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7年第7卷第3期

针灸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探讨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方法针灸治疗不同部位的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2例。结论针灸疗法能有效地治疗及缓解PHN,可作为治疗PHN的方法之一。【关键词】带状疱疹。...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针灸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不同部位的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2例。结果 痊愈15例,总有效率为81.3%。结论 针灸疗法能有效地治疗及缓解PHN,可作为治疗PHN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针刺疗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皮损完全消退后,皮损部位遗留的烧灼样刺痛。好发于老年患者,约有10%带状疱疹患者可并发PHN,而以60岁以上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为最高,其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可整夜不能入眠,持续数月至数年,偶有超过16年[1]。该病是皮肤科和疼痛门诊较常见的疾病,治疗上缠绵不愈,顽固解除。为探索其针灸治疗,1997年3月~2006年1月,笔者采用针灸疗法治疗本病,明显减少了PHN的发生率,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2例带状疱疹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男17例,女15例;年龄50~87岁,平均68岁;其中50~59岁6例(占18.8%),60~69岁10例(占31.3%),70~79岁16例(占50%)。病程疼痛时间持续长短不一,最短1个月,最长22个月,平均6.5个月。32例患者中孕妇除外,均无严重高血压、心脏疾病、糖尿病及其他感染性疾病。

    1.2   临床表现   带状疱疹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等皮损均已消退,在原发皮损处仅遗留淡褐色斑疹或淡红斑点,但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神经痛。疼痛部位为肋间神经分布区13例,颈部神经分布区6例,臂丛神经分布区5例,腰骶部神经分布区5例,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3例。

    1.3   针灸治疗

    1.3.1   取穴   根据西医神经解剖定位,确定支配疼区的神经节段,取其患侧夹脊穴:发于面颊部者,取颈2~颈4夹脊穴;发于胸背部者,取胸4~胸11夹脊穴;发于腰腹部者,取胸10~腰2夹脊穴;发于上肢者,取颈5~胸2夹背穴;发于下肢者,取腰1~腰5夹脊穴。有明显痛点者,可配合阿是穴,采用围刺法,即视疼痛局部范围大小,每次在痛区内取阿是穴3~8个,由痛区中心开始,依次向外围取穴,穴间上下左右间隔3cm左右,均匀分布,行捻转泻法。

    1.3.2   手法   (1)实证、急性痛症用提插捻转,用泻法,留针20~30min,每日2次,用毫针刺,局部卧针横刺;(2)实证、急性病症尚可用三棱针于龙眼穴放血2~3滴,每日或隔日1次;(3)皮肤针或梅花针于疱疹周围浅刺,每日1~2次。

    1.4   疗效判定标准   经4周治疗后观察疗效,痊愈为疼痛消失;显效为疼痛明显减退;有效为疼痛缓解;无效为疼痛无明显改变。

    2   结果

    痊愈15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1.3%。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累及神经及皮肤的病毒性皮肤病,病因传统医学描述为:(1)多因情志不遂、饮食失调,以致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搏结,兼感毒邪而发。(2)以针灸言,带状疱疹病常为心经火旺、脾肺湿热与肝胆火旺所引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带状疱疹患者疱疹消退后仍有神经痛或疱疹发生后局部疼痛持续超过1个月以上者[2]。

    PHN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其病理改变目前亦未完全明了,笔者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为“络”病,“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络病,系指毒邪(病毒),侵入脉络、孙络、浮络等而导致的病变,毒邪的入侵破坏了神经细胞,使之发炎、出血、坏死,再加患者多是年老体弱,久病不愈,气血虚衰,不养脉络,造成了“至虚之处,便是留邪之地”;这些细小万亿数计的孙络、浮络被破坏而且还滞留了一些毒邪的残余,使其不能行使网络循环作用,孙络、浮络处于“绌急”状态(即络脉的收引挛缩状态),故疼痛不休。络病多属久病痼疾,正虚邪实。病人自身气血虚衰,久病更伤及阴阳,阴血受害为重,毒邪稽留脉络,而致络脉失养,络道滞阻而发病。另一方面,激活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受侵的神经节内大量生长繁殖,病毒稽留不去而得不到抑制,更加重了对神经细胞的损害,故疼痛持久存在。如“蓋久痛必入於络,络中气血,虚实寒热,稍有留邪,皆能致痛。”再者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亦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此病患者大多为年老体弱,脏腑功能低下,又患急性带状疱疹久治不愈,更伤及阴阳气血,呈现阳失温煦,阴失濡润。阳气虚,元阳不足,清阳不升;阴血不足,阴失濡养,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失去温煦滋养,脉络拘急,则形成“不荣则痛”。

    临床资料显示,PHN多见于机体免疫力低下与年老体弱者,且发病率与年龄增高成正比,带状疱疹消退以后半年或更长时间仍持续神经痛者并非少见。疼痛可分为3种亚型:(1)激惹触痛型:临床表现以对痛觉超敏为特征,轻轻地触摸即可产生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2)痹痛型:临床表现以浅感觉减退和痛觉敏感为特征,触痛明显;(3)中枢整合痛型:临床上可兼有以上两型的部分或主要的表现,由于中枢继发性敏感化异常改变为主要特征。

    迄今,PHN患者的疼痛和感觉异常完全恢复正常是极其困难的,大量的各种疗法都已试用于PHN,但是仍然没有找到一种起决定性作用、长期治愈的治疗方法。对难治性PHN的治疗主要在于缓解疼痛、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对较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则力争促进其完全恢复。西医学在治疗用药多使用麻醉性镇痛药、抗抑郁药、抗惊厥药和综合疗法及区域神经阻滞、交感神经阻滞等法,一般疗效不理想。针灸治疗PHN已取得明显疗效[3~5],但笔者认为,由于带状疱疹患者感觉很痛,故针灸时须双侧同时针刺,且可数小时针刺1次,直到病情缓解为止。

    本组病例的总有效率达到81.3%,说明针灸治疗PHN可弥补中西医对带状疱疹并无特效药物,只能减轻疼痛的不足,能消除水疱与红斑,并能防止带状疱疹皮疹消失后遗留的神经痛,可缩短疗程且无不良反应。观察发现针灸单独使用效果很好,一般在1~3次针灸治疗后,即会有显著的改善,但应注意治疗期间不宜食辛辣食品和鱼虾蟹等动风发物(即引起过敏的食品)。观察发现PHN部分患者无效,可能是神经细胞永久性不可逆性损害所致,是否可采用神经毁坏治疗,有待临床进一步观察论证。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PHN,可使气复血荣,脉络畅通,气血流畅,疼痛得止,从而迅速止痛,达到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目的,可作为治疗PHN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293-296.

2 Schmader K.Postherpetic neuralgia in immunocompetent elderly people.Vaccine,1998,16(18):1768-1770.

3 谭奇纹.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近况.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2):150-152.

4 刘仲杰,刘华.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例.中国针灸,2006,26(3):208.

5 段俊英.穴位埋线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6例.中国针灸,2006,26(8):577.


作者单位:551400 贵州清镇,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

作者: 石俊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