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当科学走近生命

来源:新华网
摘要:当科学走近生命——2008年诺贝尔科学奖评介2008年的三项诺贝尔科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得主已相继揭晓,获奖者的研究成果或多或少都与“生命”有关。物理学奖得主提出了有关万物构成之谜的理论,化学奖得主发现的绿色荧光蛋白则在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有重要应用,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发现了两种......

点击显示 收起

        当科学走近生命——2008年诺贝尔科学奖评介  



        2008年的三项诺贝尔科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得主已相继揭晓,获奖者的研究成果或多或少都与“生命”有关。  



        物理学奖得主提出了有关万物构成之谜的理论,化学奖得主发现的绿色荧光蛋白则在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有重要应用,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发现了两种危害生命的致命病毒。  



        今年诺贝尔奖再次表明,探索生命、解码生命、拯救生命,是科学的重要使命,也是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  



        物理学奖得主的贡献是提出了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和有关对称性破缺起源的理论。这有助于人类进一步了解宇宙的起源、更好地认识宇宙万物以及多姿多彩的生命。现代物理学理论认为,宇宙大爆炸时应产生同等数量的粒子与反粒子,二者相遇会湮灭,同时释放能量。如果真是如此,缤纷多彩的物质世界、包括人类自身都不会存在。而包括生命在内的宇宙万物之所以存在,就因为物质比反物质“多了那么一点点”。物质为何会多于反物质?对称性破缺是背后的关键原因。据测算,宇宙中物质粒子的数量只要比反物质粒子多出百亿分之一,就足以形成我们今天的物质世界。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对称性的微小“偏离”一直是科学家未能解开的谜团。物理学奖得主提出的理论,则为解释宇宙的构成提供了重要线索。  



        化学奖得主的贡献,则是发现了源自深海水母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并研究、拓展了其应用。绿色荧光蛋白是近年来应用非常广泛的标记性蛋白质之一,在生命科学上应用广泛。例如,它可以用来标记抗原,从而开发便捷、快速的免疫诊断新技术;可用于筛选药物;可用于研究癌细胞的繁殖过程等。可以想象,随着对绿色荧光蛋白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它将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产生更大价值。  



        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人乳头状瘤病毒发现者和艾滋病病毒发现者分享。他们的成就,使人类对控制这两种致命疾病看到了希望。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人乳头状瘤病毒的发现,使宫颈癌成为迄今病因最明确的一种癌症,在此基础上开发的疫苗则使宫颈癌成为人类可以防治的第一种恶性肿瘤。发现艾滋病病毒,则导致艾滋病诊断和血液产品筛选方法出现。艾滋病预防与治疗的结合,有效减缓了艾滋病的流行,大幅提高了艾滋病患者的平均寿命。  



        可以说,面对拯救生命这个使命,科学最直接地显示了力量。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