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9期

福安特抗肿瘤活性的实验研究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福安特对体外抗肿瘤活性作用。方法采用四氮唑盐还原法实验观察福安特的体外抗癌作用。结果福安特对人癌细胞(人宫颈癌Hela、人黑色素瘤MV3、人胃癌BGC-823、人巨细胞性肺癌801-D、人卵巢癌A2780、人结肠癌HCT-8及人口腔上皮癌KB)等有较明显的细胞毒作用。结论福安特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物活......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福安特对体外抗肿瘤活性作用。 方法  采用四氮唑盐还原法实验观察福安特的体外抗癌作用。 结果  福安特对人癌细胞(人宫颈癌Hela、人黑色素瘤MV3、人胃癌BGC-823、人巨细胞性肺癌801-D、人卵巢癌A2780、人结肠癌HCT-8及人口腔上皮癌KB)等有较明显的细胞毒作用。 结论  福安特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物活性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关键词】  福安特;肿瘤;活性;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n anti-tumor activity of fu-an-te

    WANG Ting,SONG Huai-yan.

  Institute of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Bei-jing10002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ti-tumor activity effect in vitro of fu-an-te.Methods The anti-tumor activity effect were observed by[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MTT method.Results Studies in vitro found fu-an-te could produce obvious cytotoxic activity on HeLa human uterine neck carcinoma cell、MV3,BGC-823,801-D,A2780,HCT-8,KB.Conclusion Fu-an-te have anti-tumor effects by inhibite bio-activity of tumor cell.

    【Key words】 fu-an-te;tumor;activity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近年来无论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中国国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已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恶性肿瘤在临床表现的多样性,而临床治疗上,常规应用的化疗药物又普遍存在毒副反应大、疗效不稳定、复发率高等问题。因此,如何寻找一种低毒、疗效稳定、使用方便且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的药物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和临床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实验通过用不同药物浓度的福安特制剂对多种体外肿瘤细胞生长情况的影响,初步评价福安特对不同肿瘤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作用,为拟作为抗癌新药的福安特制剂进一步进行动物体内实验和临床试验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动物 昆明小鼠,三级,体重18~20g,雌雄各半,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号:scxk11-00-0008号。

     1.1.2 药物 (1)受试药:福安特,白色针粉剂,规格:6mg/瓶。由湖北省武汉利元亨药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30806。实验前用无菌双蒸水溶解。(2)阳性对照药:氟尿嘧啶注射液,规格:0.25g/10ml。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号:000612。(3)试剂:RPMI1640为GIBCO产品、小牛血清购自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MTT为Bebco产品。

     1.2 细胞株 共选用了人结肠癌细胞(HCT-8)、人肺腺癌细胞(A549)、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黑色素瘤细胞(MV3)、人胃癌细胞(BGC-823)、人巨细胞性肺癌(801-D)、人卵巢癌细胞(A2780)、人口腔上皮癌细胞(KB)、人肾癌细胞(Ketr-3)、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非小细胞肺癌(PAA)、人食管癌细胞(CaEs-17)、人前列腺癌细胞(PC-3M)和人肝癌细胞(Bel7402)等15种细胞株,均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引进,由本实验室培养传代。

     1.3 仪器 BIORAD550型酶标仪。

  1.4 方法

    1.4.1 体外细胞毒实验 四氮唑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还原法。收集生长良好的肿瘤细胞,用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配制成1×10 4 /ml细胞悬液,于96孔培养板内接种,每孔100μl(含1000个肿瘤细胞),置37℃,5%CO 2 温箱内培养24h后加药,实验设空白对照,受试样品设四个浓度(0.01,0.1,1,10μg/ml,每浓度3个平行孔,置37℃,5%CO 2 温箱内培养4天,弃去培养液,每孔加入MTT溶液(0.4mg/ml,RPMI1640配制)100μl,37℃孵育4h。弃去上清液,每孔加入DMSO150μl,溶解Fomazan颗粒,轻度震荡后,用550型酶标仪在检测波长540nm,参考波长450nm下测定OD值。

    1.4.2 数据处理 以药物的不同浓度及对细胞的抑制率作图可得到剂量反应曲线,从中求出半数抑制浓度(IC 50 )。1.4.3 判断标准 纯品的IC 50 <10μg/ml。

  2 结果

     2.1 体外细胞毒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福安特对Hela、MV3、BGC-823、801-D、A2780、HCT-8和KB等7种细胞株的IC 50 <10μg/ml。福安特的药物浓度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见表1、2。从10μg/ml起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出现明显差异,抑制率从60%~93%不等,当福安特的药物浓度达到50μg/ml时,对细胞的增殖的抑制率可达到97%以上。虽然对A549、Bel7402、PC-3M、MCF-7、CaEs-17、Ketr-3、HL-60、PAA等8种细胞株的IC 50 >10μg/ml,但当福安特的药物浓度达到50μg/ml时,对细胞的增殖的抑制率也可达     到80%以上,表明本制剂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表1 福安特对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略)
    
     3 讨论

     目前,肿瘤预防研究的主要研究目标之一是寻找高效、低毒的药物。作为福安特注射液主要成分的熊果酸,1990年就被日本列为最有希望的肿瘤预防药物之一 [1] 。熊果酸(ursolic acid,UA)又名乌索酸、乌苏酸,属三萜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是熊果酸最主要的药理作用,同时也具有其它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癌、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抗菌消炎和抗病毒等作用 [2] 。近年来研究表明熊果酸可以对抗致癌物如B(α)P、黄曲霉素B 1 诱发的基因突变,抑制TPA对二甲基苯丙蒽(DMBA)诱导的小鼠皮肤癌的促癌作用,因而认为熊果酸不仅具有抗突变、抗促癌物作用,对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也有抑制生长的作用。此外,熊果酸还可诱导F9畸胎瘤细胞成为内胚层细胞及抗血管生成。因此,熊果酸的抗肿瘤活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3] 。Lee等 [4] 用熊果酸进行了6种癌细胞系的细胞毒实验,结果表明熊果酸对P-388、L-1210白血病细胞和A-549人肺腺癌细胞有显著的细胞毒作用,其ED50均小于4mg/L。黄镜等 [5] 对芦笋有效成分熊果酸诱导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熊果酸可诱导细胞凋亡,能抑制致癌物与促癌物的致癌作用,表明熊果酸有抗瘤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抗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本实验结果表明福安特对培养的人癌细胞系细胞宫颈癌Hela、人黑色素瘤MV3、人胃癌BGC-823、人巨细胞性肺癌801-D、人卵巢癌A2780、人结肠癌HCT-8及人口腔上皮癌KB有一定抑制作用;对A549、Bel7402、PC-3M、MCF-7、CaEs-17、Ketr-3、HL-60、PAA等8种人癌细胞无明显 表2 福安特对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略)抑制作用。本实验结果与黄静等的结果不尽相同,其原因可能与福安特制剂中的熊果酸经过了处理使其结构修饰发生了变化有关,白育军等对熊果酸的研究表明,熊果酸经过结构修饰、改造后其生物活性受到影响 [6] ,其详细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Muto Y,Ninomiya M,Fujiki H.Present status of research on cancer chemoprevention in Japan.Jpn J Clin Oncol,1990,20(3):219-221.

 2 熊斌,雷志勇,陈虹.熊果酸药理学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4,31(3):133-136.

    3 黄镜,孙燕.熊果酸的抗肿瘤活性.中国新药杂志,1997,6(2):101-104.

    4 Lee KH,Lin YM,Wu TS,et al.The cytotoxic principles of Prunella vulgaris,Psychotria serpens,and Hyptis capitata:ursolic acid and relat-ed derivatives.Planta Med,1988,54(4):308-312.

    5 黄镜,孙燕,陆士新.芦笋有效成分熊果酸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5):296-298.6 白育军,杨小生,康文艺.熊果酸的结构修饰物及其抗肿瘤活性.华西药学杂志,2003,18(2):87-90.
  
  作者单位:100021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
    
  (编辑:黄 杰)

作者: 王婷,宋怀燕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