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2期医学影像

CT检查对鼻腔鼻窦炎的诊断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CT检查对鼻腔鼻窦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8例经CT横断面和(或)冠状位,部分病例加增强扫描的鼻腔鼻窦炎病例CT表现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单纯过敏性鼻腔鼻窦炎78例,化脓性鼻窦炎42例,过敏性合并化脓性炎症36例,鼻腔和鼻窦肉芽肿性病变32例。结论CT检查能清晰显示鼻腔、鼻窦炎性病变部位、......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评价CT检查对鼻腔鼻窦炎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188例经CT横断面和(或)冠状位,部分病例加增强扫描的鼻腔鼻窦炎病例CT表现特征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单纯过敏性鼻腔鼻窦炎78例,化脓性鼻窦炎42例,过敏性合并化脓性炎症36例,鼻腔和鼻窦肉芽肿性病变32例。

     结论  CT检查能清晰显示鼻腔、鼻窦炎性病变部位、较细微病变及周围情况,特别是对窦口、隐窝等结构和受累情况能清楚显示,并通过增强扫描了解病灶血供及周围血供情况,为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主要依据。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077X(2005)02-0175-02

     鼻腔鼻窦炎为临床常见病,一般可分为单纯过敏性(变态反应)炎症、化脓性炎症和肉芽肿性病变三种类型。局限于鼻腔的炎症临床可诊断,鼻腔与鼻窦经鼻窦口与之相通,黏膜互相延续,鼻窦炎症多由鼻腔蔓延而来。CT可清楚显示鼻窦腔内外软组织和窦壁骨质改变,显示窦口鼻道系统的复杂解剖和病变,明确病变存在的部位、范围、程度和并发症,有利于决定治疗方案和防止并发症。笔者收集188例鼻腔鼻窦炎患者CT检查资料并进行分析比较,总结鼻腔鼻窦炎各型的CT表现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行CT检查的188例鼻腔鼻窦炎病例,全部病例均行横断面CT扫描,106例加冠状位扫描,并有46例行增强扫描。应用美国PICKER/IQ型CT扫描机。横断面时,患者仰卧位,扫描平面与听眶下缘浅或听眦线平行,常规扫描包括齿槽、硬腭至额窦;冠状位扫描患者仰卧位,头低颈过伸,扫描平面尽可能与听眶下缘线或听眦线垂直,检查范围:额窦至蝶窦。层厚、间隔各5mm,120kV,180mA·S,观察窗位,软组织窗宽/窗位为300HU/60HU,骨组织窗宽/窗位为1500HU~2000HU/500HU。通常用窗宽/窗位200HU~300HU/40HU作为双窗观察兼顾。有46例病例加做增强扫描。

     2 结果

     单纯过敏性鼻腔鼻窦炎78例,其中急性期46例,慢性期32例;化脓性鼻腔鼻窦炎42例,其中急性期30例,慢性期12例;过敏性合并化脓性鼻腔鼻窦炎36例;鼻腔鼻窦炎芽肿性病变32例,多数为真菌性鼻窦炎。

     3 讨论

     3.1 单纯过敏性鼻腔鼻窦炎在急性期有双侧鼻甲肿大,窦腔黏膜肥厚,其中上颌窦增厚黏膜呈分叶状;慢性期可形成黏膜下囊肿,多为单发。本组病例中,双侧上颌窦黏膜肥厚合并部分筛窦房密度增高者40例,单纯上颌窦黏膜肥厚者6例,表现有黏膜下囊肿者22例,并经增强扫描无强化。3.2 化脓性炎症急性期30例,右侧上颌窦黏膜增厚并有液平者12例,左侧上颌窦黏膜肥厚合并液平者6例,双侧上颌窦黏膜肥厚合并液平者12例,增强18例中见呈黏膜下线状密度增高。慢性者见窦腔有骨壁硬化增厚、黏膜肥厚并窦腔黏膜囊肿者16例,并息肉者14例,腔内见液平并窦壁骨质破坏者13例。黏膜增厚多为均匀性。病变窦腔双侧上颌窦合并筛窦者14例,余为单个窦腔发病。30例病例 均行横断面扫描和冠状位扫描,均有上颌窦窦口阻塞。

    3.3 鼻腔鼻窦肉芽肿病变 本组病例中比较典型的主要是18例真菌性鼻窦炎。在CT上表现为鼻腔和鼻窦内软组织呈结节状或息肉样不规则增生,病变密度较高并欠均匀,增强有部分强化,约50%可见点状或斑块状钙化。可引起窦壁骨质硬化,少部分有骨质破坏。病灶可向周围蔓延,出现邻近眼眶、面深部侵犯。本组18例病例中,有上颌窦并右鼻腔、筛窦软组织密度灶4例,有2例全部窦腔并右侧眼眶受累。全部病例横断面加冠状位扫描,受阻窦口显示清楚。

    总之,对鼻腔鼻窦炎病例行CT检查,能清晰显示病变细微结构,并据CT表现特征具体分型,部分病例横断面扫描加冠状位扫描,清楚显示各窦口情况,为临床治疗和患者预后提供了可行的主要依据。
    
     作者单位:030200山西焦煤集团古交矿区总医院放射科

作者: 陈翠萍 2005-7-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