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十年中,全球经济逐渐向密集型竞争型发展,因而在这一大环境下,技术创新对取得成功至为关键。同时,这种创新型发展则要求相关学生和科研人员对全球文化、经济和社会背景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对于中国来说,对于这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应仅限于在高等教育学府中,还应贯穿于
临床实践和应用转化研究中。而中美的合作交流恰恰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机会,特别是在技术科学和健康科学方面。为了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全球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三大国际知名学府,北京大学、美国埃默里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学院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共同携手打造出全新的合作伙伴关系。
这一合作是创建新的全球生物医学工程教育和研究模式的大好机会。本项目对希望致力于在全球经济和健康领域有所发展的中、美学生具有独特意义。在这个模式中完成学业的学生无论是在本国和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将可能成为一名在全球文化、政治、经济和健康等领域具有创新精神的领导者。
北京大学无疑是此项目的最佳合作伙伴
始创于1898年,北京大学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因其丰富的师资和杰出的研究成果而享誉全球。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北京大学现已是一所包含31所学院和14个系所的现代综合性大学,共有105个学士专业,258个硕士研究生方向和249个博士研究生站点。目前有4000多名来自于世界8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学校就读。
项目简介
有意申请的学生可选择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美国亚特兰的佐治亚理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或埃默里大学任意一所学校为主校区。学生将有一个主校区的导师和一个来自第二校区的合作导师。学生就读期间的多数课程和研究工作将在主校区完成,但有至少一年的时间要在第二校区渡过,包括选修课程并在合作导师的实验室中从事科研工作。多数课程将采取英语教学,同时学生需要按三所院校的共同要求完成唯一的毕业
论文。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进展的学生将获得项目的资助。
科研
双方院系的教员将共同致力于学生和实验室间的科研合作。为此,Coulter基金会设立了为期五年的“种子基金”用以促进合作双方的科研合作。目前已有六个项目正在实施。这些项目均由两名分别来自于亚特兰大和北京的教授共同负责。入学第一年学生将有机会在主校区参加实验室轮岗,并且可以在第二校区自主选择甚至开发新的研究课题。只要学生和老师同意,学生甚至可以选择双方其他生物医学工程系的老师,开始全新的课题研究。
已经资助的项目
Julia Babensee教授和罗莹教授的合作项目:Carbohydrate Microarrays for High-Throughput Analysis of Dendritic Cell-Glycan Interactions。
Hanjoong Jo教授和席建忠教授的合作项目:Development of genome-wide functional high-throughput assays using siRNA arrays with a microfluidic device。
Barbara D. Boyan教授和陈海峰教授的合作项目:Nanostructure at Bone Cell/Material Interface
朱怀球教授和Mark Borodovsky教授的合作项目:New gene finding methods for shotgun DNA sequences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coexisting with a human host
Xiaoping Hu教授和张珏教授的合作项目: Quantitative fMRI of Acupuncture Induced Brain Activity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