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0期

谈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中药的品种、产地、采药季节、贮藏条件及剂量、剂型、给药途径、加工炮制、个体差异、生活环境等,均对中药作用的发挥有着显著的影响1药物因素1。1中药基原对药理作用的影响中药大多数是天然药,其中又大多为植物药,由于产地不同,影响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例如,目前全国用的贯众、独活、厚朴等中药,就来源于20多种......

点击显示 收起

  中药的品种、产地、采药季节、贮藏条件及剂量、剂型、给药途径、加工炮制、个体差异、生活环境等,均对中药作用的发挥有着显著的影响

  1  药物因素

  1.1  中药基原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中药大多数是天然药,其中又大多为植物药,由于产地不同,影响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中药材绝大多数是中国自产的,少数为移植或进口的。在品种上,历代本草著作中屡有增加。不少本草书中指出了历史上中药品种的混乱情况。例如,目前全国用的贯众、独活、厚朴等中药,就来源于20多种不同种属植物;同一中药大青叶,各地用的药材又有不同,有蓼科蓼兰、十字花科松兰、爵床科马兰、马鞭草科大青等,药用部分也有用叶及带叶茎枝的不同。而且,同名异物的现象也很普遍。由于品种不清,其化学成分的含量和药理作用均有差异。

  1.2  中药产地影响  药材产地对药物质量和疗效有着直接关系,为历代医家所重视,自古即有“道地药材”的讲法。中药之中大部分为植物药,自然生长环境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各地区的土壤、水质、气候、雨量等自然条件都能影响药用植物生长、开花、结果等一系列生态过程,特别是土壤成分更能影响中药内在成分的质和量。产地不同,同一植物所含有效成分不完全相同,从而使药理作用有别,临床疗效不稳定。如长白山的野山参,东北各省与朝鲜、日本的园参,不但含人参总皂甙的量不同,而不同皂甙单体的含量也不一样。又如人参茎叶中皂甙含量在吉林省7个产地所得样品,含量差别相当悬殊。不同产地及不同加工方法,人参提取物的量也不同。

  1.3  采收季节及药用部位的影响  不同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子或全草都有一定的生长和成熟期,故采药时间及采收方式则随着中药的品种和入药部位而有不同。有效成分的含量随不同生长季节及不同入药部位而异,如人参中皂甙以8月后含量最高,麻黄中生物碱秋季含量最高,槐花在花蕾时芦丁含量最高,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以7月中至8月中花蕾出现前为高峰,应在开花前采收,薄荷在部分植株开始有花蕾时,挥发油含量大。臭梧桐有降血压作用,在五月开花前采摘的叶,对动物的降压作用强,开花后所采集的叶,降压作用减弱。再以人参为例,季节变化对园参根中皂甙和糖分含量有显著影响,故采收应在6~9月,而不应在冬季。不同的药用部位所含化学成分的质和量都可能不同,所以其药理作用也不同。曾有人比较了各地所产白参、红参的不同部位的人参皂甙含量,发现有较大差异。又如麻黄生物碱的含量,以麻黄茎的髓部含量最高,麻黄节中含量较少,而根中则不含生物碱。

  1.4  贮藏条件的影响  中药贮藏不当,霉烂、变质、走油、虫蛀会直接影响药理作用和医疗质量。贮藏不当,也可使含挥发油的药材氧化、分解或自然挥发(如樟脑、冰片、麝香)而使药效降低。有的成分会因存放时间长,而被酶所分解等。

  1.5  炮制的影响  炮制前后,药材的质和量会有所变化,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可因之不同。

  1.5.1  炮制可以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有的药物虽有较好的疗效,但因毒性或副作用太大,临床应用不安全,则须通过炮制降低其毒性或副作用,使服用后不致产生不良反应。有些毒性强的中药如生半夏、川乌、草乌、附子、天南星、马钱子等不能内服,炮制后可使其毒性降低。如生半夏的毒性作用主要对眼、咽喉、胃肠等黏膜的刺激,口服能令人呕吐,并能造成失音,炮制后则有降逆止呕作用,据研究从生半夏的95%乙醇浸膏中分离出含有2分子右旋葡萄糖和苯甲醛而成的甙,其甙元有强烈刺激性;制半夏镇吐成分据称为葡糖醛酸的衍生物及一种水溶性甙,没有刺激性。乌头中含乌头碱,为对心脏的有毒成分,可致心肌纤维性颤动,经过浸漂、煎煮而使乌头碱分解破坏,故毒性降低,但乌头中的强心成分消旋去甲乌药碱耐热,故仍可保留其强心成分。

  1.5.2  炮制可以增强药效  如蜜炙款冬花,由于蜂蜜的协同作用,可增强其润肺止咳的作用,杜仲含大量杜仲胶,生杜仲煎出的有效成分甚少;炮制后则胶质破坏,故炒杜仲煎剂降低血压较生者为强。又如延胡索的有效成分为生物碱,水煎液溶出量甚少,醋炒后煎剂中溶出的总生物碱含量增加,故镇痛作用加强。

  1.5.3  改变药材成分的组成,加强或突出某一作用。如生大黄主要有泻下作用,炮制后的制大黄却出现较强抗菌作用。因生大黄的致泻成分以结合状态的蒽醌衍生物为主(如番泻甙A、B、C、D),而游离状态的仅占一小部分,游离蒽醌(如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等)不具致泻作用,是抗菌成分。何首乌中也含结合性蒽醌衍生物,炮粉后可促使结合性蒽醌衍生物游离。再以人参为例,一般生晒参不具有的成分,经制成红参后,其单体有所变化,且产生白参所没有的人参炔三醇等5种特殊成分,而人参皂甙Rh2,据称对癌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1.5.4  破坏无效成分,保存有效成分  有的中药所含成分是酶和甙,甙为有效成分,在酶的作用下易水解破坏,如苦杏仁甙和杏仁酶同时存在,在入汤剂煎煮过程中,有一段时间的温度适宜酶的活动,使杏仁甙迅速酶解成氢氰酸挥发损失掉,炮制品中的杏仁酶因在炮制时大部分被破坏,故煎剂中的苦杏仁甙的含量高于生品,从而保证药材的疗效。

  1.6  剂型和制剂的影响  同一种中药制成不同剂型,由于制造工艺和给药途径不同,往往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血液浓度,直接关系到药理作用的强弱。如枳实或者青皮煎剂口服,未见升高血压记载,但制成注射剂静脉注射,却出现强大的升压作用。同一中药或复方,即使剂量相等,剂型相同,但由于各药厂生产制剂的工艺不同,疗效和毒性也往往有所区别,甚至同厂不同批号的产品,也不尽相同。在一定范围内,药物剂量的大小与其有效成分在血液中浓度的高低及其作用强度呈依赖关系。剂量过小,不出现效应;剂量过大,又可能出现中毒症状、所以剂型和制剂对中药药理作用也有重要的影响。

  2  机体因素

  机体因素也是影响药理作用重要因素,它包括生理情况、病理状态等。

  2.1  生理情况的影响  体质、年龄、性别、情志等,对药物的作用发挥,影响甚大。中医学很强调禀赋不同对药效的影响。意指遗传因素、身体素质对抗病能力及药物反应,存在较大差异。年龄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少儿期与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与一般成年人有区别。 少儿期正在发育阶段,许多器官、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老年人肝肾功能普遍减退,都会影响药物的体内代谢及排泄功能,故用量应适当减少。中医学认为老年人体虚,对药物的耐受力较弱,故用攻病祛邪药物时宜减量使用;幼儿稚阳之体不能峻补,故小儿不宜用参、茸骤补。不同性别,对药物的反应也有明显差异,妇女一方面因体重差异,一方面由于激素的影响,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颇有不同。如定坤丹、调经丸、乌鸡白凤丸适用于妇科;而催吐药、峻泻药则禁用于孕妇。情志、精神状态对药物的作用也有影响。所谓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对药物作用的发挥,显有影响。此外,药物的个体差异,有量的和质的两种表现。既有药理学上所谓高敏性、耐受性;也有极个别病人对某种药物发生的过敏反应。如口服人参糖浆、静滴生脉液等,都有过敏反应的报道。

  2.2  病理状态的影响  病理状态也可以影响药物的作用,例如黄芩、穿心莲等药,对正常体温并无降低作用,只有发热病人用后,出现解热作用。

  3  环境因素

  环境对药物的影响,也是众所周知。例如地理条件、气候寒暖、饮食起居、家庭环境、居住部位,都对人的健康有较大影响。人被环境影响精神不舒畅时,可直接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一般在四肢运动时,腹腔内脏的血流量减少,这对一些腹部疾患的恢复是不利的。此外,有些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很好的休息,如果得不到正常的休息,就会影响治疗效果,如在肺部炎症时,如被迫过多劳动,可使炎症向周围组织扩散,病情恶化,使药物不能发挥正常的治疗效果。近年根据生物活动表现的昼夜节律,体温、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分泌等的昼夜波动,常与外界环境的昼夜变化有关。药物作用也常出现此昼夜节律。

  作者单位: 255100 山东淄博,淄博市淄川医院

  (编辑:石  岚)

作者: 王笃英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