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6期中医中药

中药不良反应的探讨

来源:INTERNET
摘要:目前,不少患者甚至少数医务工作者都错误的认为是中药无毒副作用,导致中药不合理的使用增多,服用中药产生不良反应的现象不断发生。因此,为了保障病人用药安全,对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视势在必行。以提高中药的疗效、降低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确保病人用药安全。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点击显示 收起

  目前,不少患者甚至少数医务工作者都错误的认为是中药无毒副作用,导致中药不合理的使用增多,服用中药产生不良反应的现象不断发生。因此,为了保障病人用药安全,对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视势在必行。以提高中药的疗效、降低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确保病人用药安全。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不妥之处请同道指正。

  1 剂量过大
    
  中药在常规用量下,一般不会有副作用,但剂量过大时,亦可出现不良反应。如木通剂量过大时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白果、杏仁剂量过大引起中毒。特别是一些药性峻烈,治疗量与中毒量甚为接近的药,如蟾酥、斑蝥等,剂量过大时,更易出现不良反应,甚则中毒。

  2 长期服用
    
  有些中药,特别是一些含铅、汞化合物的矿物类中药,长期服用,可因蓄积而引起不良反应。如长期服用朱砂、赭石、六神丸可引起肝、肾损害,儿童长期服用蜂王浆等滋补液引起过早发育、月经来潮等不良反应。
  3 误服误用
      
  所谓误服误用,乃因缺乏中药知识或不知其毒,或不识其真伪而致。中药品种繁多,同名异物,一药多名。如误食蟾蜍、鱼胆,或将商陆当人参、紫茉莉作天麻服用。

  4 辨证不清施治不当
    
  辨证论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辨证论是论治的基础。只有辨清病症所属的证型,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那种不分寒热、虚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用药方法使用中药的大忌,如太阳病误用吐法、下法非但不能治病,还会使病邪由表入里,病情加重,又如阳明病心下硬满者,病位偏于上部,其病机当是阳明无形之邪热聚结于上,气阳滞不行,尚未入腑成实,故不可攻下。若辨证不清,误用攻法,会使脾胃阳气受伤,病邪内陷而下利不止,预后不良等不良现象。

  5 中西药配禁忌
    
  中药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在与西药共同使用的过程当中,由于酸碱中和反应、沉淀反应、综合作用等化学反应的存在,有些中药含抑制某些西药的活性,甚至使西药的作用消失或产生其它副作用,由于这些中西药合用的配伍禁忌,不像“十八反”、“十九畏”那样被重视,临床上出现此类不良的病例,时有所闻,如酸性中药(山楂、牛黄等)与磺胺类药物合用易产生结晶尿、血尿;夏枯草、白茅根配服保钾利尿西药,则容易产生高血钾症;穿心莲的抗菌作用是主要通过促进白细胞的吞噬来实现的,所以红霉素、庆大霉素与穿心莲合用能降低它的疗效;五味子及其制剂不宜与磺胺类同用,因五味子中含有五味子酸,它可使尿液酸化,磺胺类药的代谢产物在酸性尿液中会加重尿结晶的形成,从而出现血尿、尿闭等不良反应;使用茵枝黄时,用维丙肝、肝泰乐等药会出现风团样皮疹等等。

  6 患者个体差异和煎服不当
    
  人存在着个体差异性,一些安全性很好的药物也会产生不良反应。许多中药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和多糖类物质,具有产生变态反应的基础,少数过敏体质患者用药后,容易产生过敏反应。年老体弱、婴幼儿以及肝、肾病患者,对药物耐受性较差,也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中药中药物毒性可随煎煮时间改变,如生南星、生半夏等,某些有毒药物可通过长时间加热煎煮,以降低其毒性。如生南星毒性强,煮沸4h以上,毒性大大降低。但有的药物如广豆根,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毒性却明显增加,所以应加强注意区别对待。

  7 炮制不妥
    
  一些毒性较大的中药,经过加工炮制可减缓或消除毒副作用,减少其不良反应。如半夏的姜制,常山的酒制,巴豆制霜等。如不按法炮制,或该炮制的不炮制,服后难免引起不良反应。
   
  为了预防和避免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笔者认为:(1)要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对有毒的中药加强管理,防止漏洞。(2)积极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提高临床用药安全,避免不合理配伍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3)从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资料中表明,部分原因系因缺乏药物知识所致,因此患者应遵医嘱,不可擅自用药,长期服用或随意加大剂量。(4)药剂人员应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熟悉中药的性能、用法用量、配伍禁忌、把好调剂关,并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5)科学炮制中药:中药的炮制不仅是增强、扩大中药疗效的有效方法,亦是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中药炮制不是可有可无,应认真对待,按法炮制,这也是预防中药产生不良反应的有效手段。
    
  作者单位:262500山东青州,省青州市人民医院
   
          山东青州,青州市卫生防疫站

作者: 黎明 闫秀敏 邢雪林等 2005-7-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