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8期

为小学生进行口腔卫生宣教的临床意义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笔者于2005年参加了东营市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东营市人群口腔卫生条件较差,龋齿发病率较高,尤其小学生发病率较高。究其原因,除小学生口腔卫生教育知识缺乏外,家长的认知能力也较差,起不到较好的督促引导作用。因此开展了口腔健康防治工作和健康教育,在市区以某社区为试点开展了以小学生为主体的知与行并举的......

点击显示 收起

  笔者于2005年参加了东营市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东营市人群口腔卫生条件较差,龋齿发病率较高,尤其小学生发病率较高。究其原因,除小学生口腔卫生教育知识缺乏外,家长的认知能力也较差,起不到较好的督促引导作用。因此开展了口腔健康防治工作和健康教育,在市区以某社区为试点开展了以小学生为主体的知与行并举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并对宣教方式和效果进行了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某小学全体教师、食堂工作人员63人,7~12岁学生560人,家长、亲戚、朋友、邻居等1450人。

    1.2  方法  随机抽取学生和家长各280人作为A组,于宣教前发放问卷,回收542份,回收率96.8%。将未经摸底调查的学生与家长、亲友、邻居等作为B组。基线调查后3周,先对教师和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宣教,用两节课时间分别对A、B两组学生传授龋齿的“四联学说”;龋病、牙周病预防;正确刷牙方法。由学生测定和判定结果,教师核查打分,而后由学生对家长、亲友、邻居等进行宣传,发放宣传单和调查表800份(每个家庭1份)。宣教后两天,有548名学生以闭卷形式填写调查表,全部回收。1个月后,由学生回收家长及亲友的调查表770份,回收率96.3%。对调查表中的知识进行量化转为百分制评分,应用SPSS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宣教前知识普及情况  宣教前有30%的学生和39%的家长不知晓龋病与细菌、食物、牙齿健康状况、时间有关;92%的学生和85%的家长不知道龋病可以通过窝沟封闭进行预防;89%的学生和85%的家长不知道牙周病可以引起牙齿松动、出血、口腔异味;86%的学生和75%的家长不知道正确刷牙方法和时间、次数。这说明学生和家长对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缺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非常必要。

    2.2  宣教后知晓率的提高  宣教前后学生与家长有关知识综合得分分别由15.2和18.3提高到76.5和79.8。各项知识知晓率比较,P均<0.001。宣教后知道影响龋病发生因素和如何预防龋病及牙周病危害认知能力分别由28.5、22.1、20.5提高到82.3及86.5、88.7,说明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对提高学生和家长口腔卫生健康意识有一定促进作用。

    2.3  宣教前后口腔卫生习惯与行为变化  宣教前56%的学生每天只刷1次牙,宣教后85%的学生每天至少刷两次牙。宣教前85%的学生刷牙方法不正确,宣教后89%的学生基本掌握正确刷牙方法。宣教前89%的学生刷牙时间不足1min,宣教后81%的学生刷牙时间在2min以上。

    2.4  宣教前后饮食习惯的变化  宣教前95%的学生平时爱吃零食且以甜食为主,宣教后吃零食明显减少,且吃完后知道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2.5  影响调查结果的可能因素分析  宣教后两组学生与家长知识综合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宣教效果相似。家长的成绩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

    2.6  以小学生为主体的口腔卫生教育模式效果评价  在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中探讨新的影响面大,且行之有效的宣教方式,能使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增强,而自觉加入到防龋的行列中,可以推动“人人享有口腔卫生保健”的宏伟目标早日实现。从本调查结果看,该健康教育形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不仅意识到龋病、牙周病的危害,还可以通过正确口腔卫生保健来预防龋病发生。该课程若能纳入小学生卫生常识课的必修内容,一方面能推动龋病防治的普及,另一方面能为日常的龋病防治监督工作提供客观依据。这一形式知与行结合,由点到面,由学校到社区,不失为一种花费少,且收效大的有效社区宣教模式。

    【参考文献】

    1  杨是,石四箴.口腔预防医学及儿童口腔医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2-64.

   作者单位: 257034 山东东营,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口腔科      

   (编辑:石  岚)

作者: 贾金林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