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论文 华工创新班引关注

来源:南方日报
摘要:时隔近一年,当记者再次面对这些年轻的面孔时,华工“科学天才”已经盛名在外。由于连续在《自然》、《科学》等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金鑫、罗锐邦等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创新班的学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但回到实验室,金鑫们依旧过着“枯燥”的科研生活:每天早上回到工作室,对手头论文进行增补修改......

点击显示 收起

时隔近一年,当记者再次面对这些年轻的面孔时,华工“科学天才”已经盛名在外。由于连续在《自然》、《科学》等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金鑫、罗锐邦等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创新班的学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但回到实验室,金鑫们依旧过着“枯燥”的科研生活:每天早上回到工作室,对手头论文进行增补修改,跟小组同事讨论工作进展,偶尔与来访的学者们交流并聆听讲座……



回访



从“被引领”到“引领者”



在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如今已被外界誉为“科学天才”的金鑫重复着“枯燥”的科研生活:



现在,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学院研一学生金鑫担任深圳华大基因研究  院  人  遗  传  方  向  疾  病  组  组长———每学期大部分时间留在深圳从事研究工作,到了周末,华南理工大学的老师会前来深圳为创新班同学授课。



另一名“科学天才”罗锐邦则已经提前一年毕业,留在华大基因研究院从事全职科研工作。他告诉记者,2010年初,当时就读大三的他被提拔为信息部门核心技术开发方向负责人,随后他申请提前毕业,并得到了学校批准,这在华工历史上并不多见。



“提前毕业并非自以为是,而是自己人生‘折腾’的一部分,我总想干一些跟别人不一样的事情,别人都四年毕业,我就想读三年提前毕业。”谈及此事,罗锐邦说。



罗锐邦手下带着40多个“兵”,今年22岁的他是这个大组里面年纪最小的人:“跟一年前相比,以前是跟着前辈做项目,如今成为了任务发布人,需要考虑的东西就变得更多、更全面了。”



2009年3月,华工创新班首批10名学生进入华大基因研究院学习。如今,他们的去向如何?金鑫告诉记者,除一两位出国留学以外,大部分同学依然留在研究院,成为各自所在项目组的负责人。



如今,他们瞄准了新的方向。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金鑫便与小组成员着手人类遗传方向的项目研究。“该项目是对人类复杂疾病———  银屑病的研究,我们要探究得银屑病的人和不得银屑病的人在基因组上有什么差异,希望能够增进医学界对这个病症机理的了解,为相关药物和治疗方案的开发提供参考和论证。”该项目已经完成前期分析工作,后期验证正在进行中,研究成果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发表。



对话



提前一年毕业,不希望自己“被保研”



南方日报:下一步的发展计划是什么?



金鑫:现在还是要好好读书。今年下半年有可能被派驻美洲华大工作一段时间,届时有机会向美国高校研究所的老师学习。



罗锐邦:我已经提前毕业开始工作。未来想做的事情很多,希望在我变老之前把自己想做的事情都做完(笑)。



南方日报:罗锐邦为什么选择了提前毕业,不打算继续读研究生吗?



罗锐邦:为什么要保研?我不希望自己“被保研”。科研工作等是目前更迫在眉睫的事情,日后有时间,我会再考进华南理工大学继续读研。



南方日报:觉得自己现在有一些什么样的成功经验,可以跟后来的人分享?



罗锐邦:要敢于“折腾”、会“折腾”,借助华大优秀的教育科研资源,很好地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



金鑫:解放思想,多听、多想、多看,找准适合自己的位置。相信自己,总会有收获的!



南方日报:两年来,媒体对你们给予了很多关注,有没有压力?



金鑫:媒体的关注代表了社会对我们某种形式上的肯定,也让我们增加一些信心,希望做得更好。我觉得大家都把握得挺好,没有因为有很多宣传就骄傲或浮躁,都在继续脚踏实地地做事。



罗锐邦:我们做的是基础科研,大众可能不会完全理解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媒体与我们交谈,可以把复杂的科研数据转换成生动的故事,让大众可以认识我们的工作,也让我们得到更多支持,让枯燥的科研工作显得更有意义。



南方日报记者 张胜波



通讯员 马燕婷



报道回放



2010年,谁是广东最闪耀的大学生?在人们能够列举的一连串名字中,华工创新班学生当榜上有名,这些年轻的本科生们也成了家喻户晓的“科学天才”。



在这奇迹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成功秘密?本报去年3月16日以《科学家真的需要博士学位吗?》为题报道了华工创新班取得的成功引起国际关注,并引发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培养模式的深刻反思。



此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华工校长李元元曾形象地比喻道,“传统的学习方式像是盖房子,先打好地基,再一层一层盖上去”;而现在的创新班则像是种树,“不一定先长好根,再长树干、枝叶,而是树根、树干、树叶同时生长。”



一年过去了,这些年轻的学生们成长得如何?是枝繁叶茂还是根基不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来到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进行了回访。
作者: 2011-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