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诺奖得主穆拉德:希望屠呦呦能最终获诺奖

来源:中国新闻网
摘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斐里德·穆拉德9月28日在北京表示,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很不容易,她也有很好的机会获得诺贝尔奖。一般来讲,获得拉斯克奖之中临床奖的,再获得诺奖的比例,不如基础医学奖得主高。1998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斐里德·穆拉德博士28日现身北京,出席其与陈振兴博士合作的《神奇的一氧化......

点击显示 收起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斐里德·穆拉德9月28日在北京表示,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很不容易,她也有很好的机会获得诺贝尔奖。但最终能否获诺奖,没有人能知道。一般来讲,获得拉斯克奖之中临床奖的,再获得诺奖的比例,不如基础医学奖得主高。

  

1998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斐里德·穆拉德博士28日现身北京,出席其与陈振兴博士合作的《神奇的一氧化氮》新书发布会。

  

据介绍,《神奇的一氧化氮》集中阐述了一氧化氮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该书以可信的理论、科普的语言、通俗的表述、可用来实操的方法等,逐一分析了穆拉德对一氧化氮的研究成果,以及这些成果的巨大的药用价值。

  

穆拉德表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在治疗心血管疾病和许多其他重大的慢性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氧化氮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的作用。

  

谈中医:有一些中药确实很有效

  

穆拉德是一个想把中西医结合起来的人。他甚至在中国开设“穆拉德重要现代化研究中心”,从事中药研究。他曾希望:“将来有一天,中药的发展能够造福全球的人类,而不仅仅是中国”。

  

28日,在回答中新网记者关于“中医药疗效争议”的问题时,穆拉德认为的确有一些中草药还看不出效果,“但也有一些是很有用的。这些有效的中草药里面,我认为有一部分是通过一氧化氮理论产生(效果)的”。

  

屠呦呦能否获得诺贝尔奖?穆拉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得主,获诺奖比例低一些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日前凭借发现“青蒿素”荣获2011年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拉斯克奖一向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这引发了中国媒体的高度关注,甚至有报道称屠呦呦是“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

  

在回答中新网记者的问题时,穆拉德说:“屠女士获得这个奖非常不容易,她有很好的机会可以获得诺贝尔奖。”

  

至于屠呦呦能否最终获得诺贝尔奖,穆拉德表示,没有人能知道,因为诺贝尔奖的决定将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作出。但通常来讲,如果获得拉斯克奖里的基础医学奖,有将近一半的人能获得诺贝尔奖。获得临床奖的话,获得诺贝尔奖的比例就低一点。(拉斯克奖设有基础医学研究奖、临床医学研究奖、公共服务奖等)

  

穆拉德表示,希望屠呦呦能最终获诺奖,也希望更多中国人获奖。

  

《神奇的一氧化氮》作者简介

  

斐里德·穆拉德(Dr.  Ferid  Murad)博士

  

医师、医学博士;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休斯敦医学院终身名誉教授;知名药物“伟哥”理论发明人;1997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8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2007年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6  年获得阿尔伯特·拉斯克(Albert  Lasker)基础医学研究奖;1997  年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8  年获得美国心脏协会的Ciba  奖;1998  年任美国国家医学研究院院士;2000  年获得美国医学院校协会的Baxter  奖;2007  年获聘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此外,他还有专著并与他人合著了334  部医学科学著作。

  

陈振兴  博士(穆拉德博士的朋友和学生,致力于一氧化氮研究)
作者: 2011-9-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