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学教育校园动态北京大学医学部

解云涛: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研究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新闻中心
摘要:10月22日,来自AACR几位资深学者在肿瘤学院作了一场有关“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学术报告。其宗旨是:实验室的新发现应及时指导临床实践,在应用过程中,发现了新问题再回到实验室。一方面,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新成果层出不穷,对肿瘤分子机理的认识也愈来愈深入。人们已充分认识到......

点击显示 收起

    10月22日,来自AACR几位资深学者在肿瘤学院作了一场有关“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学术报告。听罢报告,感触颇深。回想年初在华盛顿参加97thAACR年会,大会的主题是:“Driving the Science: from Bench to Bedside…and Back”。其宗旨是:实验室的新发现应及时指导临床实践,在应用过程中,发现了新问题再回到实验室。这种良性的循环,将驱动科学的发展。

 

    40多年以前,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壮怀激烈的宣布了两项计划:“争取在10年内登上月球和攻克肿瘤”。人类早已在月球上漫步,然而在攻克肿瘤的征途上仍任重而道远。一方面,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新成果层出不穷,对肿瘤分子机理的认识也愈来愈深入;但是在另一方面,大多数实体肿瘤的治愈率仍无显著性改善。人们已充分认识到只有加强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才有望真正造福肿瘤患者。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研究,谈一下自己的一些体会,权作抛砖引玉。

 

    一、 研究问题应源于临床实践

    研究的问题应来自临床实践。以乳腺癌为例,一61岁乳腺癌患者,浸润性导管癌,肿瘤大小0.9cm,雌孕激素受体均为阴性,Her2(P185)亦为阴性。该患者需要辅助治疗吗?我们来看一看全球40位乳腺专家的意见。48%的认为无需治疗;25%建议采用CMF方案化疗;15%建议采用AC方案化疗;8%认为FAC方案更佳;4%甚至建议采用TAM治疗。对该患者是否需要治疗,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原因是我们仍缺乏有效的标志物来判断这一类患者的预后。研究业己证实,腋淋巴结为阴性的早期乳腺癌,70%的患者不需要任何的辅助治疗可以长期生存,只有30%的患者将死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是高危患者,需要辅助治疗。对于早期乳腺癌,根据St Gallen的指南,超过80%的患者接受辅助治疗,治疗严重过度。我们常常提到的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谁需要治疗。因此寻找乳腺癌个体化治疗的标志物是当前乳腺癌的研究热点。我相信各位临床大夫,在临床实践中,都有自己呈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的问题只有来源于临床实践中,才有生命力。

 

    二、  好的临床研究是前提

    好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相结合研究离不开一个高水平的临床研究。我们常为有多少病人资源而自豪,治疗病人的总数固然重要,能真正用于临床研究的病例数更为重要。在临床实践中,如能给患者提供最佳的规范化治疗的同时,兼顾科研所用,岂不一举两得。为此在一定的时期内保持规范化治疗的相对稳定性是必要的,应尽量避免治疗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同时保证临床资料收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当然规范化治疗亦要与时俱进,定期更新和完善,吸纳新技术跟上发展潮流。此外个体化治疗和规范化治疗是统一和互为补充,两者并不予盾,个体化要回答谁需要治疗,一旦确定某一患者需要治疗,那么治疗的过程就要讲究规范化。

临床随机前瞻性研究是一个非常好的临床研究模式。Dr. Fisher由于在乳腺癌临床前瞻性研究上卓越的贡献,获AACR终生成就奖。他通过多中心前瞻随机研究,证实了乳腺癌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全身性疾病,手术治疗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局部控制和为综合治疗提供条件和信息,并且证实在I-II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与改良根治术无差别。

Dr. Fisher成功的法宝无它,通过一系列的临床前瞻性研究,从而彻底改变了乳腺癌的治疗模式,其影响极其深远。

因此临床研究天地广阔,大有作为,能做出高水平的成果,并为相对应的基础研究搭建了一个好的平台。

 

    三、基础与临床结合的研究团队

    一个团结的、充满活力、且氛围轻松的研究团队是根本。在这样一个大变革及知识快速更新时代,一人之力难成大事!只有一个团队,大家各有侧重,互为取长,充分合作才能成功。怎样打造一个好的研究团队,首先应是一群有合作的意向、合作兴趣和合作精神的人走在一起共同去做一件事情。团队的发展要时间、要耐心、要交流、要磨合、要包容、要存异,同时要把个人的利益置于团队和集体利益之下。应充分认识到只有学科和团队发展和壮大了,个人价值才能更好的展现。

 

    四、   合理的使用研究方法

    研究的方法是为你的研究目的服务,根据研究目的来选择研究方法。现在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各种高通量的技术也是方兴未艾,这些新的研究手段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更多方法上的选择,我们应根据研究目的有的放矢加以选择。

 

    研究生是我们研究的主力军,在带教研究生中发现有一种倾向,只有在体外细胞上进行了分子生物学实验才算研究,诸如参与了表达质粒的构建,细胞转染,细胞生物实验才算学到了本领,对于PCR扩增,蛋白质表达的免疫组化,感觉太简单、无意思。须知,一个研究问题如果能用一个简单方法就能解决,就无须用复杂的方法,当然随着研究的深入,使用一些更复杂的研究方法可能会成为必然。2002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Cyclin E的表达与乳腺癌预后文章,该文在乳腺癌研究领域中产生极大的影响,采用的方法就是蛋白质印染。

 

    有一些学生认为文章的图和表是越多越好,不管需要不需要,一概是多多亦善。1953年Watson 和Crick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当年论文只在Nature中占一个页面,但并不影响他们对生命科学划时代的贡献和获得诺贝尔奖。因此我们应重内涵、轻形式,不做表面文章。

 

    我们的研究生有从事基础性研究,也有从事临床与基础结合的研究,为达到研究目的,可能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不尽完全相同,但两者的研究都同样的重要,只要埋头苦干,都能做出高水平的研究。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应从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出发,着重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态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打好基础。

 

    我们医院在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研究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既有特色鲜明的临床基地,又有基础雄厚的研究所,走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研究应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肿瘤医院乳腺中心    解云涛)

 

 附:   解云涛简介:

 

    博士研究生毕业,副教授、副主任医师职称,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乳腺中心工作。开展以乳腺癌的保乳治疗为侧重点,各种类型乳腺癌的外科治疗和术前及术后系统性综合治疗。在科研工作中,开展乳腺癌个体化治疗的分子标志物研究。重点研究乳腺癌的预后指标、乳腺癌术前化疗疗效的预测指标。 目前已获得国家人事部 “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基金” 、教育部回国启动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多项科研基金。

 

 


作者: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