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7期

323例肛门检查结果及体会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1临床资料笔者在1998~2000年期间,对年龄在50岁以上的外科门诊男性人群均进行常规肛门指检,接受检查323人,其中50~60岁207人,61~70岁97人,71~82岁19人。检查结果正常206人,占受检人数的63。各年龄组受检人数及检查结果见表1。表1各年龄组检查结果在患病的117例中,共检出病种7个,其中痔64例,占54。...

点击显示 收起

  1  临床资料

  笔者在1998~2000年期间,对年龄在50岁以上的外科门诊男性人群均进行常规肛门指检,接受检查323人,其中50~60岁207人,61~70岁97人,71~82岁19人。检查结果正常206人,占受检人数的63.78%,患有各种肛管直肠及前列腺疾患者117人,占受检人数的36.22%。各年龄组受检人数及检查结果见表1。表1  各年龄组检查结果在患病的117例中,共检出病种7个,其中痔64例,占54.70%,前列腺增生症20例,占17.09%,肛门湿疹16例,13.68%,肛瘘7例,占5.98%,肛管直肠结节5例,占4.27%,直肠隐窝炎3例,占2.56%,陈旧性肛裂2例,占1.71%。

  从表2中可以看出,各病种发病在不同年龄组有所侧重,以50~70岁患病率最高,70岁以后肛直肠疾病及前列腺增生病逐渐减少。各年龄组不同病种所占比例见表3。表2  年龄组与病种分布情况表3  各年龄组及病种比例

  2  体会

  (1)从这次50岁以上男性人群肛门指检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肛门直肠疾病及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疾病占受检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36.22%),说明患病人数较为广泛,也说明了肛门指检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这类疾病诊治不太困难,但如不仔细检查,不做常规肛门指检,漏诊、误诊则较易发生,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2)痔在统计结果中占第一位,其他如肛瘘、肛裂等也占有一定比例,作为基层医院应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医务人员应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做到思想上充分重视,绝不能轻视为“小毛病”、“小手术”,因为要达到治疗彻底、时间短、痛苦小、术后复发率低并非易事[1]。

  (3)这次对50岁以上人群进行常规肛门指检另一目的旨在早期对直肠癌进行检查筛选,本组指检结果发现5例直肠肛管结节患者,其中50~60岁3例,61~82岁2例,根据检查,可以病人进行有目标的跟踪复查和进一步细胞学检查,以达到对直肠癌早期诊断的目的,充分说明了肛门指检的重要性。

   (4)直肠指检是一项常规体检方法,简而易行,如果说肛门直肠疾病第一印象是便血和疼痛,那么肛门指检则是医生对病人肛门直肠的第一感知,几乎有80%的疾病在外科医师可以触及的范围内[2],特别是低位直肠癌。因此,肛门指检是外科医生的基本技能之一,不少外科前辈对此作过强调和呼吁,每个医生都应重视,并认真开展此项工作,避免由于忽视肛门指检造成后果。

  【参考文献】

  1  董平.肛门痔、瘘、裂的治疗进展.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4,(9):563.

  2  裘法祖.对青年外科医师的要求.普外临床,1993,(3):316.

  
  作者单位: 615600 四川冕宁,冕宁县人民医院

   (编辑:邓  锋)

作者: 杨德贵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