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2006年医药科研领域大事回顾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在防治艾滋病、乙型肝炎、流感等重大传染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常见疾病,以及开展干细胞研究等诸多领域,人们认识疾病以及对药品功效和安全性认识的很多观念均在不断调整,治疗疾病的措施也更加完善,应对更加从容。本专刊特分观念篇、基础篇和治疗篇,对医药科研领域的部分重......

点击显示 收起

        2006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里,公众对于医药领域的关注目光一方面聚焦于“齐二药”假药案件和“欣弗”药害事件等损害百姓健康的不良事件,另一方面也聚焦于医药领域的反商业贿赂、治理药价虚高和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等诸多热门话题。而医药科技领域在这一年亦有诸多可圈可点的进展。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在防治艾滋病、乙型肝炎、流感等重大传染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常见疾病,以及开展干细胞研究等诸多领域,人们认识疾病以及对药品功效和安全性认识的很多观念均在不断调整,治疗疾病的措施也更加完善,应对更加从容。  

  岁末品评今年的医事和药事,成就不凡,教训不少,期望有加。本专刊特分观念篇、基础篇和治疗篇,对医药科研领域的部分重要事件进行回顾;同时开设中医药专题版,总结今年中医药领域的热点话题。回顾2006年的目的,是把更多、更切实际的期待留予明年和以后的岁月。  

    ——编者按  

  ■艾滋病可看作慢性病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1月21日发表今年度艾滋病报告。报告称从全球范围看,艾滋病的扩大势头正在减缓。不过全球感染人数在去年一年中还是增加了约430万人,达到约3950万人。而我国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人数在今年飙升了近30%,增至183733人,其中40667人已发病。  

  患上艾滋病就意味着死亡几乎是现在人们关于艾滋病的一种常识。然而,今年的艾滋病防治和研究的结果,可能会转变人们的观点,即艾滋病将不是绝症,可以把它看作是与心脑血管病相似的另一种慢性病。  美国的布鲁斯•沙克曼(BruceSchackman)等人进行了一项大型研究。他们对美国18个医疗单位所提供的7000名HIV感染者进行了调查。研究证实,确诊HIV感染后,感染者的预期寿命可以达到24年,而且这不是单个人的最高预期年限,而是HIV感染者的平均存活年限。这也意味着,艾滋病只是一种慢性病,而非迅速  

死亡的绝症。对它的这种新的评估至少可以让人们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惧和不安,其存活平均年限甚至比癌症这样的绝症还要长。  

  但是,用以支撑HIV感染者高存活年限的基础却是昂贵的费用,要使HIV感染平均生存24年,平均每人的医疗花费是60万美元。原因在于,要维者持较长的存活年限,就需要使用较为有效和昂贵的治疗药物。在美国,现在对HIV感染者的维持治疗费是每年约25200美元,这个费用比上世纪90年代末期增加了近40%。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过去由于没有有效而昂贵的药物,HIV感染者确诊后的预期寿命只有近10年。  

  现在,在临床上,医生认为HIV感染者的预期寿命可以达到20年或更高,而沙克曼等人进行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推论。有意义的是,HIV感染者的终生治疗费用与心脏病和其他女性慢性病患者的治疗费用大致相等。由医疗费用得出的结论同样是,艾滋病已经成为慢性病之一。  

  ■干细胞研究在逆境中前行  

  由于伦理的制约、宗教界的干预以及一些国家政府对干细胞研究的禁令,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一直处于进退维谷的地步。  

  例如,美国总统布什于7月19日首次否决了支持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法案(编号为H.R.810)。他认为,为了科研目的,给予生命,又让它死去,这是让人无法接受的。德国总理默克尔12月在接受德新社采访时表示,对于德国科学界不久前关于允许自由对来自国外的人体胚胎干细胞进行试验的要求,她是坚决反对的。德国法律也规定,不允许德国科学家“杀害”人体胚胎以获取干细胞。而对于从国外进口的人体胚胎干细胞,也必须要证明在2002年1月1日前获取的才能进行试验。正是因为如此,今年,许多国家的干细胞研究陷入低谷。  

  但即使这样,也阻止不了科研人员对干细胞研究的步伐,不过现在做这类研究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有效避开伦理问题,也就是不伤害干细胞。可见,即使研究人员做出种种努力,也似乎是在戴着伦理的“脚镣”前进。  

  不过,干细胞研究的新机遇在年末有所显现。12月,澳大利亚众议院通过新法案,取消了对克隆人类胚胎用于干细胞研究的禁令,这意味着澳大利亚科学家将可以合法地开展治疗性克隆研究。

■艾滋病病源追踪逐步深入  

  从追踪艾滋病的基因入手,研究人员发现,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是类似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一种病毒。现在SIV已追踪到西非的黑猩猩身上。在喀麦隆南部,研究人员发现了黑猩猩身上有类似HIV的病毒,这证实了过去长期怀疑的野生动物是HIV的自然宿主。这个发现也支持艾滋病起源的一种假说,即第一个艾滋病患者是通过与丛林中黑猩猩的污染血液接触而感染的,这种病毒从民主刚果的金萨沙附近开始蔓延,然后传播到全球。  

  美国亚拉巴马大学的比阿特丽斯•哈恩(Beatrice  Hahn)等研究人员从喀麦隆收集到了黑猩猩亚种的血样。他们知道这种被捕获的亚种黑猩猩有几只被确认携带有SIV,这种病毒几乎与人的HIV-1一致,但是尚不清楚这种动物为何拥有SIV。通过对血样分析,发现黑猩猩体内存在抗SIV的抗体,并追踪到病毒的遗传序列。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推算,约有30%~35%的黑猩猩是SIV携带者。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病毒并未引起黑猩猩任何类似AIDS的病症,因为被捕的黑猩猩并未患有免疫缺陷疾病。  

  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又进一步证实,HIV-1起源于西非黑猩猩身上的SIV。哈恩等人推测的HIV-1传播途径是:人直接从黑猩猩那里染上病毒。这否定了以前一些专家的推论,即人和黑猩猩都是从猴子那里染上HIV的,而黑猩猩可能是在捕食猴时染上的。但是这些环节还有很多疑问和细节,需要今后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肿瘤基础研究进展喜人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新近发现,人类印迹基因DLK1对肝癌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而DLK1有望成为非常有效的肝癌治疗新靶点。  

  在癌症治疗中很多人都会脱发、呕吐,人们大都把罪责归咎于放化疗本身。但一项研究发现,化疗期间发生严重副作用其实是机体的自我防御机制在起作用。人体细胞含有一种被称为P53的蛋白,为该蛋白编码的基因是人类基因组的卫士。P53起两种作用,一是修复破碎或受损的DNA链,二是杀死含缺陷DNA的细胞。这两种机能都有助于抗御癌症。但是它也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比如,受到大剂量辐射后,细胞中大量的DNA受损,P53就会对它们实施安乐死。而且,即使在10亿个细胞损伤中只有一个损伤含有可能导致癌症的突变,P53也会杀死所有受损的细胞。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杰拉德•伊万(Gerard  Evan)带领的研究小组发现,P53这种不分青红皂白地清除受损细胞的行动造成了患者放化疗时脱发和极严重的呕吐。伊万等人采用一种先进的注射化学药物的方法让小鼠P53基因处于断开或开启的状态。对开启了P53基因的小鼠进行放射损害(相当于放疗),随后又关闭P53基因,小鼠遭受大量的组织损害,因为P53以杀死细胞来应对细胞的DNA损害。而在辐射期间关掉P53基因,辐射8天后又开启P53基因,则小鼠的损害较小,查不出组织损害。如果把这样的机理应用到人类,将有助于癌症的放化疗。  

  8月,“肿瘤基因组计划”在美国启动。美国准备投入1亿美元,用3年时间在DNA序列上找出与某些癌症相关的基因变异。脑癌、肺癌和卵巢癌是美国人健康的主要隐患,所以该计划决定先完成这3种癌症的基因图谱。  

  目前人类已经测知人体中有1293个基因与疾病有关,但这些基因仅占人体所有基因的5%。癌症有很多种,每个肿瘤都有自己独特的基因蓝图;即使是同一种癌症致病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据估计,“肿瘤基因组计划”总规模能抵上100个“人类基因组计划”,将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进行的最大一项基因工程。  

  与此同时,我国也将启动癌症基因组计划。作为国家“863”计划“功能基因组与蛋白质组”重大项目的课题,“癌症基因组研究计划”已经在科技部网站上公布,并进入项目招标阶段。我国将针对严重危害健康的高发癌症、具有地方特点的常见癌症、有良好先期研究基础以及对发现肿瘤发病机理具有重要临床与科学意义等4种类型的癌症开展研究。也就是我国人多发的、特别敏感的癌症,不过,具体癌种还未确定。  

  10月底,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基莫尔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宣布,成功破译了乳腺癌和肠癌的全部基因密码。美国研究人员每种肿瘤用了11个样品,测定了1.3万多个基因,接近人类基因总数的60%。  

  ■我国建成移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由国家科技部立项、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成功的我国首台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10月在京通过了国家卫生部组织的验收。  

  该实验室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空白,使我国成为继美、法、德之后少数几个能够独立设计和制造该装备的国家,对促进我国生物安全领域发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国家反恐和防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实验室的研制工作较好地实现了任务书的目标要求,总体上不低于国外同类产品,并在工艺平面布局、关键防护设备配置、通风控制、污水处理和机动灵活性等核心方面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基因研究绽放异彩  

  人类基因组完成后,研究人员的研究重心转移到功能基因、蛋白质组和其他动植物的基因组上,目的是为了发现对人类健康有益和防治各种疾病的线索和方法。  

  ▲人与动物的基因比较研究  

  研究人员发现,从鼠到猴,再到黑猩猩和人,有一种至关重要的而且是惟一的大脑蛋白基因在发挥决定性作用。进行这项研究的是美国丹佛科罗拉多大学的杰姆斯•赛克拉(James  Sikela)和其同事。他们找到了一些在人身上比在黑猩猩和猴子身上出现更多重复的基因。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发现一种称作DUF1220蛋白的一个片断编码的基因显得特别突出。人携带212个为DUF1220蛋白编码的基因拷贝,而黑猩猩只有37个拷贝,猴子更少,仅有30个拷贝。同时在人体内很多地方都能发现这种蛋白,包括大脑的神经细胞中。这种为重要功能蛋白编码的基因多次重复也许是人类有别于其他物种独特的生物学原因。  

  ▲发现越来越多的功能基因  

  男性Y染色体中有一种决定性别的基因,称为Sry,它既在男性大脑中表达,也在睾丸中表达。研究人员发现,Sry基因在大脑中参与调控运动协调的作用似乎超过了调节与性相关的生物特征。而且这个基因的丢失可能导致与帕金森氏病相似的症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艾里克•韦伦等人对小鼠大脑中的Sry编码产生的蛋白进行研究,发现这些蛋白出现在雄性小鼠大脑的黑质部分。如果注射药物阻断Sry基因在雄鼠大脑黑质区域的表达,这些小鼠就会出现类似帕金森氏病的症状,如控制不住的震颤性动作。而当停止阻断Sry基因的表达时,小鼠的运动功能又回复到正常。他们认为,Sry基因的表达明显参与了生殖、性别决定,但也可能参与了运动协调功能。  

  今年国内外研究人员发现了大量的功能基因。基因指纹(又称遗传指纹)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因为基因指纹活性能够揭示一个人肾脏、心脏和肌肉年轻程度的真实性,而不论这个人的生物年龄有多大。因此,检测基因指纹不仅可以用来选择最好的供体器官,也可以指导人们治疗疾病。美国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的斯图尔特•基姆(Stuart  Kim)等人分析了年龄在16~89岁人群的81份肌肉样本的成千上万个基因的活性。从中他们选取了一组250个基因,其活性显著地随年龄而增加或减低。把这些基因的活性与个人的肌肉适宜性(通过测定肌肉纤维的粗细来决定),结果发现,基因的活性特征才是一种更为精确的适宜性指标,而人的年龄并不能显示一个人的肌肉是否更好,其他器官也是如此。这意味着今后供体器官的选择应以基因活性的测定为准。  

  ▲基因与心理的关系  

  过去的研究大多把基因与生理和病理相联,但今年的基因研究却对基因与心理的关系有了新的理解。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艾里克•内斯特(Eric  Nestler)研究小组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发现,棕鼠的社交退缩是由大到满脑中的奖励回路所控制的,这个神经回路能够让棕鼠在获得食物、性和药物后感足。随后内斯特等人发现,去除了大脑衍生嗜神经组织因子(BDNF)的棕鼠不再害怕有攻击性的棕鼠。这意味着BDNF是大脑奖励神经回路中的关键分子。以此分子为基础可以研发出治疗社交恐惧症和抑郁的新药物。  

  美国纽约康乃尔大学威尔医学院的弗朗西斯•李(Francis  Lee)等人发现,易感抑郁的人大脑有一种基因突变,通过基因工程对有相同突变的小鼠研究发现,小鼠出现了经典的啮齿动物焦虑症状,而给予它们治抑郁焦虑的药物百优解也很少管用。这种情况也能解释为何约60%的抑郁患者最初服药也不管用。选择性重吸收血清素干扰剂(SSRIs,百优解是其中一种)是广泛用于治疗抑郁症的一类药物。它们依靠增加血清素而起作用,而大脑吸收血清素又与情绪有重要关联。但百优解可能阻碍大脑海马回的神经元生长,造成认知和记忆的副作用。弗朗西斯等人发现,被研究的小鼠为BDNF编码的基因突变,而这种因子是由大脑分泌并保护神经生长的。基因突变的小鼠表现出抑郁焦虑症状(不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感兴趣),而且百优解对其不起作用。与此相似,有这种基因突变的人则易于患抑郁,并且记忆和认知困难。如果能发现人们大脑中有无这种基因突变,就会为未来的抗抑郁治疗提供更好的药物和方法。  

  ■使用干细胞的种种创新  

  为了避免传统的干细胞提取技术对胚胎的损害,也同时开辟一种不受或少受伦理批评的提取干细胞进行研究的方法,美国先进细胞技术公司(ACT)于8月底在《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发表文章说,他们创造了一种不伤害胚胎但又能提取干细胞的技术。  

  这种新方法就是利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技术提取出干细胞,等到这个单个细胞再分裂成两个相同的细胞后,一个用以正常的PGD基因检测,另一个用来培育成干细胞。而早在2005年ACT就在实验鼠身上进行这类试验,且获得成功。  

  然而,尽管这种方法表面上不破坏胚胎了,但是其研究的效率却比传统的方法降低了许多。同时,这个沿用PGD的新方法还可能产生两种问题:一是对原有胚胎产生不可预见的伤害。;二是PGD只提取一个细胞,而这个细胞也是胚胎细胞,因而有可能发育成另一个胚胎,那么研究人员如何处理它?最终在研究结束后,是不是也会毁掉这个胚胎?这反而加剧了来自伦理方面的批评。  

  对于ACT的这种新方法,《自然》杂志在9月初透露说,尽管ACT公司的研究人员称可以在保持胚胎完整的情况下制造出一系列培育好的胚胎干细胞,但事实却是,该公司使用的胚胎在其用新技术培育胚胎干细胞的过程中全部被损坏了。为了提高培育的成功率,研究人员从每个胚胎中提取了5~6个细胞,而非先前所说的一个细胞,而且都是在胚胎形成的早期阶段,这一做法足以损坏一个胚胎。《自然》杂志是在网络论文出版后数个小时作出澄清的,目的就是要改正原先说法中的错误。  

  还有更多的人认为ACT虽然提出了一种不伤害胚胎的新思路,但由于还没有证明这项新技术的可行性,实际上他们是在提前炒作,目的是为了获得研发经费。  

  ACT公司干细胞新方法的风波还未平,英国又出现了另一种提取干细胞的新方法,也是为了避免胚胎研究的伦理之争。这种新方法是从死亡的胚胎中提取干细胞,并且取得成功。  

  9月底的《干细胞》杂志刊登了纽卡斯尔大学干细胞生物学中心的斯托伊科维奇教授完成的突破性研究的论文。他和他的同事从死亡的胚胎中提取了成活的干细胞。斯托伊科维奇等人获得了13个已死亡的胚胎,这些胚胎都是在培育试管婴儿过程中死亡的,它们在受精仅几天后就死亡了,因而处于发育的最初阶段。  

  而这13个胚胎在细胞分裂停止前达形成了16~24个细胞,比其他胚胎所含的细胞要多,这13个胚胎在抵达不同的研究平台之前24或48小时停止了细胞分裂。而且研究也获得了死亡胚胎拥有者的同意。  

  从死亡胚胎提取活的干细胞其实在英美两国早就在酝酿。200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唐纳德博士就首次提议展开从“死亡”胚胎中提取干细胞的研究,因为这既可以获得干细胞,又可以避免伦理的争论。正是基于这一思路,英国研究人员从死亡的胚胎中提取出干细胞,并将它们培育为活组织。这就有可能为早老性痴呆症和帕金森症患者尽早提供可行的治疗。  

  如果上述英美研究人员的新技术能得到确实论证和实际应用,在研究中不损害胚胎或只从死亡的胚胎中提取干细胞加以培养成活,这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因为这样的方法能绕开伦理雷区,减少争论,同时又能造福于患者。  

  ■细胞移植可能比干细胞移植更有效  

  10月20日,由我国卫生部心血管疾病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主办的“2006心血管疾病再生医学研讨会”上,北京阜外医院再生医学实验室的苏文君、张浩等人报告,从大鼠的软骨中提取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后,植入发生心肌梗死的大鼠心脏中,可以显著改善心脏功能,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另一方面,新生胚胎干细胞在治疗眼盲方面也取得了初步效果。美国密执安大学的阿纳德•斯瓦鲁普(Anand  Swaroop)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罗宾•阿里(Robin  Ali)等人在小鼠胚胎孕育和出生后能正常产生光感受器的不同时期,从视网膜提取细胞,然后把这些细胞注入成年鼠的视网膜中治疗眼盲。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天的小鼠提取的细胞移植到成年鼠后能产生最多的新的光感受器,而且能与视网膜正确地连接。这些细胞最终注定要成为光感受器,但是还没有完全发育成视杆细胞。  

  随后研究人员在伦敦的孟菲兹眼科医院进行实验,把这些细胞移植进部分眼盲的成年鼠眼中,结果改善了这些盲鼠的视力,成年鼠的瞳孔对光有了反应。不过,这项技术要从小鼠转移到人还存在很多困难。但是,研究人员认为,这个难题可以从两方面来解决。一是从人的成年干细胞培养适宜的视网膜细胞,二是从胚胎干细胞培养视网膜细胞。  

  在以前有过这方面的许多研究,把视网膜组织移植进成人的视网膜。但是,移植完整的视网膜并不能恰当地融入到受者的残存(破损)的视网膜中。而移植干细胞也不能有效地产生新的光感受器或恢复视力。所以,移植胎儿视网膜细胞可能是迄今所有这方面研究中最好的一种。  

  这一研究结果同时也为其他医疗项目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过去医学界曾认为干细胞移植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但是,这项研究证明新生成的细胞才可能是理想的移植细胞,因为它们已经长成某种类型,已经定性,而且又由于是新生成的,具有定向生长的能力,所以比干细胞移植更有效。比如,把新生长成的脊髓神经元移植到脊髓损伤患者的脊柱中,可能比移植干细胞更直接和更有效。  

  ■探寻心血管病新病因  

  7月19日,美国《JAMA》杂志发表了一项针对女性的大规模前瞻试验,该研究评估了1992年~1995年之间入选妇女健康研究的27840例年龄大于45岁的美国妇女,这些妇女在入选时没有心血管疾病。研究结果表明,偏头痛伴先兆妇女主要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以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和心绞痛风险增加,而不伴有先兆的偏头痛妇女不伴有任何心血管事件增加。  

  另一项新的研究显示,眼部小静脉和动脉的口径可能是中年人群罹患冠心病的指征。研究共观察了超过3600名年龄在49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患者视网膜血管的口径。在长达9年的研究中,有78名女性和114名男性因冠心病死亡。年龄在49~75岁的人群中,冠心病死亡率在静脉变宽的病例中将增加两倍;在女性中,如果动脉出现狭窄,那么也意味着冠心病死亡率会增加50%。小血管的口径变化对冠心病的预测效果独立存在,并有较强的特异性。也就是说,今后视网膜成像可能会成为一项无创评估冠心病风险的检查方法。在高血压的发病机理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11月我国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七届长城心血管病论坛上,有学者报告称,血尿酸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新的重要危险因素。  

  另有研究表明,高血压家族史阳性者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水平均明显高于高血压家族史阴性者。在患病率及血压水平上,父母均为高血压者>父母一方为高血压者>父母无高血压者。高血压患者脂肪肝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空腹血糖升高、肥胖、糖负荷后3小时胰岛素水平升高、高甘油三酯,随着这些危险因素的聚集,高血压患者脂肪肝的检出率也在增加。  

  ■我国建立大规模人胎肝基因表达谱  

  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贺福初循着前辈的足迹,领导他的科研团队,借助于大规模DNA序列分析及生物信息学等新型科学技术,独立系统地建立了22周孕龄人胎肝基因表达谱,这也是迄今为止国际上规模最大的人胎肝基因表达谱。  

  继续深入研究后,科研小组最终鉴定出一批与肝脏发育、肝癌发生、造血生成等相关的基因群,首次系统揭示了胎肝所具造血、肝脏代谢双重功能及其造血兴/衰、造血系统迁入/迁出的分子基础,为揭示人胎肝治疗重症肝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的奥秘奠定基础;并发现注释了一批新基因(201个同源基因和669个全新基因),占当年全球发现或注释的人类所有蛋白质编码基因总数(1.2万左右)的7%以上。在最新的人类基因组注释图中,仍有45条基因源于该项目的发现与命名,为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注释、人类转录组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原始数据支持。而且通过申请多项新基因功能专利,提供了一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功能基因。这些新基因可被广泛用于基因工程重组蛋白质药物的研制、基因治疗等生物技术领域,为提升我国在功能基因组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的研究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抗击艾滋病  新疗法可圈可点  

  让艾滋病这个不治之症成为可治之症是人们的迫切愿望,为此科研人员一直不懈地努力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艾布拉姆森家庭癌症研究中心的布鲁斯•莱文和卡尔•琼博士,以及美国VIRxSYS公司、美国国立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11月7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网络版)上发表了他们合作进行的艾滋病治疗的研究结果。该研究以5名HIV感染者为试验对象,为期9个月。研究人员将免疫细胞从患者体内取出,再在实验室中将逆转录病毒科曼病毒注入免疫细胞中,随后将其注入患者体内。结果表明,该免疫细胞会阻止HIV繁殖,同时使机体产生了与已存在的HIV抗争的能力。  

  据报道,受试患者体内的HIV数量一直保持稳态甚至减少,其中有一名病人体内HIV数量持续减少,另有4名患者免疫细胞数量增加,免疫系统机能增强。这表明,类似的治疗方法是可行的,且不会对患者造成危险。这种疗法与传统的治疗方法不同:只要进行一次治疗就可以产生与体内病毒持续抗衡的能力,而不用每天按时吃药,甚至一天吃好几次药。  

  另外,以李太生为首的我国研究人员在国家十五攻关项目“中国艾滋病病人的抗病毒治疗研究”中,从全国13个中心筛选出处于疾病不同阶段的198个病例,将他们随机编入国产“鸡尾酒疗法”(HARRT)仿制药的三个配伍组:司他夫定(D4T)/拉米夫定(3TC)/奈韦拉平(NVP)、3TC/叠氮胸苷(AZT)/NVP和AZT/去羟肌苷(DDI)/NVP中,经为期一年的国产药治疗和随访发现,患者病毒载量下降的水平、CD4+T细胞上升数量等与国际临床研究数据相比未见明显差异;58.8%的患者血浆中的病毒被抑制到测不出的水平,在D4T/3TC/NVP和3TC/AZT/NVP两种组合方案治疗后,患者中测不出病毒的比例分别达68.2%和69.0%。  

  ■靶向治疗  引导抗癌新趋势  

  癌症治疗的可喜成就是靶向抗癌治疗。近年来,先后有治疗慢性白血病和胃肠间质瘤的格列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易瑞沙等问世。这些药物能精确地将某些受体、基因或关键蛋白作为“靶点”加以摧毁,而不误伤正常细胞。另外,今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亚洲临床肿瘤学大会(ACOS)上,拉帕替尼(Lapatinib)多受体靶向治疗乳腺癌的国际研究更加令人关注。  

  癌症患者EGFR和HER2受体是乳腺癌特异性治疗的靶分子之一。国际多中心研究表明,在HER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患者中,拉帕替尼单药作为一线治疗的有效率为28%,而当其在曲妥珠单抗(Herceptin)治疗失败后作为二线药物治疗时,有8%的有效率。一项刚刚完成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比较了拉帕替尼和卡培他滨联合治疗与卡培他滨单药治疗在曲妥珠单抗治疗失败患者中的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肿瘤再次生长的中位时间为8.5个月,而单药治疗组肿瘤再次生长的中位时间为4.5个月。  

  目前,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的抑制剂很多,研究较多的是VEGF单克隆抗体及VE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前者如阿瓦斯丁(Avastin),后者属于小分子抑制剂。阿瓦斯丁是第一个人源化的抗VEGF单抗,可结合并阻断VEGF,从而发挥抗肿瘤活性。在国际上已经进行的以大肠癌为主的多项II/III期临床试验以及对其他癌症(如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阿瓦斯丁都表现出疗效好、副作用小的结果。血栓形成是阿瓦斯丁最严重的副作用,曾有患者因此致命,其他毒副作用包括高血压、蛋白尿、鼻出血等。  

  但是,癌症防治领域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消息。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上传出的消息表明,我国癌症治疗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是造成疗效差,甚至加速死亡的重要原因,真正得到规范治疗的患者不超过一半。在我国,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到25%,即使像京津沪这样的大城市也仅为40%,而发达国家(如美国)则高达68%。这种状况可能与我国肿瘤早期筛查滞后、很多患者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有关系,同时也与肿瘤治疗的不规范有关。因此,在我国规范肿瘤治疗意义重大。2005年,卫生部、中华医学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联合公布了《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今年又制定“NCCN(美国癌症综合网络)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的中国版,其他几种主要癌症的NC鄄CN指南中国版也将陆续推出。另外,专家普遍认为今后癌症治疗需要个体化。  

  ■心脑血管病治疗热点纷呈  

  目前,高血压病治疗药物主要有六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及α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另外,我国还有一些复方制剂及中药制剂。近两年,尤其是今年,一种在1996年问世的ACEI类药物缬沙坦(Valsartan)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使用取得了较好效果。缬沙坦在口服后于2~4小时内达到最好疗效,其主要由肠道排除(83%),少部分由肾脏清除(13%)。由于该药可舒张出肾动脉,故对于肾功能不良或糖尿病患者,同时只有高血压情形时,效果尤佳。  

  12月11日出版的《欧洲心脏杂志》中刊出的盎格鲁-斯堪的纳维亚心脏终研究(ASCOT研究)的新数据表明,对伴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同时使用钙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与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相比,可使致死性冠心病、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作的相对风险减少53%。  

  9月4日召开的第55届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ACC)公布了一项目前最大规模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研究——REACH(降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保持持续健康)研究的一年随访结果。该研究调查了全球44个国家的6.8万余名心脑血管疾病、外周动脉疾病或合并3个以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患者。1年随访的结果表明,在卒中发生1年内,约有15%的人会死亡或因血管阻塞导致的进一步问题(如心脏病发作或再次卒中)而住院。如果患者有多个血管床病变(约占40%),其1年内出现严重血管事件(如心梗、卒中或血管性死亡)或住院的风险加倍。所以,发生卒中后需要终生接受二级预防干预。85%的卒中为缺血性卒中,约2/3的卒中是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发生的,约1/3的卒中在发生前有警示性症状,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而卒中和TIA都属于危急情况,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如果患者在卒中发生最初3小时内得到治疗,溶栓药物能溶解凝血块。  

  心肌梗死、卒中和冠心病是造成心脑血管病人死亡的前三位病因。今年11月,在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由挪威医学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表明,有心  

肌梗死病史的病人,如果采用降胆固醇药物阿托伐他汀强化降低“坏”胆固醇水平,其发生心肌梗死或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危险会显著降低。  

  ■成人胰岛细胞移植初获成功  

  截至今年11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等已经成功完成7例成人胰岛细胞移植(4例为单纯成人胰岛细胞移植,两例为肾与成人胰岛细胞联合移植,1例为肾移植后成人胰岛细胞移植),其中6例患者撤除胰岛素,1例患者胰岛素减量超过2/3,胰岛素停用率达85.7%,有效率达100%。  

  该项研究由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同承担。以著名外科学及胰腺专家黎介寿院士领衔的专家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技术属自主创新性研究成果,整体技术亚洲领先,部分成果属国际前沿研究。卫生部也批准了该技术进入临床推广应用。  

  ■阿司匹林不断被认识和评价  

  作为百年“老药”,阿司匹林的应用与它的一些副作用总是不断被认识和评价。12月中旬,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发布新闻公告说,应在包括阿司匹林在内的非处方对乙酰氨基酚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物的说明书中增加安全警示,标注“可能引起胃出血、肝脏损伤等副作用”,以及“应向医生咨询”等内容。这一公告提醒公众对阿司匹林的应用仍应慎重。但是,更多的研究报告也显示阿司匹林仍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石”。美国、欧洲多个国家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均将阿司匹林列为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用药。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相关指南强调,简单有效的预防方法,包括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就可以控制心脑血管疾病50%的致死率或致残率。在存在动脉硬化性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中,阿司匹林治疗能使血管事件的总发生率下降1/6,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死亡危险总体降低1/3~1/4。男性>40岁,女性>50岁,同时合并下述危险因素中的两个: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冠心病家族史,肥胖,就可能是阿司匹林适用人群。  

  5月,美国卒中学会(ASA)发布的最新脑梗死一级预防指南指出,阿司匹林是目前惟一具有脑梗死一级预防循证医学证据的抗血小板药物。ASA首先推荐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事件一级预防,对具有心脑血管事件中、高危风险,即服用阿司匹林获益远大于风险的人群(10年心脑血管事件风险≥6%~10%),推荐长期使用阿司匹林(75~160毫克/天)进行预防。同时,该指南推荐阿司匹林用于女性脑梗死一级预防,推荐长期使用阿司匹林预防首次卒中。而心脑血管事件中、高危人群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可以一级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另外,ASA指南也推荐阿司匹林用于房颤患者脑梗死一级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采用抗栓治疗(华法林或阿司匹林)预防卒中,根据卒中风险、出血风险、患者意愿及抗凝检测条件决定采用何种药物。ASA指南也推荐阿司匹林用于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脑梗死一级预防。  

  阿司匹林防治心脑血管事件的另一优势体现在其经济效益上。Marshall等对照研究了多种心血管药物的成本效益学,结果发现,使用阿司匹林治疗避免1例心脑血管事件的综合费用仅为3500英镑,而使用降压药物、氯吡格雷或辛伐他汀达到同样效果,其花费分别是阿司匹林的5.28、17.14和17.54倍。  

  ■干细胞治疗有一线希望  

  使用干细胞治疗疾病的再生医学在心血管病的治疗中也初现曙光。干细胞有两大类:一是胚胎干细胞,二是成年干细胞。尽管成年干细胞不如胚胎干细胞有全能性,但也具有像胚胎干细胞那样潜在的全能分化能力,比如能分化成神经细胞和心肌细胞等。因此,在胚胎干细胞受到伦理限制后,研究人员的目光转到成年干细胞上,试图诱导成年干细胞定向、定型生长,将其用于治疗相应的疾病,比如修复心肌以治疗心脏病。但是,大规模的临床实践证明,成年干细胞还是逊色不少,因而治病救人的重任非胚胎干细胞莫属。  

  1月,泰国心脏病治疗医院采用注射干细胞的疗法医治心力衰竭病人。这种创新的疗法是把从病人血液中精选出来的干细胞注射到病人的心脏中,以使病态的心肌重新搏动。有70位心脏病患者接受了这种手术。这种疗法不存在引发心脏不规则跳动的风险,比其它从肌肉和骨髓中提取干细胞的类似疗法更具有优越性。以色列的Theravitae公司为该干细胞疗法提供了把成人干细胞从血液中提取出来的技术,估计以后将会有更多的病人到泰国接受这种干细胞疗法。曼谷心脏病医院的心脏及胸外科首席医师Kitipan表示,如果接受干细胞疗法,这些病人就不必接受心脏移植手术。但这种疗法在美国是被禁止的。  

  然而,9月20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在德国和挪威进行的三项临床治疗试验的结果证明,把心脏病存活者的骨髓干细胞输注到其自身受损的心脏中,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这三项研究尝试用病人自己的成年干细胞来修复他们的心房和心室的心肌。在治疗中医生对病人用心导管术注入骨髓干细胞,并且用小气囊堵住心脏有规则的血流几分钟,以便让输入的干细胞能在心脏生根。这三项研究都表明接受自身骨髓干细胞治疗的病人心脏功能得到了一点改善,但是病人的主观感觉并不明显,他们的生存期也不比没有进行骨髓干细胞治疗的病人长。而且在第一项研究中注入干细胞和未注入干细胞的病人几乎没有差异,后两项研究中注入干细胞的病人只有轻微的心脏功能改善。目前科研人员还不能给出明确答案,但可能的解释是,注入的干细胞数量有差异,或者不能确定有多少干细胞在心脏扎根并分化成新的心肌细胞,起到泵血的作用。  

  在此情况下,是否能利用骨髓干细胞对心脏病或神经性疾病进行干细胞治疗让研究人员进退维谷。但是,由于还有一点点功效,目前仍有10多个公司在进行骨髓和脐带血干细胞的治疗研究,并且他们的目光又回到了胚胎干细胞上。因为  

在过去15年中,动物实验证明,胚胎干细胞不仅能分化成神经细胞,而且能生长成搏动的心肌细胞。当然,这种情况还没有在人身上试验成功过。  

  ■我国成功开展“换脸”手术  

  4月14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为一位云南傈僳族男性患者完成了“换脸”手术,这是国内首例、全球第二例为人“换脸”的手术。  据介绍,接受手术的患者遇黑熊的袭击导致颜面部受到严重毁容性外伤。对他施行“换脸”的难度超过了2005年法国实施的世界首例“换脸”手术。接受“换脸”的法国女患者只缺损了鼻子、上下唇和下巴,而国内这位患者的右侧脸几乎全部毁损,整个颜面部约2/3需要进行移植,涉及的器官类型也要复杂得多。  

  “换脸”手术在医学上被称为“颜面部复合组织异体移植术”,它是根据患者损伤程度,切取供者相应的颜面复合组织,通过显微外科方法吻合血管、神经,移植到患者颜面部,尽可能修复缺损、恢复正常容貌的技术。“换脸”术以整形外科为主,涉及显微外科、移植免疫等多项学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西京医院开展的这次“换脸”手术在切口层面、手术流程设计、脸部皮瓣的耐缺血时间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并在免疫抑制治疗方面取得了成果。  

  ■肝炎治疗研究稳步前行  

  重组乙肝疫苗1986年开始获准使用,至今已渐渐取代血源疫苗。目前,世界上常用的重组疫苗主要有:美国默沙东公司生产的Recombivax-B疫苗(YDV,HB-vax-DNA),比利时史克必成生物制品公司的Engerix-B疫苗,法国巴斯德-梅里厄研究所的Gen-Hevacb疫苗等。在预防性乙肝疫苗应用得到规范和推广的情况下,治疗性乙肝疫苗近年来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主要有蛋白疫苗、多肽疫苗和DNA疫苗三种治疗性乙肝疫苗处于研究阶段。  

  我国第三军医大学吴玉章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研制的“治疗用(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今年开展二期临床研究,是国际上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模拟抗原疫苗,已申请国家和国际发明专利。而复旦大学与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开发的治疗性乙肝疫苗“乙克”正准备启动三期临床试验。  

  4月26日~29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第41届欧洲肝病年会。会上,美国的Lin等人开展的包括242例亚洲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研究表明,与阿德福韦酯相比,帕拉德福韦(Pradefovir)具有更好的肝脏靶向性和更低的肾毒性。  

  我国香港科研人员Lai等报道了一种新的鸟嘌呤酸核苷类似物LB80380(ANA380)的短期治疗效果。该研究中有65例拉米夫定耐药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治疗。患者在拉米夫定(100毫克/天)与LB80380联合治疗4周后,继续单独用LB80380治疗8周。治疗12周时,不同剂量组患者的乙肝病毒DNA均出现显著性下降。  

  我国广东的周强等人采用荧光探针定量PCR检测慢性乙肝患者的乙肝病毒DNA发现,口服拉米夫定12个月后,乙肝病毒野生型YMDD变异发生率为6%;口服拉米夫定24个月后,YMDD变异发生率为15%;拉米夫定治疗可加速病毒YMDD变异发生,且与服药时间呈正相关;YMDD突变与乙肝病毒的基因型无关。  

  今年10月于美国波士顿召开的第57届美国肝病研究学会年会(AASLD)上公布的GLOBE两年研究结果表明,与目前常用的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拉米夫定相比,替比夫定(Telbivudine)能更快、更强地抑制乙肝病毒,而且具有更高的e抗原血清转换率;早期、强效抑制乙肝病毒可降低慢性乙肝病程进展到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这一研究是一项纳入全球1367名慢性乙肝患者(其中25%来自我国)的III期临床试验,该研究被认为是当前核苷类似物抗乙肝病毒治疗研究中设计最为严密的,同时也是这类药物临床试验中惟一出现e抗原血清转换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的研究。  

  此外,慢性丙型肝炎尤其是针对基因2型、3型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也有较多进展。其中一项研究表明,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1829例基因2型、3型慢性丙型肝炎(分为体重调整组和固定剂量组)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相近(68%与65%)。  

  12月中旬,从2003年开始的,由北京市科委、卫生局资助的病毒性肝炎重大科技计划“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及治疗一体化研究”通过北京市科委验收。这一研究有17家医疗、科研机构的90多名专家组成10个课题组联合攻关。专家们在提高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率和存活率、优化诊疗流程、中西医结合治疗等9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并通过规范病原学诊断体系,改进传统的诊断方法,使“原因不明病毒性肝炎”确诊率提高了60%,同时开发出了慢性乙肝病变计分系统和超声定量诊断两套软件。
作者: 2007-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