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7年第7卷第4期

pak2,pak3的生物学特性及研究进展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P21活化的蛋白激酶(p21-activatedkinase),简称paks,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人们发现以后,逐渐进入各国细胞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学者的研究视线,尤其是近年来关于pak的报道大幅增加,其中Ⅰ类pak,包括pak1、pak2和pak3,因其参与一系列的细胞内生物学活动,而被较为广泛地研究和报道。笔者在......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P21活化的蛋白激酶(p21-activated kinase),简称paks,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人们发现以后,逐渐进入各国细胞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学者的研究视线,尤其是近年来关于pak的报道大幅增加,其中Ⅰ类pak,包括pak1、pak 2 和pak 3,因其参与一系列的细胞内生物学活动,而被较为广泛地研究和报道。笔者在研读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现今对于pak1的研究已较为深入,而对于pak2及pak3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故本文主要针对pak2和pak3的生物学特性及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概述,如在激活机制,细胞骨架动力学,细胞机动性,细胞凋亡,信号转导,以及神经系统相关疾病,肿瘤发生及转移,遗传性疾病等诸多方面的生物学效应及相关研究情况予以综述

【关键词】  pak2;pak3;Rho GTPase;生物学特性

    1  Ⅰ类pak概述

    paks(p21-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paks)属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Rho家族中GTP酶的重要效应物。GTP酶(主要是Rac/Cdc42)通过与多种效应物的作用而行使其下游生物学功能,pak是其中最重要的靶效应物。目前文献报道Rac/Cdc42可激活paks的理论已被基本证实。pak1~3是具有高度,严格序列同源性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称为Ⅰ类pak,它们都具有一个作为调节/粘附区域的N端,以及一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具有催化功能的C端结构域,而pak1~3的催化区域被证明具有80%~90%的同源性。pak的N端粘附区域与GTP酶(Rac/Cdc42)作用,故又称GTP结合域(P21-binding domain),简称PBD。pak1~3与Rac及Cdc42结合,致使其自身构象转变,启动自身磷酸化过程,解除pak酶活性的抑制机制,继而使酶得以激活。

    pak1~3在结构上极为相似,但却具有较明显的组织分布差异:pak1在脑、肌肉和脾脏中表达较高,pak2则在各组织器官中广泛表达,pak3在生理状况下仅仅在脑组织中有所表达。正是依据它们具有的结构相似性我们将其划分为Ⅰ类pak。近年来,pak4~6亦被发现,而且它们已被归为Ⅱ类pak。虽然也被称为pak,但Ⅱ类pak在结构、生物学特性及调节功能上与Ⅰ类pak有较大分别。这里我们概述的重点是归属于Ⅰ类pak的成员pak2和pak3的生物学结构,特点以及调节功能。

    2  结构特点

    pak1~3之间存在着高度且严格的序列同源性,它们均含有作为调节/粘附区域的N末端,以及一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催化区域C端(见图1)。根据Zahara M.Jaffer等人的报道,GTP酶结合位点区域(PBD)通常可以在每个蛋白的N端找到,并且对于pak1~3来说,至少有88%的PBD区域是一致的。而处在C端的激酶功能/催化区域,三者之间则有大约93%的一致性。这与Ⅱ类pak在结构上存在相对较大的差异[1,2]。

    图1  两类pak结构比较

    引自参考文献2

    现今国内外的研究已经证明,Ⅰ类pak的结构特点是在其N端存在有脯氨酸富集区(proline-rich motifs)[3]。另外,pak1~3在PBD的N末端含有一种SH3结合位点,它负责和接头蛋白Nck结合,在PBD与C末端激酶区域之间也有一个SH3结合位点,它可以调节和Pix的结合,Pix是Rac的一种假设交换因子。Ⅱ类pak则无此种SH3结合位点。Ⅰ类pak的结构使其可以很好的与Rac/Cdc42结合,并得以激活[3,4]。

    G.M.Bokoch等研究报道,pak1~3的脯氨酸富集区位于N端与激酶功能区域(C端)之间,是Pix/Cool SH3的结合区,与PBD共同决定着结合全过程的亲和作用。而Rac/Cdc42则最小限度地结合在被称为CRIB(for Rac and Cdc42 interactive binding)的区域内[3~5]。

    而在pak1~3中对其活性起调控作用的是其自我抑制区(83aa~149aa)[2,3,5]。

    3  pak2,pak3的生物学特性及效应

    3.1  活化机制  pak2及pak3属于Ⅰ类pak范畴,其主要活化机制是通过与具有活性的GTP酶(Rac/Cdc42)结合后,产生一系列的构象变化,使其活性抑制区域的折叠结构遭到破坏而打开,继而pak在相应的苏氨酸位点发生自身磷酸化(研究表明pak1为Thr432,pak2,pak3则在其活性环上),随后GTP酶将从pak上解离,使激酶活性域向催化状态转化,致使pak酶活化[1,3]。

    pak2在凋亡过程中的激活:伴随对细胞凋亡研究的不断深入,pak2被发现可以作为caspase酶的效应底物而在凋亡的过程中被激活。目前的发现是pak2可以被caspase裂解从而显示出催化活性,而具体的内在机制尚不明确。还有文献报道pak2可在许多外界刺激条件下,如放射线或化学诱导DNA损坏,鞘氨醇存在,血清匮乏等条件下被激活,特别是在高渗透压的条件下。pak2表现了明显的细胞稳定性[6]。

    HIV-1 Nef诱导的pak2活化:HIV-1Nef蛋白具有不依赖蛋白激酶A而使抑癌因子Merlin发生自身磷酸化的生物学效应。Merlin可作为pak2的底物,在Rac信号转导通路中发挥信号分子的作用。Nef可以通过诱导Merlin磷酸化活化而为pak2在HIV感染及其病理过程中的活化创造可能条件,进一步诱导pak2的活化[7]。

    pak2及pak3还可在不同情况下与多种生物分子作用而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根据文献总结,表1列出了可与pak2及pak3作用的生物分子及功能类别。表1  与Pak2、Pak3作用的生物分子及功能类别

    3.2  pak2与pak3的多重生物学效应

    3.2.1   pak2,pak3与细胞骨架动力学  大多数文献报道,pak1可能参与细胞骨架调节,并有许多证据从多方面支持了这一假设。然而对于pak2及pak3,则更多报道它们在调节细胞机动性,神经系统发生以及肿瘤转移等过程中所产生的效应。

    (1)调节细胞机动性:Knaus UG等人报道,在人类中性粒细胞中pak1和pak2可由化学趋化因子N甲酸甲壳胺酸苯丙酸(Fmlp)和中性粒细胞的CXC趋化因子CXCL1强烈地激活。在转染人类微血管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他们发现,与pak1和pak2的相互作用可使CXCL1的趋化特性受到阻断,继而减慢细胞运动,使得细胞机动性明显降低[3,4]。

    (2)pak3对神经系统的影响:Clemens Hofmann等人的报道显示pak3是pak家族里唯一一个与人类遗传疾病相关的成员。pak3基因的突变与MRX综合征的发生(nonsyndromic mental retardation syndromes ,X-linked)密切相关,这是一种伴有精神发育延迟,智力发育低下,大脑发育异常的综合征[16,17]。

    MRX的具体发病原因可能是这样的:pak3对于神经元轴突接头正常发育是必不可少的,由于pak3基因的突变,在MRX患者的神经系统内存在大量发育不正常的轴突接头。另外,pak3对于树突以及树突棘细胞骨架的快速构建也是尤为重要的。pak3在大脑中可能还具有促进神经元DNA合成及调节凋亡,与类淀粉样物质作用的功能。pak3还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有所关联,但具体机制还不明确[17]。

    Meng等人的研究还发现, pak3基因敲除的小鼠存在明显的突触发育异常(可塑性不足),特别是在海马后回(主管学习记忆)存在有明显的发育不全现象[16]。

    (3)肿瘤转移:由于pak在调节细胞机动性上的效应,容易推测其在肿瘤细胞运动和转移的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Rac及Cdc42存在的条件下,大量的乳腺癌患者表现出了pak1和pak2活性的增高[3]。还有报道显示pak2可在受离子辐射的3T3-L1成纤维细胞和U937白血病细胞中被激活。此外,pak2的激活对某些条件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紫外线强度(80 J/m2),DNA损坏类抗肿瘤药物beta-D-AraC及cis-platinum,iamine dichloride (cis-platin)均可诱导pak2活化[18]。

    国内学者研究发现pak3不仅与细胞分裂相关,并且在甲状腺假瘤的组织中高表达,但正常的情况下pak3在甲状腺组织中是没有分布的,进一步研究显示,pak3对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肿瘤具有高度的组织特异性。这项发现可能有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肿瘤的检测与发病机制的研究[17,19]。

    3.2.2  pak2与细胞凋亡

    (1)pak2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现已证明pak2既是凋亡的促进因子,又是凋亡的抑制因子。pak2在凋亡中所起的作用取决于它被激活的方式和途径。在凋亡过程中caspases裂解pak2,而使pak2和JNK(Jun N-terminal )激活,继而调节凋亡过程。pak2通过蛋白水解方式活化可使得细胞形态发生变化而诱导凋亡发生[20]。据报道pak2还参与凋亡小体的形成[21]。

    (2)凋亡过程中pak2的主要活化机制:许多研究指出pak2在凋亡过程中作为caspase酶(主要是caspase 3)的底物出现,caspases 3可以在Asp212处切割pak2,形成一个28-kDa的N端片段和一个34-kDa的C端片段.后者含有完整的激酶功能域,所以pak2可以表现出活性。这个过程的发生不仅可以促进pak2活化,而且为凋亡提供了必要的形态学和生物化学改变[22]。

    最新文献报道caspase8、caspase10也可特异性裂解激活pak2[23]。

    3.2.3   pak2,pak3与信号转导

    pak2:(1)据报道pak2(或pak1)还与TCR信号转导通路相关。现已认识到pak2是TCR诱导CD69表达的重要调节者之一[24,25]。(2)在某些生理条件下,pak2可能会特异性地磷酸化Merlin或 Raf-1,从而加入Ras/ERK/pak2通路,这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突起生长所必须的,但具体机制至今尚不明确[23~25]。(3)最新的研究还表明,在细胞凋亡的过程中,pak2还可以作为底物,caspase8和caspase10都能够特异地激活pak2,并以此种方式在凋亡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特定的作用[23]。(4)在细胞转化过程中,依赖pak2的Ab1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途径中pak2的作用原理还不明确[24]。

    pak3:研究指出paks与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kinase,ERK)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Ras-Raf-MEK-ERK)有关,因而可调控细胞增生;pak又可影响细胞骨架,对细胞的许多生理作用十分重要,但是这些功能主要是由pak1完成的。对于pak2和pak3,则协同pak1刺激p38 MAP激酶和JNK(Jun N-terminal )的活化。pak3还参与ERK活化的过程中由Ras到Raf的一段,这可能是由于pak3可以使得Raf-1上的丝氨酸(s338)磷酸化的缘故[25]。

    3.3  pak2和pak3与先天性疾病及遗传病

    pak2:Clemens Hofmann等人的报告显示Pak2的过度活化可能造成先天形态缺陷[26]。

    近期报道还显示,pak2具有在放射线或化学诱导DNA损坏,鞘氨醇存在,血清匮乏,高渗透压等条件下被激活的特性[6,27],这与基因翻译过程出发所需的条件类似。pak2可以竞争性地与eIF4G结合,从而抑制eIF4G与m(7)GTP的结合,使翻译过程的启动受阻,进而影响翻译过程进行[28]。

    pak3:pak3是pak家族成员中唯一一个被报道与人类遗传病相关联的因子。Pak3基因的突变与MRX综合征密切相关. 最新报道显示OPHN1, PAK3, ARHGEF6, FGD1及TM4SF2基因可以编码能与Rho GTP酶相互作用的效应物蛋白,在细胞内外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调控神经元轴突和树突发育方面也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29]。而MRX的发病原因可能就是由于这些基因的突变所造成的。目前已在数百MRX患者中检测到了pak3基因的突变。其中以激酶死亡基因(R419Stop),GTP酶结合控制基因(R67C)以及激酶功能调控基因(A365E)的突变最为显著[17,26,29]。

    近期报道还表明已经发现了一个信号转导复合体,它包括GIT1、 PIX、 Rac以及pak3,它们在调控树突棘和突触形成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另外这项研究还阐述了pak3基因突变所造成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的可能机制[30]。

    3.4  pak2,pak3与HIV

    pak2与HIV:HIV附属的Nef蛋白已被证明在HIV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Nef可以调控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实验表明Nef可以通过活化的pak2而发挥作用,对DC的成熟和抗原表达产生抑制性的作用,进而在HIV早期感染阶段起到抗病毒的作用[31,33]。

    pak3与HIV:Nguyen等人采用色谱技术研究了可能与HIV感染治疗相关的5000余个人类基因之后报道,pak3已经基本被确认可以作为HIV病毒的抑制剂[32,33]。

    4  展望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pak家族中的pak2以及pak3的研究正在一步步深入,有关此二者的若干不明生物学效应和机制也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例如pak2和pak3在调节细胞骨架动力学中效应还有待更深一步的研究和阐述。对于多种蛋白对pak活性的调节机制及作用效果的进一步研究也较为迫切。同时,作为Rho GTP酶(Rac/Cdc42)的重要效应物,pak2和pak3在包括信号转导,细胞运动,细胞死亡/凋亡等在内的多种细胞内外生物学活动中都有一定的效应,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势必会为pak在各种生理和病理条件下所产生的作用开拓新的视野,并十分利于pak的临床应用。现已有望利用pak3表达的组织特异性作为检测神经内分泌系统肿瘤的生化指标。总之,生物科学学者应以多维的视角和前瞻性的目光对pak2、pak3以及pak家族的生物学特性,作用及其应用前途领域进行有价值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Zahara M. Jaffer, Jonathan Chernoff,p21-Activated kinases: three more join the Pak.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 Cell Biology,2002,34:713-717S.

2 Gary M. Bokoch,Biology of the p21-activated kinases ,Annu,Rev. Biochem,2003,72:743-781.

3 Bagrodia, RA. Cerione, PAK to the future.Trends Cell Biol,1999,9:350-355.

4 Knaus UG ,Morris S,Dong HJ,et al.Science,1995,269:221-223.

5 Jaffer ZM,Chernoff J.Int J Biochem Cell Biol, 2002,11(5):220-230.

6 Joan Roig,Zhongdong Huang,Christian Lytle and Jolin AT,P21-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gamma-pak is Translocated and Activated In Response toHyperosmolarity.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000,275(22):16933-16940.

7 Wei BL, Arora VK,Raney LS,et al.Ativation of p21-activated kinase 2 by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Nef induces merlin phosphorylation.J Virol, 2005,79(23):14976-14980A.

8 Lei M,Lu W,Meng W,et al.CELL,2000,102:387-397.

9 Hashimoto S,Tsuboouchi A,Mazaki Y.J Biol Chem,2001,276:6037-6045.

10 Renkema GH,Pulkkinen K.Curr Biol,2002,22(19):6719-6725.

11 Roig J,Tuazon PT,Zipfel PA,PendergastAM.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0,97(26):14346-14351.

12 Westphal RS,Coffee RL,Marotta A,et al.J Biol Chem,1999,274(2):687-692.

13 Ichigotani Y,Yokozaki S,Fukuda Y,et al.Cancer Res,2002,62:2215-2219.

14 Chong C,Tan L,Lim L,et al.J Biol Chem,2001,276(20):17347-17353.

15 Manser E,Loo T H,Koh C G,et al.Mol Cell,1998,1:183-192.

16 Meng J,Meng Y,Hanna A,et al.Abnormal long-lasting synaptic plasticity and cognition in mice lacking the mental retardation gene Pak3.J Neurosci,2005,25(28):6641-6650.

17 李小英,叶蕾,毕宇芳,等.pak3在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中的作用研究.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学术会议,2000,25.

18 Rake Shkumar,RatnaK.Emerging Functions of p21-Activated Kinases in Human Cancer Cells.J Cellular Physiology,2002,193:133-144.

19 Raymond FL.X linked mental retardation: a clinical guide. J Med Genet,2006,43(3):193-200.

20 T Rudel, G M Bokoch. Membrane and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apoptotic cells regulated by caspase-mediated activation of PAK2. Science,1997,276:1571-1574.

21 Bokoch GM. Caspase-mediated activation of PAK2 during apoptosis: proteolytic kinase activation as a general mechanism of apoptotic signal transduction. Cell Biology,2004,14.

22 Fischer U,Stroh C,Osthoff K.Unique and overlapping substrate specificities of caspase-8 and caspase-10.Oncogene,2006,25(1):152-159.

23 Peter Chu, Jorge Pardo, Haoran Zhao.Systematic identification of regulatory proteins critical for T-cell activation. Journal of Biology,2003,2:21.

24 Robert P, Kruger, Jeeyong Lee,et al.Binding Netrin to Its Receptors.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04,24(48):10826-10834.

25 Yablonski D, Kane LP, Qian D,et al. A Nck-Pak1 signaling module is required for T-cell receptor-mediated activation of NFAT, but not of JNK. EMBO J, 1998, 17:5647-5657.

26 Clemens Hofmann. Mikhail Shepelev and Jonathan Chernoff,The genetics of Pak.Journal of Cell Science,2004,117:4343-4354.

27 Zhongdong Huang, Jun Ling,Jolinda A. Traugh,Localization of p21-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γ-PAK/Pak2 in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is Required for Induction of Cytostasis. JBC Papers in Press,2003,Manuscript M212557200.

28 Ling J,Morley SJ,Traugh JA.Inhibition of cap-dependent translation via phosphorylation of eIF4G by protein kinase Pak2.EMBO J,2005,24(23):4094-4105. Epub,2005,10.

29 Espana. Rew Neurol,2006,42 Suppl 1:S77-83.

30 Liqun Luo. RhoGTPases in neuronal morphogenesisI.Nature Reviews/neuroscience.DEC,2000,(1):173-180.

31 Zhang H,Webb DJ,Asmussen H.A GIT1/PIX/Rac/PAK signaling module regulates spine morphogenesis and synapse formation through MLC.J Neurosci, 2005,30;25(13):3379-3388.

32 Mann J,Patrick CN,Cragg MS.Functional analysis of HIV type 1 Nef reveals a role for PAK2 as a regulator of cell phenotype and function in the murine dendritic cell line, DC2.4. J Immunol,2005, 175(10):6560-6569.

33 Nguyen DG,Wolff KC,Yin H.“UnPAKing”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replication: using small interfering RNA screening to identify novel cofactors and elucidate the role of group I PAKs in HIV infection. J Virol, 2006,80(1):130-137.


作者单位:110001 辽宁沈阳,中国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89期6班

作者: 赵文嫣,赵健竹,王 倩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