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7期

预防与调治亚健康的中医优势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预防与调治亚健康的中医优势,为我们防治亚健康拓展了思路,为临床治疗亚健康状态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方法通过分析比较现代医学与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的认知,论述中医对亚健康的理论认识优势,预防和诊断优势,以及调治优势。结果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就亚健康而言,前者比后者无论在理论认识方面还......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预防与调治亚健康的中医优势,为我们防治亚健康拓展了思路,为临床治疗亚健康状态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方法  通过分析比较现代医学与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的认知,论述中医对亚健康的理论认识优势,预防和诊断优势,以及调治优势。结果  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就亚健康而言,前者比后者无论在理论认识方面还是在防治方面均优势明显。结论  在亚健康防治上,中医弥补了西医的不足,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它的优越性在中国人的亚健康防治上是十分明显的,因此,为我们防治亚健康拓展了思路,为临床治疗亚健康状态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中医是防治亚健康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预防与调治;亚健康;中医优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和重视程度日益增高,近年来国内外对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形成热点则是必然结果。亚健康问题正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

     亚健康状况在经济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区中普遍存在,WHO的一项全球统计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我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已超过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0%~70%,多发于35~45岁,以脑力劳动者居多。随着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逐渐增加,对它的研究也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

     1  亚健康概述

     亚健康概念是由前苏联布赫曼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率先提出的,他把人体存在的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又称“灰色状态”,“第三状态”,“病前状态”等。

     由于亚健康状态,发生率高,症状繁杂是一组临床症状,又称“不定陈综合征”。其形成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动态过程,而且极不稳定,易于转化。若及时干预调治,可使处于这种状态的人恢复健康状态,否则或早或迟会发展成为各种疾病。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主要表现为精力衰惫、失眠、疲劳不堪、情绪低落、烦躁、纳呆、便秘等身心失调表现,时好时坏;以及急躁、焦虑、抑郁、抵抗力减弱、易感冒、头晕头痛、目涩耳鸣等多种心身障碍,但现代医学的理化检查往往没有异常发现。

     现代医学目前对亚健康的发生机制不明了,对预防与调治亚健康状态亦尚无有效干预手段。正因为如此,在亚健康的诊断调治上现代医学面临许多困惑。正相反,中医不仅有丰富的系统科学理论,而且对于社会、心理、生物等因素致病的亚健康状态有着整体的认识与把握以及包括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在内的多样干预手段。中医在亚健康预防与调治上有独到的优势。

     2  中医对亚健康的理论认识优势

     现代医学是一种以“探究结构、联系功能、结构和功能统一”为基础的医学科学理论体系,看重的是生物结构一个个具体的异常(病),主要是侧重于从病理解剖学结构变化的角度去研究和认识疾病过程,对人体疾病过程认识的基本单元是病。对于以“发生率高;无器质性病变,无确定病因或病因不明;属功能性改变,无病理改变;是一组繁杂的临床症状。”为特点的亚健康状态则凸现出其理论认识上的困惑和不足,因此,应对的有效对策和手段相当有限。相反地,祖国医学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国人的文化传统和治疗安全性,以及对人体特殊的认识方法均显示出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理论认识的优势。

     阴阳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中医学认为人体的阴阳平衡是健康的标致,认为健康是人与自然环境及社会之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从健康到亚健康到疾病直致死亡是个连续的渐进过程,是人体从阴平阳秘,到阴阳失衡再到阴阳离绝的动态变化过程,亚健康状况是从健康到已病的过渡状态,即“未病”状态,根据中医学的未病学理论,未病学中潜病态、前病态即是亚健康状态。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的两个基本特点。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互相协调的,而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尽管现代医学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它的治疗往往缺乏全面的考虑,针对性的治疗较多,临床上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而祖国医学则着眼于全局,它既关心发病的脏腑,也关心脏腑与脏腑、脏腑与经络的关系,同时,分析疾病的发展阶段,既辨病,又辨证,最后根据药物的寒热、归经或经络之间的表里关系,选择适当的中药或穴位进行治疗,以取得“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3  预防与调治亚健康的中医优势

     3.1  预防优势  中医历来非常重视预防,早在《黄帝内经》中,先贤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并十分强调“防范于未然”,在《素问·四气通天论》中,则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而在《素问·上古通天论》中的“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则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养生之道和预防思想。上工治未病,疾病重在预防,亚健康状态一样应该预防。治未病就是要切断病邪侵入人体和疾病不良转化的途径,使人体恢复阴阳的平衡,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对于亚健康的预防除了改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体质的改善也是重要的一环。中医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重在改善体质病理状态。中医体质学说的发展,为病前状态的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改善病理体质是预防亚健康的最佳选择,通过对体质的调整、优化,可预防亚健康的发生,也可预防亚健康向疾病的转化。

     3.2  诊断学优势  现代医学对与非器质性病变方面的诊断显得办法不多,尤其是亚健康状态的复杂多样的症状给现代医学的诊断和标准的制定带来了困难,目前,对亚健康确切的病因尚未达成共识。相反,中医却显现出其独特的优势。中医学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从整体观念出发,强调“证”的把握,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全面审查人的神、色、态、脉、舌等体征及性格、饮食、二便等情况,加以分析、综合和概括,诊断出病理体质。不论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中医都可依据四诊而不依赖客观化验检查即可对机体状态做出诊断,并根据“证”的不同进行分型论治。

     3.3  调治亚健康的中医优势  笔者认为,综合干预是调治亚健康状态的有效措施。中医内治外治结合,综合整体调理,在治疗上优势独具。特别是中医调治亚健康状态的治法丰富,除药物辨证治疗外,还有针灸、推拿、拔罐、药浴、药膳、药酒、食疗、气功、导引、心理养生等等,均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中医调治亚健康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和依从性好的长处,临床疗效良好。如许明德等[1]用自拟祛湿饮治疗亚健康属湿邪困脾型50例,总有效率92%。黄质诚[2]用智能针加经络氧调治亚健康状态32例,有效率100%。罗仁瀚等[3]用按摩疗法治疗亚健康状态下失眠症68例,总有效率96.2%。

     4  结语 

     调治亚健康是21世纪中医学发展的新机遇,发挥中医特色,在亚健康防治中发挥主导作用,是我们中医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我们应立足中医开展亚健康防治与研究,不能再走以西医的研究方式和思路来研究中医的老路了,否则,对亚健康的研究与发展只能是越走越窄。在亚健康的防治上,祖国医学弥补了西医的不足,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它的优越性在中国人的亚健康的防治上是十分明显的,因此,为我们防治亚健康拓展了思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亚健康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祖国医学必将成为亚健康防治的重要手段,从而为保障人类的健康做出自己重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许明德,周贤刚.祛湿饮治疗亚健康50例临床观察.四川中医,2003,21(6):33-34.

  2  黄质诚.用智能电针加经络氧调治亚健康状态32例.中国针灸,2002,22(11):764.

  3  罗仁瀚,源援基,谭金庆.按摩疗法治疗亚健康状态下的失眠症疗效观察.按摩与导引,2005,2(21):6-8.

  作者单位: 530022 广西南宁,广西边防总队医院康复科

   (编辑:若  木)

作者: 曾金强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