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5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俯卧及侧卧位手术的比较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摘除。手术体位有侧卧位、俯卧位及其他体位。为探讨不同体位的手术效果,现将我院自1998年1月~2001年5月采用侧卧位与俯卧位2种体位手术效果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我院1998年1月~2001年5月经X线常规腰椎正侧位片及CT腰椎间盘扫描或(和)椎管造影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

点击显示 收起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摘除。手术体位有侧卧位、俯卧位及其他体位。为探讨不同体位的手术效果,现将我院自1998年1月~2001年5月采用侧卧位与俯卧位2种体位手术效果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1998年1月~2001年5月经X线常规腰椎正侧位片及CT腰椎间盘扫描或(和)椎管造影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以单纯性腰椎间突出症为主,包括部分神经根管狭窄及椎管狭窄。不包括椎体固定融合术。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男43例,女25例,年龄16~68岁,平均42.1岁。采用侧卧位者38例,俯卧位者30例。

    1.2  手术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俯卧位者,患者俯卧于双轨可调式拱形手术卧桥,或卧于“n”海绵垫,胸腹中央部悬空。侧卧位者:患─侧朝上,中央型椎间盘突出患者以临床症状重侧朝上,双下肢均屈髋屈膝,躯体或稍向腹侧倾。术前定位,2组病例均取脊柱后正中切口,行“开窗”或“半椎板”摘除椎间盘组织,或并扩大神经根管或椎管。

    1.3  统计学处理  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俯卧体位和侧卧体位组的手术时限、术中出血量及患者对体位的耐受力情况见表1。 表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手术体位的比较侧卧组平均手术时间80min,明显短于俯卧组平均手术时间140min;侧卧组术中平均出血量80ml,明显少于俯卧组术中平均出血量386.3ml,侧卧体位组30例患者全部能够耐受手术体位,而俯卧体位组中38例患者中有26例不能耐受该手术体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33.23,P<0.005)。

    3  讨论

    3.1  脊柱包括腰椎的静脉系统均由椎骨内静脉、椎管内静脉及椎管外静脉三个互相交通的、无静脉辨的静脉网络构成,注入下腔静脉[1]。由于静脉没有瓣膜,血流呈双向性。俯卧体位,腹侧衬托物放置不当或术中滑动变位,下半身静脉将通过椎静脉回心,则形成椎静脉瘀血、高压,造成术中出血难止,术野不清,故延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倍增。在1例术程长达270min的俯卧位患者,因术中患者移动体位,致衬托物变位压迫腹部,术中见椎管静脉丛曲张如蚯蚓状成团隆起,出血致手术操作困难,出血量多达600ml,侧卧体位能有效避免上述原因导致的椎静脉高压,从而缩短了术程。

    3.2  呼吸换气活动通过膈肌与肋间肌舒缩运动实现。肋间肌收缩,胸骨体上移,肋弓中部上升,下缘外翻,使胸腔的矢径、横径增大,配合膈肌升降完成换气功能。俯卧位,胸廓和膈肌的活动度受限制,膈肌上升,胸廓容积缩小,以及辅助呼吸的有效性减退,肺通气和灌流比例变化[2],可引起缺氧及二氧化碳积蓄,增加了麻醉意外的发生率,在肥胖患者及合并心肺功能不全者,尤为有害。侧卧位则可避免对呼吸活动的限制,增加了麻醉的安全性。在俯卧组中,有26例(68.4%)术中胸廓及肋弓部疼痛以耐受,术中患者变动体位而致衬托物变位,而侧卧位的30例患者均能耐受。

    3.3  侧卧体位能有效屈曲髋、膝关节,一方面松弛了紧张的神经根,减轻神经根的激惹疼痛,有利于神经根的游离及牵引移位,另一方面,由于屈髋屈膝,加大了腰椎的后侧间隙[3],有利于黄韧带的切除,最大程度减少对腰椎骨结构的破坏。

    总之,侧卧位术式能有效缩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提高患者的体位舒适度,较俯卧位术式有明显的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郭世绂.临床骨科解剖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45.

    2  刘俊杰.现代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30.

    3  潘之清.实用脊柱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02.

   作者单位:044102 山西临猗,临猗县第二人民医院

    (编辑:齐  永)

作者: 郝广生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