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1期

皮下蝇蛆病6例临床疗效探讨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人类蝇蛆病临床上十分罕见,国内外医学杂志极少报道,临床医学书籍及教科书亦未见记载。笔者自1982~2005年23年间共诊治6例蝇蛆病患者,总结了一定的诊治经验,现就蝇蛆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6例,男2例,女4例。2cm,呈软体状,幼虫出体后10min左右死亡,24h后虫体逐渐变......

点击显示 收起

  人类蝇蛆病临床上十分罕见,国内外医学杂志极少报道,临床医学书籍及教科书亦未见记载。笔者自1982~2005年23年间共诊治6例蝇蛆病患者,总结了一定的诊治经验,现就蝇蛆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讨论。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6例,男2例,女4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9岁,平均7.5岁。6例患儿均来自农牧区,出生时正常,均为旧法接生,无家族病史。生活环境差,卫生状况差。发育正常。健康状况良好。其中5例患儿在发病前6周有皮肤伤口化脓病史,3例患儿发病前8周有化脓性中耳炎病史。食谱中均有长年食用生牛羊肉史。均有密切蝇类家畜接触史。出虫部位以颈部、耳后为多见,每次出虫1条,平均出虫2~3条,出虫时间均在2天内结束。虫形均为长圆锥形,头部细尖,尾部齐平,色呈淡黄乳白色,虫体长0.6cm,直径0.2cm,呈软体状,幼虫出体后10min左右死亡,24h后虫体逐渐变硬略膨大、并逐渐变色呈暗褐色。

  2  发病机制

  本病与蝇类有密切关系,好发于卫生条件差、居住环境差的农牧区,多发于儿童,无明显性别差异。据散发报道记载,由于蝇类幼虫寄生部位和组织器官的不同,此病可分为皮下蝇蛆病,肠道蝇蛆病,眼、耳、鼻及口腔蝇蛆病,创伤性蝇蛆病,阴道或者尿道蝇蛆病[1]。传播途径主要为:一是蝇类成虫直接在体表皮肤破损区或耳鼻口腔内、肛门生殖器附近产卵,孵化成幼虫后钻入人体组织或器官内发生蝇蛆病;其二是在家畜或被污食品上已孵化的幼虫钻入人体组织或器官而发病。也有报道认为是食用了被污染蝇卵的食品经口吞服入消化道,虫卵未被消化液破灭,发育成幼虫经门静脉系统进入血液循环至身体各处发病[1]。

  3  临床表现

  6例患儿发病前均有不规则低热、多汗和游走性大关节疼痛感,颈部及耳后出虫部位可见局部皮肤呈结节性红斑样改变,红斑中央呈丘疹状隆起,隆起中央部见乳白色物,局部有发痒及疼痛感,抓破中央部表皮后即见幼虫爬出,破溃后有少许脓血样分泌物流出。出虫后创口7~10天自行愈合,病儿无不适感。出虫期内查体发现,体温37℃,颈部淋巴结肿大,出虫部位局部皮肤呈结节性红斑样改变,轻触痛,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嗜酸粒细胞增高。余均无阳性体征。

  4  诊断
 
  蝇蛆病的早期诊断较困难,常误诊为流感、风湿热或风湿性关节炎,出现典型临床表现如体表某部位破溃挤出或爬出蝇蛆者即可确诊。对来自农牧区伴有上述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增高者,应考虑有此病的可能。

  5  治疗方法

  幼虫自行爬出者,行创口消毒包扎,给予口服抗生素治疗及对症治疗,对有明显肿疡形成,可确诊的患者可局麻下行肿疡切开取虫,取虫后切口不做缝合,隔日换药即可。

  6  讨论

  蝇蛆病是人与家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多寄生于家畜体内或体表,人类只是偶然受到感染而患病。本病与蝇类有密切关系,多见于卫生状况差、居住条件差的农牧区,是蝇类幼虫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组织或器官内所致的疾病,由于蝇类幼虫进入人体的途径不同,所寄生部位的不同而有多种蝇蛆病的发生。在此讨论的6例均为皮下蝇蛆病,笔者认为皮下蝇蛆病幼虫进入人体的途径以体表皮肤破损区或经耳、鼻、口腔进入可能性最大,多因皮肤破损区感染,蝇类成虫在皮肤破损感染区产卵孵化后幼虫钻入皮下所致;也可能为蝇类幼虫在家畜体表或腐烂食品中孵化后,幼虫通过体表皮肤破损区或耳、鼻、口腔钻入人体内致病。幼虫进入人体皮下后,经2~3个月的生长发育,成熟后穿破皮肤而出。蝇蛆病患者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是人体发生的变态反应,可能与幼虫在人体内摄取营养时释放的消化酶有关。蝇蛆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早期治疗措施,幼虫发育成熟后穿破皮肤或行切开取虫后给予常规处理即可。本病应重在预防,改善居住环境、注重个人卫生,及时治疗皮肤破损预防伤口感染是极为重要的,可有效地减少蝇蛆病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叶如陵.实用高原医学.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445-447.

  作者单位: 854000 西藏昌都,昌都地区医院外科

  (编辑:余  强)

作者: 仲春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