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昨天十岁

来源:新民晚报
摘要: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简称“上海生科院”)昨天度过了十周岁生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为上海生科院成立10周年题词。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卫生部部长陈竺等也分别题词。...

点击显示 收起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简称“上海生科院”)昨天度过了十周岁生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为上海生科院成立10周年题词。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卫生部部长陈竺等也分别题词。中科院副院长李家洋也以贺信的形式表示祝贺。

  没有庆典,只有答谢。“上海生科院将不组织建院10周年专门庆典仪式,拟结合工作实际于七八月间陆续举办座谈会、学术报告会、学术论坛和科普活动等。”一周前,该院便在其官方网站的首页,发布了一封题为《成功的实践,崭新的起点》的“感谢信”,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其改革创新发展的各级领导和部门、国内外合作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致谢。昨天,80余人出席了上海生科院建院10周年座谈会。

  上世纪90年代末,知识经济初现端倪,中国科学院向中央递交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报告。1998年6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承担起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任务。为充分发挥上海生命科学研究的综合优势和整体实力,聚焦研究方向,提升创新能力,中国科学院党组决定在沪区原有8个生物学研究机构的基础上组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作为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之一。1999年7月3日,上海生科院正式成立。

  十年后,上海生科院已经发展成为以人口健康与创新药物为主线、综合实力较强的我国最大的生命科学研究基地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以及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规模产业化基地,在脑与认知、干细胞、功能基因组学、遗传学、免疫学、营养与健康、肿瘤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新生传染病、创新药物、生物质能源、转基因作物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

  十年间,上海生科院承担国家与地方重大科研任务超过1000项;获国家最高级别的科学技术奖励13项;申请专利1040项,获授权专利302项;获国家新药证书44项和国家新药临床批件55项。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沙尔威辛、希普林、硫酸舒心啶、尼非韦罗等一类新药,都是其杰作。2000年至2008年,该院发表的3336篇第一作者单位署名论文,被收录入SCI(即科学引文索引,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种,被许多国家和地区视作评价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居全国生物学科研机构首位。其中,在《科学》、《自然》及其系列刊物、《细胞》及其系列刊物等国际顶级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91篇。

  2003年战SARS,上海生科院调集全院近三分之一的力量投入科研攻关,组织了16个攻关项目,短短两个多月内发表了10多篇SCI论文,申请了20项专利。

  今年抗击甲型H1N1流感,该院相关研究所迅速“结集”,各就各位。上海巴斯德所投入快速诊断试剂和疫苗的研制中;上海药物所展开药物的大规模筛选;生命科学信息中心建立起专用网站。

  刚满十岁的上海生科院,有着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两院院士31人,研究员276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8个,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38人……几天前,教育部网站刚公布“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98篇入选论文中又有3篇来自上海生科院。
作者: 2009-7-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