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专家热议“千人计划”遴选之忧

来源:科技日报
摘要:”在6月2日由《科学新闻》杂志举办的杰出科教人才引进评估高层战略研讨会上,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施一公借这样的事例来阐述“千人计划”的意义所在:“中国亟待引进一批顶尖人物引领科技发展。”遴选规则,需进一步细化去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点击显示 收起

  “一个国外朋友问我,过去40年中国有什么技术在世界上引领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我想了半天,胰岛素?那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



  在6月2日由《科学新闻》杂志举办的杰出科教人才引进评估高层战略研讨会上,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施一公借这样的事例来阐述“千人计划”的意义所在:“中国亟待引进一批顶尖人物引领科技发展。”



  遴选规则,需进一步细化



  去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意见》,“千人计划”高调起航。



  这次由中组部牵头的“千人计划”,与此前中科院的“百人计划”、教育部的“长江学者”等人才引进计划相比,规格高了许多,也引来了更多的关注。



  传闻中的126人首批“千人计划”入选者名单陆续低调出炉,但发布者并非中组部或相关部委,而是网上的博文或入选者所属单位。质疑声也随之而起:为什么不公示,为什么有些已经全职回国的人依然出现在了名单里……



  身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的施一公是“千人计划”倡议者之一,2008年2月回到清华大学任职。



  相对于社会上的种种质疑,他认为,“千人”的质量和回国后能否发挥作用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不能再沿用遴选第一批‘千人计划’的评审方式,甚至还有20分钟的面试,没有哪个国家的高层次人才是这样引进的。”尽管本人是被评审对象之一,但施一公依然直言不讳。



  他认为,应成立两个层次的专家委员会,即总体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前者应主要由曾经或现任世界一流大学或科研院所终身正教授的一流学术专家组成,由德高望重的无单位利益的国内离退休科学家担任主任,负责制定总的方针,并定期审核由“千人计划”专家组成的专业委员会的工作。专业委员会可分为自然科学(数理化天地、生命科学与医学)、应用科学及工程(工程及信息、能源及环境、材料)、人文与经济等。



  “即使由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也应考虑在大同行评议的时候如何把关的问题。”中科院院士、天津大学张春霆教授说,前几天,他参加一个项目的评审,但20个专家没有小同行的,都是外行评议,没有一个人懂。“‘千人计划’必须要解决类似问题。”



  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对此表示认同:“跨专业的评价没有意义。”



  但据了解,截至目前,总体委员会并未成立,而各部委直接参与此事的工作人员很少有超过40岁的,且相当一部分还是学文科的。



  “潜规则”下,“净化因子”会不会被同化



  尽管对海外的高层次人才“垂涎三尺”,但施一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最优秀的年轻华人生命科学家还是会首先选择国外院校,我去年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想让清华大学在与耶鲁大学竞争一位年轻有为的科学家中胜出,最终还是没有成功。”不过让他稍感“欣慰”的是,“他在拿到五所一流美国大学的职位后,仍然对清华表示了很高的兴趣,专程回国面试”。



  在施一公看来,对国内科研环境的担心是这些人滞留国外的主要原因。



  某科研人员刚回国时说话比较傲气,其科研水平遥遥领先于同行,而且做出了世界级的研究成果。两年前评选中科院院士未果,很委屈地跟朋友说:“我这两年够老实了,都没有说什么出格的话。”朋友建议:“你再老实两年就差不多了。”施一公讲完这个故事,台下一阵笑声。



  “为什么我们心里都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在公开场合却不能坚持,为什么大家都信奉的东西却要去背叛?”对他而言,这些问题比实验室里的研究课题更难解。他指的是重大科研基金立项、申请、评审过程中众多的潜规则。



  “所以,我们要引进高层次人才,而且是大批引进而不是单个的,希望能对现行体制产生一些批判性的思考和改进”,他说。持类似观点的人也表示,希望“引进人才”可以成为国内科研环境的“净化因子”。



  但随即有人指出:千人甚至数千人就能改变国内长久形成的科研气候?他们会不会被同化?回来得人自己是否已经有了“排异反应”?



  长远发展一定是靠培养本土人才



  早在2001年,《科技日报》就曾以“招来女婿,气走儿子”为题,报道引进人才和国内原有人才的矛盾。按理,有100万安家费、100万年薪等各种优厚待遇的“海龟”似乎不该郁闷。



  但施一公的话出乎大家意料:“有时我也会觉得委屈,很多事情被误解,谣言被当成事实传播,而解释往往招来更多的误解。只有选择沉默。自己在国际学术界已有一定地位,但是回来以后,才知道国内有种说法叫‘在国外成功的不一定在国内就能成功’。希望我证明给大家看,以后不要以此逻辑困扰其他回国的高层次人才”。



  对此,饶毅认为,担心这种矛盾的人完全忘了引进人才的目的,“不是为了来竞争资源,而是推动国家发展,寻求全局利益”。他还表示,“现在科技人才市场是双向选择。任何人如果觉得受委屈,觉得值得单位支持,就应该向单位提出,而如果单位不能、或者不愿支持,就用脚投票:离开。这是最好的抱怨,而不是留在单位闹矛盾。领导如果不支持好的人,致使好的人离开,就是对他最大的否定。”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认为,学校的长远发展一定是靠培养本土人才。他分析道,要完成2020年有三分之一的专职教师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终身教职水平的目标,该校需引进800名人才。“我们的主要思路是,当前到2020年以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为主,并逐渐转换成自身培养为主。”张杰介绍道,通过晨星青年学者计划,他们去年支持了350个学者,“我们希望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让青年老师感到他们也是受到关怀和关爱的。”



  张杰说这番话时,施一公在台下点头。



  



  后记



  人才引进不是个新话题。然而这个关于人才引进的研讨会却出乎意料的和这个夏日一样热烈——推迟到下午1点的午餐、罕见的抢着提问的场面……



  人们对于“千人计划”的关注源于这个特殊时期。当华尔街的萧瑟让人感到丝丝寒意的时候,我们以国家名义向海外顶尖人才抛出橄榄枝,人们称此为“海外抄底”,随后各地也相继出台了引进人才相关措施。



  研讨会期间,某高校人事处负责人抓住休息时间赶紧向施一公请教:学校地处偏远,一时也无法找到合适的人才,但是相关部门有名额规定,学校必须在多长时间引进几名,如何完成?



  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即使买东西,也是愿买愿卖,何来强行摊派?是否引进以及如何引进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若投入过度热情把计划演变成“运动”,必然要花费更多精力从“鱼目”里找珠子。此外,如果大家都冲着有限的顶尖人才去,还可能把资源浪费在互相竞争上。引进源于需要,而不是为了“抄底”占便宜,更不是为了给单位脸上“施粉黛”,否则,再多的“顶尖人才”也只能让本单位的介绍里多一句:“有‘千人计划’(或其他)学者n人,而与其最终目的背道而驰。
作者: 2009-6-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