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寻找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之源——北京协和医院相关研究获一系列重大进展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潘国宗教授等人历时14年,进行了肠易激综合征(简称IBS)的流行病学调查,提出了该病的诊断标准、发现志贺菌为IBS的致病因素、证明了该病的神经免疫发病机制等,从而从多方面完成了对IBS的系统性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该研究开拓性地将微生物的致病作用与患者个体精......

点击显示 收起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潘国宗教授等人历时14年,进行了肠易激综合征(简
称IBS)的流行病学调查,提出了该病的诊断标准、发现志贺菌为IBS的致病因素、
证明了该病的神经免疫发病机制等,从而从多方面完成了对IBS的系统性研究,
并取得重大突破。该研究开拓性地将微生物的致病作用与患者个体精神、神经、
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统一起来,得到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曾获得2005年度中
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提出诊断标准
  由于与许多其他疾病的症状相互交叉和重叠,没有特异性,过去IBS的诊断
一直是困扰医生的难题,如果采用大撒网式的检查方式,则费时、费力、费钱。
1996年,北京协和医院援用过去国际上曾用过的Manning标准和罗马I诊断标准,
在北京市统计局支持下对北京城区及郊区人群作整群、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得
出了北京地区成人IBS的患病率为近1%,并提出患病的危险因素。他们根据调查
结果遴选出最有价值的核心诊断指标:腹痛;伴腹泻或便秘;排便后腹痛缓解,
病程需1年以上并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可以诊断本病。该诊断标准论文的发表比199
9年10月颁布的罗马II国际诊断标准早8个月,而内容基本一致。该标准比过去的
罗马I标准特异性好且应用简便。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据此于2003年制定了全
国统一的IBS诊断规范。
  ■发现发病与细菌感染及精神因素有关
  该课题研究人员在国际上首次报告肠志贺痢疾杆菌感染是中国人IBS的致病
因素,同时阐明了急性肠感染后是否发生IBS,不仅取决于感染的强度和持续时
间、人体的免疫状态,还要受个体精神、神经因素的调控,以及人的免疫与神经
机制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
  通过普查,课题组发现细菌性痢疾和精神情绪是IBS的危险因素。所以他们
从肠道感染和神经精神两个角度分别切入,经深入研究探明了感染后发生IBS是
由于感染激活了肠免疫机制、某些精神因素通过刺激肠神经来调控肠道功能,以
及神经和免疫机制的交互作用所致。
  为了进一步阐明感染在IBS发病中的作用,潘国宗教授等首先选择1998年4~1
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肠道门诊就诊的、患病前没有肠功能紊乱的急性肠炎和细菌
性痢疾(以下简称痢疾组)患者295人(其中235人粪便中培养出志贺菌)进行随
访调查。他们同时将该组患者未患过痢疾的配偶或兄弟姐妹作为对照组进行队列
研究。通过1~2年的长期随访,研究人员发现痢疾组患者中66例(22.4%)发生持
续性肠功能紊乱,其中24例发展IBS,占痢疾患者的10.2%;对照组发生肠功能紊
乱和IBS者分别占7.4%和0.8%。两组之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他们
还观察到痢疾患者的病程愈长,发生肠功能紊乱的危险度就愈高。这一研究充分
证明了细菌性痢疾,特别是志贺菌,确能诱发IBS。这项研究2004年之前就已完
成,到2005年,韩国学者的观察同样证实了肠志贺菌感染能诱发IBS。
  肠感染是怎样引起IBS发病呢?研究人员用逆转录PCR法测出,有过急性肠感
染史的IBS患者在感染恢复一年多后,其肠黏膜内炎性介质白细胞介素-1βmRNA
的表达仍明显增高。同时研究人员用免疫酶标双标记法测出,肠黏膜内具有免疫
功能的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且活性增高,细胞的活化分数和IBS患者的症状
指数呈正相关。这一发现揭示肠感染是通过进一步启动免疫机制引起IBS的发病。
  与此同时,研究组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寒冷-束缚应激+胃肠细菌感染模型”
、“条件应激模型”和“慢急性联合大鼠模型”等三种动物模型,证实细菌感染
后施加神经应激所引起的肠功能紊乱强度远高于单纯细菌感染。更有意思的是,
研究发现,对IBS患者和健康志愿者施加同一种心理刺激,他们的直肠扩张感觉
阈值却显著不同,IBS患者的内脏感觉要敏感得多。这些都表明中枢神经对肠功
能有极大的影响。此外,协和医院在临床上对难治性IBS患者试用小剂量抗抑郁
药物或心理认知治疗后,经较长时间随访,72%的患者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明显
提高,就诊率减少。从以上动物实验、临床研究和患者的治疗效果3方面均证实
精神神经因素也参与肠功能的调控并影响IBS的发病。
  引起IBS发病的感染/免疫因素和精神/神经因素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研究
者用免疫组化双标记染色法,将IBS患者肠黏膜内的肥大细胞和神经纤维分别染
成蓝色和红色,并在电镜和光镜下观察,结果发现IBS患者肠黏膜内的神经纤维
和肥大细胞之间具有紧密联系,神经环绕在肥大细胞的周围;IBS患者肥大细胞
的数量和神经纤维的密度均远远高于非IBS患者。潘国宗教授解释说,“这种免
疫细胞与神经细胞的紧密联接,就像在肠内架起了一座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相互
沟通并交互作用的桥梁,由两者之间的互动调节着肠功能并决定IBS是否发病”。
  潘国宗教授等人撰写了“痢疾为IBS的致病因素及其发病机制”的论文,曾
发表在2004年8月期的国际权威性《消化道》(《GUT》)杂志上,国内外引用达
77次,科学索引在一年内引用率16次,引用文章遍及美欧及亚洲重要杂志。GUT
杂志于刊登该文同期配发题为“东西方的交点”的专家评论文章,文章称:“中
国北京的这组研究,不仅证实并拓展了西方的研究,将感染在IBS发病中的重要
作用提高到全球的视点,而且有力地证明了神经免疫机制的交互作用调节IBS的
发病——这极有可能揭示IBS患者在病理生理和临床方面存在的各种差异。”
   (段文利)


作者: 2006-8-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