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模式生物研究有待提速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在日前于上海举行的“模式生物和生物医药研讨会”上,来自国内的50多位专家围绕我国模式生物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功能基因组及生物医学研究、新药研发等重大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共谋我国模式生物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其与生物医药产业嫁接的新模式。会上,专家呼吁,当前我国模式生物研究力量......

点击显示 收起


  在日前于上海举行的“模式生物和生物医药研讨会”上,来自国内的50多位专家围绕我国模式生物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功能基因组及生物医学研究、新药研发等重大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共谋我国模式生物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其与生物医药产业嫁接的新模式。会上,专家呼吁,当前我国模式生物研究力量薄弱,应进一步加强其研发力度和研发队伍建设,以更好地满足新药研发的需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指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尤其是人类和其他多种生物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完成,为模式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创造了良好机遇。可以说,生命科学领域的所有学科无不涉及模式生物,它已经成为功能基因组学、生物学、医学、药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工具。
  上海市南方模式生物研究中心主任王铸钢教授介绍说,鉴于资源和社会伦理方面的限制,与人类疾病相关的许多基础研究工作,尤其是发育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无法或难以利用人体组织材料进行。由于进化的原因,细胞生命在发育的基本模式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同一性,所以利用位于生物复杂性阶梯较低级位置上的物种来研究发育的共通规律是可能的。因为这些生物的细胞数量更少,分布相对单一,变化也较好观察,对这些生物的研究有助于人们理解生命世界的一般规律,所以它们被称为“模式生物”。像小鼠、细菌、线虫、果蝇等这些原本普通的生物,如今正在实验室里作为“模式生物”,代替人类接受疾病、药物筛选等系列实验和研究。他尤其强调,“模式生物对新药研发可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系统工具”。在生物活体水平解析疾病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识别药物作用靶点、发现基因药物、进行新药筛选、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研究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于模式生物。以系统论为主导的中医理论、以复方见长的中药研究更凸现了模式生物整体动物水平研究的重要性。因此,模式生物技术在生物医药研发中的应用前景相当广阔。
  然而,王铸钢教授指出,模式生物技术的发展(如高通量基因组改造、药靶识别及新药筛选等)及相关资源(如重要疾病动物模型或针对特定靶点的药物筛选系统等)远不能满足现代生物医药研发的需要。仅以基因缺陷小鼠模型为例,截止到2004年9月,全球公开发表的基因剔除小鼠模型仅占小鼠基因组约2.5万个基因的10%,全球最大的美国Jackson实验室以非赢利方式可提供的基因突变小鼠模型也只有415种。
  我国的情况又如何呢?近几年来,我国在模式生物研究基地建设、技术研发及应用等方面获得了长足发展,各主要大城市相继建立了规模大小不等的现代化模式生物研究基地,如南京的“小鼠遗传资源库”、上海的“模式生物研究中心”。此外,北京、广州、四川等省市也已建成了相当规模的小鼠研究设施;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相继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如清华大学的斑马鱼发育生物学研究、复旦大学的小鼠基因组转座子随机插入突变技术等,为我国开展较大规模的模式生物研究奠定了基础。
  但专家指出,目前国内模式生物研究力量还相对薄弱、研究方向聚焦不够、研发效率相对较低、基础研究和药物研发脱节等“瓶颈”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寻求突破,以期使模式生物更好地为促进人类健康服务。 □本报记者 白毅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