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5期

300例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体会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异位妊娠为妇产科最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结合尿β-HCG测定,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并不困难。然而对于停经史不清,临床表现与体征不典型的患者,诊断发生困难时,超声检查具有独特的优点。现将我院自2001年6月~2005年4月,经超声检查疑诊,通过手术与病理确诊的300例异位妊娠超声诊断结果报告如......

点击显示 收起

  异位妊娠为妇产科最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结合尿β-HCG测定,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并不困难。然而对于停经史不清,临床表现与体征不典型的患者,诊断发生困难时,超声检查具有独特的优点。现将我院自2001年6月~2005年4月,经超声检查疑诊,通过手术与病理确诊的300例异位妊娠超声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本组患者,年龄最小者22岁,最大者44岁。首先经超声检查疑诊,经手术或病理确诊。所用仪器为美国惠普5500和美国GE 730型全身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检查前,患者饮适量温开水,待膀胱适当充容后取仰卧位,于耻骨联合上方涂以耦合剂做纵向与横向及不同角度的扫查。首先检查子宫的大小与形态,仔细观察子宫的内膜线是否光滑,宫腔内有无妊娠囊及异常回声。然后检测双侧输卵管、卵巢及其周围有无异常回声。最后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超声显像诊断结果。

    2  结果

    本组患者,超声检查显示子宫轮廓有轻度增大者224例,占74.8%;子宫呈正常大小者76例,占25.2%;子宫内膜线增粗、增厚或轻度分离者164例,占54.7%;子宫内膜无明显异常改变者136例,占45.3%。超声均于子宫外盆腔内显示肿块回声,直径为3.5~8.8cm,平均4.1cm。其中位于右侧附件者176例,左侧附件124例,其中超声显示较为典型的妊娠囊者184例,囊内显示胎芽与原始心管搏动124例,异位妊娠发生流产与破裂者116例。手术所见妊娠囊位于输卵管简质部者48例,峡部116例,壶腹部124例,阔韧带12例。

    3  讨论

  据文献统计,异位妊娠的发病率约占妊娠总数的2.3%左右。其中输卵管妊娠最为多见,约占异位妊娠的95%以上[1]。本组300例异位妊娠均见于输卵管部。典型病例超声检查显示子宫轮廓增大,外形较为饱满,子宫内膜回声增厚,宫腔内无妊娠囊回声,而在输卵管部可见妊娠囊,其大小与形态取决于停经时间的长短,囊内可见原始心管波动等,超声多无困难。本文所见184例胎囊型输卵管异位妊娠,超声诊断结果均与最后诊断结果相符合。本文116例流产破裂型异位妊娠,其声像图表现多不典型,常见于盆腔子宫的一侧显示形态欠规则的囊性或混合肿块,其内部透声较差或呈中等低回声,本组超声所见肿块直径为3.8~8.7cm,同时于子宫直肠隐窝内及其周围显示可随体位改变而游离的透声较差的无回声,后经手术证实为腹腔与盆腔内的大量积血所致。超声诊断此种类型的异位妊娠时,必须密切结合患者的停经史、腹盆部剧烈疼痛、不规则阴道流血等临床表现与体征做综合分析。本组患者中,有8例鉴于其病史不清,临床表现与体征错综复杂,而分别被误诊为急性盆腔炎与盆腔肿块性质待定,后经手术证实为流产破裂型异位妊娠,应引以为戒。

  超声诊断 异位妊娠时,须注意与黄体破裂及盆腔炎性肿块等疾病鉴别[2]。前者虽亦可伴有较多量的出血,超声于子宫直肠隐窝或其周围显示游离的无回声区,然而黄体破裂多见于月经来潮之前,尿妊娠实验阴性,结合临床与体征多不困难,盆腔炎性肿块的病人亦有腹痛、月经失调等表现而酷似异位妊娠,然而盆腔炎性肿块多有发热乃至高热,并且在此之前多有与其有关原因,超声检查时盆腔内可显示边界欠清楚之肿块,其周围多可见游离或包绕以子宫周围的无回声区,若鉴别诊断存在困难,盆腔内穿刺抽液做实验室检查,能明确诊断。

    4  结论

    利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经济、方便 、可重复检查,无创伤、并可显示异位妊娠的大小与形态,又能较为准确地判断异位妊娠的发生部位,尤其超声对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其诊断准确率可达95%以上。鉴于陈旧性或流产破裂型异位妊娠的声像图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超声诊断时,必须密切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其有关的实验室检查,做综合分析,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  王萍,梁励进. 经阴道超声对40例异位妊娠的诊断.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3,9(3):208.

    2  李德举. 宫外孕21例超声误诊分析. 临床超声医学,1992,3(1):11.

    作者单位: 1 261521 山东高密,高密市李家营镇卫生院

    2 266300 山东青岛,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  

    (编辑:若  木)

作者: 李丽,崔婧芳, 周华, 王京美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