2.2 中转开腹情况 68例患者中10例有盆腔手术史,其中5例粘连较重,均未中转开腹。

   3 讨论

   3.1 适应证 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在治疗子宫肌瘤的同时,保留了完整的宫颈组织,保护了盆底的承托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年轻要求保留宫颈的患者尤为适合,因其不用子宫内膜切除器切除子宫颈内膜及宫腔内膜,避免了颈管出血、血肿、脓肿的发生。且此术式不切断子宫动脉,减少了术中损伤输尿管的机会。在镜下操作未熟练之前,子宫切除术有严格的手术指征,要求子宫增大小于妊娠12周,活动良好。随着镜下操作技巧的不断熟练,手术指征可不断改变,子宫大小可在孕12~14周以下。

   3.2 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预防 由于手术范围,操作者技术熟练程度差异,并发症发生率也有所不同,据报道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6%,较严重并发症为1.4%(包括肠管、输尿管及血管损伤)。本组资料68例患者中并发症1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腹腔镜手术完全于镜下操作,要求术者有扎实的开腹手术功底。同时尚需腹腔镜手术技能培训以及手术小组的协调配合,本资料中无因腹腔镜器械使用不当造成的严重并发症,因此腹腔镜医师有充分的解剖知识以及熟练的开腹手术基础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不应忽视子宫肌瘤取出的操作,子宫旋切器旋切子宫时极易造成肠管损伤,因此要求熟练的器械操作水平,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应注意各项检查,如有内科合并症应及时纠正后再手术。总之,此手术不仅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而且完全保留了宫颈组织,使盆底结构及阴道长度完全不受影响,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此术式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单位:154211黑龙江省萝北县宝泉岭中心医院妇产科

作者: 王升燕 尹淑杰 白玉珍等 2005-7-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