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大力推动医学科技创新突破提高健康水平

来源:新民网
摘要:医学科技创新是我国民生科技工作的战略重点。医学科技创新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先进适宜医药卫生技术,同时,也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为人民健康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技术保障。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提出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实现的三个突破,其中之一就是要突破提高健康水平、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公益性科技问......

点击显示 收起

  医学科技创新是我国民生科技工作的战略重点。医学科技创新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先进适宜医药卫生技术,同时,也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为人民健康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技术保障。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提出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实现的三个突破,其中之一就是要突破提高健康水平、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2009年以来,国家通过实施“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和“重大新药创制”两个科技重大专项,在保持经济快速平稳发展、应对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前瞻性、系统性地布置医学科技创新工作,加快公益性医学科技制度建设,对于支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要、发展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新医改方案试图通过“四梁八柱”来撑起中国医保的这座“大厦”,在“四梁八柱”中,“四梁”指的是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而科技和人才保障则是八柱之一。可以看到的是,这次医改,通过确定“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这一基本原则,一定会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方面取得大的进展。但广覆盖、保基本不等于低水平的覆盖和保证,而可持续则更加凸显了医学科技活动在推动医学模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才能真正突破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难题,才能在医疗保障广覆盖、保基本的基础上,实现真正的生命可持续、发展可持续。



  当前,从我国医学科技创新现状看,要真正实现突破发展,还存在很多障碍,中国医学科技创新之路道路仍远、责任重大:



  一是政府的政策和投入障碍。我国科技工作的重点在产业科技,以科技自主创新活动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提高内生驱动的动力、提升发展质量是当前我国科技工作的重点。而对民生科技,特别是医学科技的研究、支持还不够,各项制度还不健全,严重制约了我国医学科技创新步伐。例如,当前国家公益性医药卫生行业项目集中于国家级医学科研院所,侧重于基础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无法对省级临床应用型医学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有效支撑。已有的医药卫生科技重点实验室只有命名,没有财政经费支持等等。我国相当一部分省份的卫生行政部门缺乏医学科技活动政府专项投入经费投入,无法有效组织统筹资源、开展省级医学科研,这使得我国医学科技创新活动在少经费、缺制度的尴尬背景下,蹒跚前行,仅仅依靠医学科研人员的自我创造和非系统性的科研项目经费支持,将使得我国医学科技创新活动在突破重大健康问题前步履艰难。



  二是医疗卫生单位的障碍。有些同志对新医改有误读,认为既然医疗卫生事业是公益性事业,医疗卫生单位的首要任务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那么只要将业务工作做好,做好分内工作,做好基本工作,其他的工作,如科研项目、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就都可以暂时放在一边。甚至于一些省市在医改实施方案中,对医学科技创新工作也提及甚少,这一现象充分反映了当前我国医学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创新体制不健全,创新的激励机制不强。除了对重要性认识的不足,许多医疗卫生单位领导对医学科技创新的内涵也认识不全,认为医学科技创新和企业自主创新一样那个,就是要发明、要创造。我们知道自主创新有三种途径:一是原始创新,二是集成创新,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而我国当前医学科技评价体制热衷于以sci文章作为评价水平高低的标准、热衷于对基础医学和应用基础医学研究的支持,而忽略了在医学科技领域,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要作用。在当前我国医疗保障水平尚不高的情况下,医学科技创新活动既要注重大集成、大联合,同时也要立足服务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局,大力推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推广应用适宜的卫生技术和成果,从而加强医学科技活动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实现医学科技创新的全面突破。



  三是医学科研人员自身的障碍。例如由于职称晋升评价政策导向,一些医学科技人员存在浮躁心态,片面追求科研立项,追求短期效应,忽视科研活动本身的长期系统性。一些科研人员热衷于跑项目、跑课题,将主要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项目前期立项上,对项目的实施不闻不问,缺乏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除了自身对科研活动重要性认识不足外,近年来,由于医疗科技水平的提高,一些医学科技创新活动也伴随了一些消极后果。如近年来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和使用同医疗费用急剧上涨的矛盾日益突出;生物技术的开发,特别是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向社会伦理道德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医学科研人员在考虑开展医学科技创新活动的同时,必须考虑在享受新技术应用带来益处的同时可能产生的社会伦理问题,广泛开展医学科技评价研究,深入探索医学科技活动的伦理社会问题,从而促进卫生科技创新工作的健康发展,使医学科技创新真正起到提高健康水平、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医学科技发展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要求还存在差距,医学科技创新能力与保障人民健康需求相比还相对不足。我们一定要充分领会温家宝总理讲话的重要内涵,通过整合科技、卫生等业务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协调作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现代医学科技创新活动与卫生事业发展密切结合的宏观导向,进一步明确医学科技创新工作的政策方针。在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指导下,积极促进与健康相关的民生科技发展,加大政府投入,加快实施一批涉及民生的重大医学科技项目。同时,要大力倡导开展医学临床防病治病工作密切相关的实用技术科技创新,形成符合中国特色,满足需求的各种安全、成熟、有效、先进的医学实用技术和先进成果,通过建立有效的科技政策导向和评价机制,提高医学科技人员服务民生、发展民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新医改的顺利实施,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保障改善民生作出应有的积极贡献。
作者: 2010-3-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