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天大解聘“千人”后遗症

来源:科学网
摘要:摘要:姚庆伟,2009年作为天津市“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被天津大学引进,任理学院化学系教授。所有的一切都如其他“千人”一样正常而顺利地进行着。直到今年3月29日,有网友在国家“千人计划”网站指出,姚庆伟2006年曾在美国被起诉,并批评“美国犯罪分子也能做千人特聘教授专家”。随后“千人计划”专项办公室专门在网上......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姚庆伟,2009年作为天津市“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被天津大学引进,任理学院化学系教授。所有的一切都如其他“千人”一样正常而顺利地进行着。直到今年3月29日,有网友在国家“千人计划”网站指出,姚庆伟2006年曾在美国被起诉,并批评“美国犯罪分子也能做千人特聘教授专家”。随后“千人计划”专项办公室专门在网上澄清,姚庆伟并非国家级“千人计划”专家。    



操作过程中肯定出现了问题,而这又是可以完全避免的  



中国如何处理“千人计划”中的个别负面事件,对  “千人计划”的声誉,乃至一个国家的声誉都将产生影响,也势必会影响到海外华人回国效力的积极性。

  

“你对天津大学解除与你的劳动合同一事,有何想法?”

  

“我自己都没有得到任何相关信息,也没有看到,你是在哪里看到的?”面对记者的提问,姚庆伟本人感到很震惊,“这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

  

天津大学“千人计划”入选者姚庆伟因“丑闻”事件,震惊中国科技界,甚至海外华人。

  

4月22日,天津大学召开校长办公会,听取了相关部门对姚庆伟有关情况的调查汇报。决定自即日起启动解除姚庆伟劳动合同的工作程序。

  

面对天津大学的“迅速动作”,姚庆伟告诉《科学新闻》:“我要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和我的律师做一个方案,所有的真相都会大白的。”

  

“罪犯”被引进?

  

姚庆伟,2009年作为天津市“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被天津大学引进,任理学院化学系教授。所有的一切都如其他“千人”一样正常而顺利地进行着。

  

直到今年3月29日,有网友在国家“千人计划”网站指出,姚庆伟2006年曾在美国被起诉,并批评“美国犯罪分子也能做千人特聘教授专家”。随后“千人计划”专项办公室专门在网上澄清,姚庆伟并非国家级“千人计划”专家。

  

之后《中国青年报》的两篇报道指出,2006年,时任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副教授的姚庆伟因在网络聊天室里试图引诱未成年人,在美国警察一次“钓鱼式执法”行动中被捕。姚庆伟在被引进天津大学之前,已被美国高校解聘。但这段经历并未妨碍姚庆伟被引进到国内。

  

针对如上问题,《科学新闻》记者采访北伊利诺伊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系主任、办公室主任以及姚庆伟的华人同事,截至发稿时,没有得到回复。

  

有网友指出,姚庆伟在北伊力诺伊大学的中国同事由于校方的指示,拒绝向媒体透露信息。

  

对于“千人计划”入选者,天津市每人资助人民币100万元。也就是说,天津大学为了支持姚庆伟进行科研活动,已经进行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无论怎样处理此事,造成损失是在所难免的。

  

最终在4月22日,天津大学做出了上述通告。天津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告诉《科学新闻》,这个通告表明,姚庆伟现在已经和天津大学没有任何关系。

  

但在姚庆伟看来,“是什么,不是什么,一定要实事求是把真实的情况明明白白地表现出来。是白是黑,最后一定会有一个公正的交代和评判。”

  

目前,姚庆伟正在和他的律师起草相关方案,准备对此事给出回应。

  

审核机制缺失

  

姚庆伟也许是“千人计划”实施3年来,第一个被解聘的“千人”。

  

天津大学通告短短的76个字,宣布了其与姚庆伟的合作关系即刻终止,但并没有给出解除合同的具体原因。《科学新闻》记者试图联系采访天津大学相关部门,得到的答复是:党委宣传部让咨询人事处,而人事处让咨询党委宣传部,姚庆伟曾任职的理学院告知说只有学校层面才有权利回复。

  

天津大学不向外界公布在人才聘用过程中是否出现疏忽,以及今后如何避免的具体情况,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系副教授康毅滨看来,“如果是这样,那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作为一个正规的高水平学校,应该做出一个全面和公正的调查,必须在适当保护当事人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向社会给予公开的解释。”

  

康毅滨认为,在人事问题上美国的著名高校也曾经出现过受到广泛关注的事例,最终都得到较为合理公正的解决。出了问题,给予严谨的调查和公正的处理和解释,这反倒是提高学校声望的办法。越高层次的人才引进出现问题,更正的态度就更为重要。即便这一事件只是一个谣传,那也应该给予受害人恢复名誉的公正。

  

接受采访的众多专家学者认为,姚庆伟一事反映了操作过程中肯定出现了问题,而这又是可以完全避免的。

  

“这个事件虽然暴露了我国‘千人计划’执行中的一些问题,但我不认为这具有普遍意义。毕竟,已经招了几千号人了,真正被下岗的也仅个别几个。”从事科技政策研究和管理工作、美国关岛大学工商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宁告诉《科学新闻》。

  

此次事件暴露出中国在引进人才评选过程中的问题,而在国家层面也缺少一个独立的机构进行审核。“出于竞争的考虑,现在中国在引进人才的时候,招人单位和被引进人才原工作单位往往是互不沟通的。如果不沟通,信息不通畅,很容易出现问题。”康毅滨说。他同时指出,对于招收人才这类大事情,一定要慎重,比如背景调查、发表文章以及学术水平等都要调查。而且,由于“千人计划”涉及国家的高层次投入,事关国家声誉,不应该只是学校决定了就可以,而应该有独立的、没有利益冲突的专家审核委员会。当一个正规的机制建立起来的时候,也就会减少出现类似的事情。

  

影响海外声誉

  

“千人计划”引进人才的初衷,是要求全职回国的。

  

李宁认为,更具有普遍意义的是,“‘千人计划’招了那么多人,其中全职回国的占多大比例?半职的(6个月)占多大比例,如果真有半职的话,两个月的占多大比例?白拿资源但连两个月都不能做到的占多大比例?”

  

在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王鸿飞看来,“‘千人计划’其实不过是过渡性政策而已。摸着石头过河。”

  

如果按照“千人计划”的初衷要求全职回国,李宁认为,根本找不到1000个全职回国的海外正教授,将会演变成为了完成招1000人的计划,不惜放松标准。“另外的问题是,单位为了获得资源,跟‘千人’一起骗国家。”

  

对此,康毅滨也表示认同,他认为现在有些单位把“千人”当摇钱树,骗取国家经费,随便找个人充数。

  

王鸿飞在自己的博客中谈到,实施短短3年,就出现好些名不副实的人入选的情况。相比之下,这还不如当年中国科学院实施的“百人计划”。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告诉《科学新闻》,各地都是各自为政,即使不是“千人计划”,他们也会想出各种其他的计划来操作。

  

目前,到中国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受重视,因此海外华人也非常关注“千人计划”的实施。中国如何处理“千人计划”中的一些负面事件,对“千人计划”的声誉,乃至一个国家的声誉都将产生影响,也势必会影响到海外华人回国效力的积极性。

  

“‘千人计划’作为社会的一面旗帜,如果处理不及时,不好,将会影响海外华人回国效力的积极性。这对科学界本身,甚至是社会各界的触动也会很大。”康毅滨认为,对于‘千人计划’引进人才一定要实施高标准。宁愿有10~20个像施一公、饶毅、王晓东一样优秀的高水平人才回国,也要比200多个一般的都要好很多。”

  

康毅滨强调,宁缺毋滥的原则底线不能松,这一步骤在中国尤其是“千人计划”执行中更应该注意,如果不能严格执行,长此以往,把牌子搞砸了,优秀的人才就不愿意回国了。

  

一位20年前留美、现在美国新泽西一国际最大医药公司任高级主管的化学博士在网络上指出,他也准备申请国家“千人计划”,所以对姚庆伟事件非常关注,这一事件将“严重影响我的决定”。



“千人计划”的困境由何而来?

  

如果不努力优化政策制定的过程和政策设计的内容,如果没有决心坚持原则,保证引进人才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的话,未来如果再出台类似的人才计划,结局还是一样的

  

李宁

  

“千人计划”,如果从2008年年底中央下发《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开始算起,到今天已经实施快两年半了。这一计划的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大战略举措,体现了政府依靠人才重视人才的决心。“千人计划”是一项引智计划,重点在于引进海外的高层次人才。从引进对象上来区分,这一计划包括“创新”和“创业”两个部分,前者的引进单位多是大学和研究机构,后者的引进单位多为国有和私营企业。本文的讨论仅限于“创新”人才部分。

  

“千人计划”实施以来,进展迅速,现在已经到了第六批了,已经有五六百人获得了“千人计划”的资助。然而,计划实施过程中,也凸显了一些引起公众注意的问题,比如,有个别的“千人计划”入选者的资格问题引起质疑,其中有用博士后身份冒充教授的,还有在海外因刑事案件被开除的。不过,这些毕竟是个别现象。笔者认为,“千人计划”实施以来的最大问题,是相当数量的入选者没有按照合约的规定全职回国工作(每年至少6个月),还依然在国外的岗位上履职,而国内有关单位对于这一现象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鉴于上述问题,国家后来把“千人计划”一分为二,一是要求全职回国的A类计划,二是要求回国不少于2个月的B类计划。B类计划实施后,反响很大,网上有传言说国家已经决定终止,但从第六批“千人计划”申请文件看,B类计划仍在进行。

  

有理由怀疑,“千人计划”B类项目的推出,实际上是为了完成“千人计划”的进度而不得已为之的权宜之计。不可否认,个别的优秀科学家可以通过每年在国内工作两个月时间达到明显提升国内科研水平的目的,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在国内工作两个月是做不到跟工作六个月和全职工作相当的效果的。一项政策的出台,政策制定者通常需要或多或少做一个成本效益的核算分析。我个人认为,如果对于“千人计划”B类的政策做这样一个成本效益分析的话,其结果应该不是很正面的。成本效益分析要用到机会成本的概念,毕竟国家的科技资源是有限的,把钱用在某些地方,就意味着其他地方得不到这部分资源。

  

“千人计划”的初衷,是吸引2000名国外高端人才全职回国工作,国家给予每位入选者100万人民币的生活补助,并承诺相应的科研经费资助。目前的状况,使得“千人计划”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困境。

  

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操作层面,按照“千人计划”原来的设计,吸引欧美名校或研究机构副教授以上的高水平人才全职归国,是很难达到的。这里的原因非常简单:那些欧美名校或研究机构拿到副教授以上职位的,应该是终身职位了,大都功成名就,生活、家庭稳定,一旦决定全时海归,则不仅要关闭自己的实验室,善后自己的学生,而且还要搬家、卖房子等等,动作起来相当不易。而国内提供的“千人计划”的待遇,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终身职位。按照现在的说法,待遇只能保证若干年。到期后,则完全靠自己自生自灭了。由此看来,“千人计划”的有期限的高薪,跟海外永久的稳定职位相比,还是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另外,海外教授对子女教育问题的担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处于40~50岁之间的海外人才,其子女多在初中高中入学,贸然回国,孩子难以承受环境改变带来的冲击,能不能很快适应国内的教育系统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就算可以牺牲亲情,把家人孩子留在海外,海归后的教授靠在国内的收入能否支撑孩子在国外的高等教育费用也是个问题。这种担忧也使得很多海外教授不得不再三考虑全职海归的可行性。

  

另一方面,在现有的科技体制下,国内的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有不少其实是愿意甚至是主动配合“千人计划”入选者灵活掌握在国内的服务时间的。这是不折不扣的中国特色。首先,回去的“千人”,一般是用人单位的关系户,保持过长久的合作关系,利用“千人计划”的机会搞搞互惠合作,是顺理成章的。其次,更重要的是,用人单位搞到“千人”指标,就会给本单位带来经费和资源。靠一个“千人”拿到几千万经费,可以养活不少人。第三,比较讽刺意味的是,用人单位也未见得喜欢“千人”全时海归。这里的原因就有些“暧昧”了,比如,“千人”回来了,国内的实际领导往哪里摆?再比如,国内单位也希望“千人”保住海外的饭碗,并由此借助国外的合作,给国内科研带来好处,比如进修、国际评审、奖励、发文章等等。

  

再者,海外学者对国内科研环境,特别是经费分配机制的担忧也是阻碍他们全职回国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少海外教授在国内读完本科或者硕士就出国了,在国内的社会经验很有限,他们担心回国之后,不能适应国内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关系基础上的科研文化。就算回国前几年有政府的专项支持,但之后呢?

  

由于上述原因,对于很多海外高层人才而言,B类“千人计划”就成了有关方面利益博弈之后所采取的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尽管,短时回国的高端人才也会对国内的科技水平的提升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这毕竟不是国家出台这些人才引进计划的初衷,也不是国家决心花大钱引进高等级人才的最初选择。

  

“千人计划”一路走来,其实施政策的变化,让我们很容易想起马克思的名言:“历史往往重复自己”。“千人计划”的实施过程跟以前的某些引人计划实施过程如出一辙,都是在开始出台的时候宣布了很高的标准和美好的目标,然后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下调门槛。这些计划都是开始以全职回国作为前提条件的,后来实施过程中都碰到了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是,“千人计划”下调门槛的速度更快。有理由相信,如果不努力优化政策制定的过程和政策设计的内容,如果没有决心坚持原则,保证引进人才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的话,未来如果再出台类似的人才计划,结局还是一样的。

  

还是回到“历史往往重复自己”的话题上。希腊哲学家George  Santayana说,“忘记了过去的人是注定要重复过去的。”马克思的上述那句名言出自他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更完整的引用是:“黑格尔在什么地方说过历史往往重复自己,他忘了加上一句,第一次重复是悲剧(tragety),第二次则是闹剧(farce)。”但愿,“千人计划”的实施过程不要让马克思一语成谶。

  

(作者系美国关岛大学工商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作者: 2011-5-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