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0期

尼立苏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尼立苏治疗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10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立苏缓慢静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国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及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对照分析,经统计分析,用t检验。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及血液流变学方......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评价尼立苏治疗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  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10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立苏缓慢静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国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及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对照分析,经统计分析,用t检验。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及血液流变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尼立苏治疗脑梗死具有明显的疗效,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早日恢复。

  【关键词】  尼立苏;脑梗死

    尼立苏具有选择性扩张血管而无窃血现象,在增加脑血流时不影响代谢,能改善脑梗死的脑缺血,具有保护和治疗脑缺血后的脑损伤作用。我科收治100例脑梗死患者中,50例采用尼立苏缓慢静滴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患者均来自我科2000~2004年收治的脑梗死病例,诊断标准符合1996年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标准[1],全部病例均经颅CT或MRI证实了诊断;病例入组标准;全部病例均属于颈内动脉供血不足的脑梗死,年龄60~85岁;病例除外标准:有颅内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者,短暂性脑缺血者。全部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60~85岁,平均69.5±7.6岁;其中轻型15例,中型18例,重型17例,尿失禁25例,吞咽困难40例。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在60~85岁,平均68.7±6.9,其中轻型18例,中型16例,重型16例,尿失禁22例,吞咽困难39例。两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尿失禁、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全部病例都在入院第21天分别行血液流变学测定及测cs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略)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给予吸氧、脱水、降颅内压,活化脑细胞,对症治疗,有感染者抗感染。血糖、血压升高者,给予降糖药、降血压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尼立苏(尼莫地平注射液,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0mg缓慢静滴,连用7天,第8天起改口服尼莫地平片(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40mg,每天3次,连用14天。

  1.3  疗效判定  按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评价其疗效,治疗前后各评分1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1)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及病残程度为0级。(2)显著进步:分别为减少46%~90%及1~3级。(3)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4)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7%以内。(5)恶化:增加18%以上。前两者相加即基本痊愈,加显著进步为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对用药前后两组病例做血液流变及测css,数据经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

  2  结果

  见表2,表3。从表中可看出治疗组无论在有效率还是在血液流变学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略)

  表3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略

  3  讨论

  脑血管平滑肌细胞存在产生电压作用的L型钙离子通道,其电流强度明显高于身体的周围血管,神经生物电反应主要依赖于细胞内外的钙离子浓度。尼立苏可抑制钙离子跨膜向细胞内流动和细胞内钙离子的释放,使钙离子浓度保持一定水平。它主要扩张小血管,这些小血管的扩张不足引起小血管破裂。而小血管的扩张改善微循环,对脑水肿有预防和治疗作用[2],从表2可看出,尼立苏治疗组明显提高了脑梗死的治疗有效率,对改善患者早期预后起了积极的作用。由于脑缺血机制复杂,最主要的是血凝块产生的危害;如血红蛋白、自由基、铁离子以及凝血酶等物质与脑缺血、脑水肿有关[3]。尼立苏治疗组明显地稳定了红细胞膜,抑制红细胞在微血管内凝集,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很好地防止了脑水肿的发生[4]。对脑梗死的脑缺血具有保护和治疗脑缺血后脑损害作用,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380.

  2  潘家祜,张磊.脑梗死药物治疗.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9,18(4):234.

  3  JU,Lian T.Hoff脑内出血的临床与实验. 中国神经精神病杂志,1999,24(1):1-2.

  4  朱国行.脑水肿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7,5:199.

  作者单位:1 610041 四川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2 610043 四川成都,成都市第一精神卫生防治院

  (编辑:石  岚)

作者: 刘敏黄兵李开荣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