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期经验交流

酒精性肝病26例诊治体会

来源:INTERNET
摘要:我国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也在不断增加。据报道[1]酒精性肝病与同期肝病比较已由1991年的4。笔者就本科2002~2004收治的26例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情况做一分析。酒精性肝炎常有发热,重症有黄疸。...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酗酒和高脂肪饮食对身体健康尤其是肝脏的损害日益明显。我国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也在不断增加。据报道 [1] 酒精性肝病与同期肝病比较已由1991年的4.2%增至1996年的21.3%。笔者就本科2002~2004收治的26例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情况做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均为男性,青年组(20~40岁)4例,中年组(40~60岁)16例,老年组(>60岁)6例。发病年龄最小38岁,最大70岁,平均48岁。酗酒史最长50年,最短10年,酒精量最大220g/d,最小60g/d。

     1.2 临床表现 依病理及临床分型而异,无特异表现 [2] 。除全身症状、感染、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外,肝大常见,但质地较硬表面不平。酒精性肝炎常有发热,重症有黄疸。肝硬化者往往伴有低蛋白血症、脾亢、腹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
   
  1.3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给予强制戒酒治疗,并均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饮食及维生素B 6 及维生素C等支持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西药多采用还原型谷胱苷肽及联苯双脂、肝泰乐等;中药多采用丹参、清开灵、茵栀黄、血脂康等治疗。8例重症肝硬化辅以白蛋白、支链氨基酸及适量输血治疗。
    
  2 结果
    
  除1例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转外院拟行肝移植,余25例临床症状均在2周内明显好转。乏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缓解。26例患者AST、GOT均有明显下降,最高降至原值30%,AST/ALT均降至1.5倍正常上限值以内。60%患者肿大肝脏有不同程度回缩。高胆红素血症、低蛋白血症及门静脉高压症状均有明显缓解。
    
  3 讨论
    
  乙醇代谢物乙醛是引起肝细胞功能和结构改变的改变因子。它引起NADH/NAD比例上升导致代谢紊乱引起微管分泌和转运脂蛋白障碍并形成脂肪肝。乙醛与GSH结合使氧自由基增加引起肝细胞损伤产生肝炎。在此基础上一系列炎性介质参与导致肝细胞坏死,最终发生肝硬化 [2] 。酒精性肝病需与其他病毒性肝病鉴别,在临床询问病史中要注意饮酒史,尤其是AST、ALT异常升高患者。若患者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酒精量>40g/d(酒精换算公式:饮酒量ml×酒精含量%×0.8=g) [3] 、AST/ALT>2、伴GGT升高,不论肝脏是否肿大均应怀疑酒精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的治疗依分类不同有所差异,但总的治疗原则类似。其中戒酒为终生治疗,仅此一项即可改变肝病进程。有关资料显示 [4] 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患者5年平均生存率50%,继续酗酒者40%,戒酒者升至60%。酗酒还可影响代谢,阻碍肝脏释放蛋白质,抑制糖原再生,阻碍维生素的利用,故营养支持亦为不可忽视的方面。
   
  药物治疗方面还原型谷胱苷肽仍是常用药物之一 [5] ,其在促进肝功能恢复、保护肝细胞膜、促进肝酶合成及解毒作用有效率可达90%。联苯双脂及肝泰乐亦是临床常用的有效药物。丹参可改善血液循环,防治肝纤维化及促进肝细胞再生。茵栀黄可清热利湿,疏肝理气。清开灵清热解毒。临床使用中均有缩短病程、缓解症状、降胆红素及降酶的作用。
   
  目前,我国对酒精性肝病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大规模的流行病学及组织病理学资料,尚难总结我国酒清性肝病的特点。临床工作中应加以重视,加强宣传,及早治疗。
    
  参考文献
    
  1 王辉,王江滨.肝炎病毒感染与酒精性肝硬化关系的研究(附182例酒精性肝病临床病例报告).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8,24:652-653.

    2 朱雅琪,朱权.消化内科主治医生400问,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356;369.

    3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分会.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9:264.

    4 叶维法,钟振义.当代肝胆疾病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74.

    5 刘厚钰.我国酒精性肝病研究现状与展望.中华消化杂志,2002,7:389-390.     

  作者单位:100026北京军区总院分院 

作者: 张天龙 刘红 2005-7-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