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好论文要有“临床含金量”

来源:解放日报
摘要:临床医生晋升职称乃至年度考评,都要求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但临床医生们的论文中,真正以临床为导向的并不多,而多的是基础性的实验室研究。为何临床医生的论文少涉及临床,如何提高论文的“临床含金量”,使科研在促进医生提高临床水平的同时,更快、更直接地为患者造福。评价标准有偏差医学论文中多基础性研究,首先与......

点击显示 收起

  临床医生晋升职称乃至年度考评,都要求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但临床医生们的论文中,真正以临床为导向的并不多,而多的是基础性的实验室研究。为何临床医生的论文少涉及临床,如何提高论文的“临床含金量”,使科研在促进医生提高临床水平的同时,更快、更直接地为患者造福?



  评价标准有偏差



  医学论文中多基础性研究,首先与医生对科研论文的认识有偏差有关。



  仁济医院副院长孔宪明说,一些医生认为只有涉及蛋白组学、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等才算医学研究,以为自己的临床经验过于琐碎,没有深入研究的价值,以至于在选择课题时忽视了临床总结回顾这个“富矿”,具有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更少。这也体现在中国医生在国际上发表的论文中,像《柳叶刀》一类顶级医学杂志非常欢迎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论文,而来自中国的相关文章却凤毛麟角。



  同时,国内的学术评判机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掌握医生晋升评审权的大学,惯于从教育科研的立场出发,通常认为基于实验室研究的论文更“漂亮”,科学性强、价值高。相应地,国内学术期刊也对基础性研究领域的论文有所“偏好”,从而对医生选择论文课题起到了导向作用。



  考核重“量”轻“质”



  临床医生少写“临床性”论文,根本原因还在于,  现今对论文的考核指标重“量”而轻“质”。



  市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科徐晓教授说,临床论文“非常难写”。首先是选题困难,既需要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又需要敏锐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因为资料来自于实际病例,而每个病例都有个治疗过程,少则3个月多则几年,从选择对象到跟踪随访,往往出现病人不配合或“脱漏”的情况,以至于需要100个例子的论文往往要做200—300个个案收集,工作量非常大。



  相对而言,基础性研究主要在实验室内进行,是一种定量定性的分析,从选题到全程控制都比临床研究容易些。乃至于有的医生确定题目后,花几个月时间就能完成一篇“像样”的论文,堪称“短、平、快”。



  业内人士透露,如今晋升考评中,对论文只有多少数量的指标,而甚少问论文是否和作者的实践临床领域紧密相关。为了完成论文指标的医生,自然舍难取易。        



  研究须紧扣临床课题



  医院管理者和医学专家表示,临床医生搞临床研究殊为必要。瑞金医院副院长宁光教授说,临床医生分为三种,一是医术高同时善于总结回顾,把自己的经验形成系统研究供同业参考交流,是为“师”,是对三甲教学医院医生的要求;一是自己不搞研究,但善于学习第一类医生的经验,在临床上实践这些宝贵心得,他们是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坚;而第三种则是既不写也不看论文,满足于凭老经验老疗法,成长道路会越来越窄,乃至被日新月异的医学发展淘汰。



  但专家同时指出,临床医生搞研究还需紧扣临床,才能实现研究宗旨,把理论转变为实际的医疗技术,为患者服务。如仁济医院的“胶囊胃镜”课题,从国外引进技术和设备后,继续通过多年的大样本研究,总结出了更适合国人指征和适应症的新技术,从而补上了普通胃肠镜的盲区,促进了相关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为一大批患者带来了福音。



  专家说,我国整体医疗水平还显薄弱,加强基础研究合理且迫切。但基础研究毕竟还处于实验室阶段,离开实际应用还有很多环节要克服、突破,这需要临床医生大量细致持续的研究。同时,如果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只是为了晋升考评的应景之作,只为充数,其质量可想而知。我国近年来SCI文章数量在国际上不断攀升,但影响因子和被引用率却始终偏低,可视为这种论文“大跃进”的突出流弊。



  建立激励保障机制



  要提高论文的“临床含金量”,除了医生自己转变观念,多从实践中选题、攻关之外,还需在评审及支持机制上予以倾斜。



  徐晓说,临床出论文难度大,周期长,而临床研究的课题经费则相对不足。如国家自然基金基本上支持基础研究,863计划也偏重于基础方面。为了鼓励临床出成果,应加大支持力度,通过设立专门的临床研究基金等,保障经费,夯实临床研究的基础。



  更关键的是改革目前论文指标和评价体系。孔宪明说,对属于“纯临床”的论文,应适当在综合考核中加大权重,逐步建立鼓励机制,引导医生多写“临床性”的论文。还有专家建议,可在医生晋升时加入必须完成“临床性”论文的要求,严格评审其“含金量”的同时降低其他类型论文的指标,从而突出临床优先。



  专家说,中国医生进行临床研究,有病例多、样本大的天然优势。如果辅之以合理的激励和保障体制,那么经过努力,完全可能涌现一大批在国际上领先的临床成果,既为临床医生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更是广大患者的健康福音。
作者: 2009-9-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