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4期经验交流

切口脂肪液化32例临床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切口脂肪液化是外科医生经常遇到的问题,处理不好,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而且会延长住院天数及增加经济负担。我院自1998年1月以来收治32例切口脂肪液化病人,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2例均为我院1998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男17例,女15例。...

点击显示 收起

  切口脂肪液化是外科医生经常遇到的问题,处理不好,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而且会延长住院天数及增加经济负担。我院自1998年1月以来收治32例切口脂肪液化病人,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2例均为我院1998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男17例,女15例;年龄17~82岁,平均51岁。其中腹部切口25例,下肢手术4例,背部手术2例,上肢手术1例。所有病人于手术后4~7天出现切口局部或全程皮下分离、空虚和(或)波动感,内为黄色渗液,混有少许脂肪滴和坏死组织。切口边缘无红、肿、热、痛,切口愈合不良。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颗粒,涂片镜检见有较多脂肪滴,培养无细菌生长。

    1.2 临床诊断 (1)手术切口不愈合,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现象,渗出液内可见漂浮的脂肪颗粒,渗液涂片镜检见较多脂肪滴。(2)非细菌性炎症,渗液培养无细菌生长。

    1.3 综合治疗 因为脂肪液化多为无菌性炎症,如果切口没有裂开,可抽出皮下液化的脂肪,加压包扎,也可抽液后腔内注入适量的强的松龙;如果切口裂开或皮下腔隙较大,需充分引流,及时更换敷料,加压包扎,并适量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创面小者可换药自行愈合,创面大者待肉芽新鲜后二期缝合。

    1.4 治疗结果 所有病人切口均于术后10~20天愈合,切口无一例发生院内感染。

    2 讨论

    2.1 切口脂肪液化的病理机制 尚不明确,就我院收治的病人,大致可有以下几种原因引起:(1)术中使用电刀,电场及热损伤致脂肪坏死液化。(2)肥胖病人,由于皮下切开后致局部血运差,使脂肪坏死液化。(3)切口暴露时间较长,使脂肪组织分解而液化。(4)手术操作粗暴,机械损伤致脂肪组织液化。另外还有其他原因尚待临床探讨,同时也需要我们对已发现的原因尽量避免。

    2.2 对于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 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就我院收治的病人,大致可有以下临床表现:(1)多发生在术后4~7天,触摸切口皮下有分离、空虚和(或)波动感,大部分病人除切口有较多渗液外,无其它自觉症状;部分病人于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按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渗液。(2)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愈合不良,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3)渗液中可见飘浮的脂肪颗粒。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培养无细菌生长。

    2.3 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 笔者认为针对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采取以下措施有利于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1)慎用电刀。对于肥胖病人需用电刀时,应将电刀的强度调到以恰好能切割组织为佳,切勿以高强度电流切割组织,同时应尽量缩短电刀与脂肪组织接触的时间,将电场及热损伤降到最低,减少脂肪组织破坏。(2)手术中应严格护皮、精细操作、仔细止血。缝合皮下脂肪层前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将已脱落、坏死脂肪组织冲洗掉,减少术后坏死组织的量。缝合时应将皮下组织全层缝合,不留死腔。若皮下脂肪组织过厚,估计有脂肪液化的可能,应置橡皮片或半胶管于皮下引流坏死物和渗液,24~48h后拔除。(3)术后换药时仔细检查切口皮下有无分离、空虚、波动感及积液。可早期发现脂肪液化,以便早期予以处理。

    作者单位:277511山东省滕州市东沙河卫生院

作者: 单 梅 王艳波 2005-7-1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