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5期

347例急诊外伤缝合的体会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外伤是急诊最常见的病种之一,其中大部分患者都伴有身体不同部位的开放性裂口,现在对几年来急诊科收治的347例患者伤口的缝合处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347例患者在本科行清创缝合治疗,其中男230例,占66%。受伤时间为10min~1天,伤口长度约0。5~17cm,伤口深度从皮肤、黏膜至筋膜、肌层、骨质表面,缺损宽度......

点击显示 收起

  外伤是急诊最常见的病种之一,其中大部分患者都伴有身体不同部位的开放性裂口,现在对几年来急诊科收治的347例患者伤口的缝合处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347例患者在本科行清创缝合治疗,其中男230例,占66%;女117例,占34%。年龄5个月~82岁,其中18~40岁男性175例,占男性总数的76%。头面颈部损伤191例,躯干损伤31例,四肢损伤125例。

    受伤时间为10min~1天,伤口长度约0.5~17cm,伤口深度从皮肤、黏膜至筋膜、肌层、骨质表面,缺损宽度不超过1cm,所有伤口均无大血管和神经、肌腱的损伤,无颅内和胸、腹腔贯通伤,不合并其他器官的损伤。

    2  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伤口先经洁尔灭、双氧水、碘酒、酒精清洗消毒的清创处理后,用2%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探查和清除伤口内的异物,然后用丝线逐层间断缝合。24h内肌注破伤风抗毒素1500u,伤口大、污染重的给予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隔3天伤口换药1次,头面部和躯干伤口7天拆线,四肢伤口8~12天拆线[1]。

    3  结果

    347例患者中,308例甲级愈合,32例2~3天后伤口周围出现红肿,加用消炎药治疗后,也按期愈合拆线,7例因伤口溢脓提前部分或全部拆线后经换药和消炎治疗,伤口乙级愈合。

    4  体会

    (1)缝合前伤口内异物探查要仔细,从伤口一端至另一端或周围反复有顺序的检查,尤其是碎小的玻璃异物或部分刺入组织的异物,要耐心寻找,以防遗漏。如可疑有异物,又探查不到的,可借助X线检查、定位,还可在X线指引下将异物取出。

    (2)缝合伤口时针线的选择,原则上是伤口浅、张力小、年龄小、面部和手指的伤口用小针、细线;伤口深,张力大或头皮的伤口,用大针、缝线跨度也应相对较大;缝合的针距以缝合后两针之间的创缘刚好对位为宜,如中间还有裂隙,说明针距太长。缝合后伤口内避免留死腔,以防积血或感染影响愈合。对伤口周围的组织尽可能保留,除非严重污染或失活的组织,也应谨慎去除。有些伤口勉强对位后张力大、局部皮肤苍白时,即使能拉拢缝上,日后伤口也会因缺血,皮肤变黑,伤口组织坏死,使缝线脱落,伤口裂开,缝合前可适当分离创缘两侧皮下组织以减张再行缝合。

    (3)伤口换药至伤口表面干燥结痂,周围无红肿即不用再换药。换药时有脓性分泌物溢出的伤口,可选择脓多的局部先拆几针,开放后如炎症控制好转,其余缝针就得以保留,有利于伤口愈合,也就是根据炎症轻重、部位、范围灵活选择提前拆线的位置和数量。伤口愈合拆线时注意在缝线的近针孔位置剪线,以防留在组织外面的缝线拉出时再进入针孔污染伤口。如缝线被未长好的痂壳包埋,不要勉强去除痂壳拆线,这样会增加患者痛苦,造成创面再度渗血,还需重新修复,解决的办法就是推迟几天拆线。

    (4)对污染重、伤口大或缝后伤口有感染的患者,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包括抗厌氧菌的甲硝唑治疗,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  孙克武.临床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4,101.

   作者单位: 550006 贵州贵阳,贵阳市小河区300医院

   (编辑:邓  锋)

作者: 周萍,罗成绩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