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教育部中美生物学交流计划项目在北大举办25周年庆典

来源:北京大学
摘要:2007年7月21日下午,教育部中美生物学交流计划项目CUSBEA(China-UnitedStatesBiochemistryExaminationandApplication)25周年庆典在北京大学新生物楼召开,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建华致欢迎词,国家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YANGXINYU(杨心宇)、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领域重要开创人吴瑞教授、北京大学基础医......

点击显示 收起

2007  年7  月21日下午,教育部中美生物学交流计划项目CUSBEA(China-United  States  Biochemistry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25周年庆典在北京大学新生物楼召开,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建华致欢迎词,国家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YANGXINYU(杨心宇)、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领域重要开创人吴瑞教授、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童坦君院士和CUSBEA学子们先后做了感人至深的发言,回忆了CUSBEA项目从启动之初到如今经历的风雨历程和创下的丰功伟绩。

庆祝活动由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顾孝诚教授主持,共约150  人出席,参会的许多学者和研究生等在共庆盛典的同时,还表示愿为科教兴国、振兴中华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十年文化大革命后,  中国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现象,  1987  年邓小平同志提出,  为了实现四化,  振兴中华,  国家要大批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当时在落实这项战略决策方面存在很大困难:首先因为我们长期闭关锁国,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和其研究所的情况与水平缺乏了解;  其次,在当时GRE  和TOEFL考试在中国尚未开展,国外的大学也无法评估我们的学生实力和专业水平。

在此关键时刻,美国康奈耳大学的吴瑞教授不失时机地提出了  CUSBEA  项目的设想:由中国教育部主持,按国家公派留学项目实施,会同中国科学院、卫生部、农业部从各自所属单位当年录取的研究生中择优推荐,参加由国外专家命题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考试,先经中方专家阅卷打分,打分合格者再经外国专家面试,面试通过者最后由CUSBEA  项目推荐给美国的各个大学。教育部还委托中山大学GELC  中心负责对侯选留学生进行出国前的英语培训,并委托北京大学张龙翔前校长和生物系顾孝诚教授任中方协调人,主持中方工作。

CUSBEA  项目于1981  年首次招生,1982  年首次派遣,1989  年最后一次派遣,历经8  届,迄今整整25  年,  共计出国  422  人。  前后参加培养中国学生的美国大学近百余所。经过约两年的时间,首批CUSBEA  学子以其品学兼优、良好的专业素质迅速得到美方相关大学和研究所的认同与赞誉。从此,CUSBEA  项目从此为日后以各种渠道出国深造的中国学生们创造了机会。

今天,已经启动25年的CUSBEA  项目不但为学员们的工作前途和学术创新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为振兴中华的伟业、为促进中美学术与产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为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显著贡献。许多CUSBEA  学子已经成为各自所在学术领域中的主流学者,其中王晓东博士和袁钧英博士已分别成为美国科学院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院士;  还有许多人进入生物技术制药等研发或企业单位,  成为其中的骨干或领导。  这些可贵之才正以他们的行动帮助和推动国内的科学教育事业。

会议还特别感谢吴瑞教授,他不仅通过CUSBEA  项目帮助我们及时地培养了一批栋梁之材,还在耄耋之年,继续为动员和安排青年学者回归祖国、报效祖国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中美生物学交流计划项目(CUSBEA)25周年庆祝会于2007年7月21日在北京大学召开,共有约150人出席了庆典活动。在北京大学林建华副校长致欢迎词后,教育部前副部长黄辛白教授、吴瑞教授、童坦君院士以及多位CUSBEA学子做了发言。为科教兴国、振兴中华贡献力量是本次活动的主题。  

改革开放初期,当邓小平提出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想法后,吴瑞立即向中国教育部建议:世界生命科学领域发展很快,中国要尽快培养这一领域的年轻科技人才。为此,他向美国数十所一流大学介绍中国的改革开放,并说服他们接受中国留学生,最终促成了CUSBEA项目,也就是常说的“吴瑞项目”的实施。  

CUSBEA项目可以说是新中国公派留学生工作的成功范例之一。该项目于1981年首次招生,1982年首次派遣,迄今整整25年。到1989年最后一次派遣为止,8年时间里共派出425人,如今这些人中的很多已成为当今世界生命科学领域的顶尖专家,为促进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其中,王晓东和袁钧英博士已经分别成为美国科学院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院士;还有许多人已经成为生物制药等研发或企业单位的骨干和领导。他们正在以多种形式帮助推动国内的科教事业以及中美学术交流和产业合作,为振兴中华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 2007-7-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