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学教育校园动态北京大学医学部

唱好创新“戏”企业当自强——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企业自主创新论坛”侧记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自主创新当是其中之一。日前,华北制药、康恩贝、汇仁、太极集团等医药企业的研发负责人相聚在广州召开的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企业自主创新论坛”上,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我国医药企业研发有哪些“症结”。企业如何担当自主创新的“主角”。...

点击显示 收起


  今年最热的话题是什么?自主创新当是其中之一。日前,华北制药、康恩贝、汇仁、太极集团等医药企业的研发负责人相聚在广州召开的第六届中国药学学术年会“企业自主创新论坛”上,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我国医药企业研发有哪些“症结”?企业如何担当自主创新的“主角”?自主创新的思路是什么?企业需要哪些政策上的支持?这一系列问题引发的讨论使会场气氛如同当地的天气一样热。
  ■破壁突围迫在眉睫
  目前,世界医药产业“重磅炸弹”型创新药物越来越“重”,研发经费越来越高,投资风险越来越大。面对这些研发趋势,我国医药企业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与会企业代表首先剖析了目前我国医药企业研发中存在的一些“症结”。
  “研发投入不足”是被提得最多的问题。据一些企业代表介绍,目前大型跨国制药公司把利润的10%~20%用于研发,而在我国,企业拿利润的5%投入研发已属高投入。2005年,辉瑞公司的全球药品研发投入达76亿美元,远远高于我国整个医药工业的研发投入。究其原因,近年来我国医药企业以非专利性仿制药物的生产为主,加上受现行国家政策和医疗制度改革的影响,尽管药品品种及产量大幅度增加,但利润却大幅度下滑,平均跌破10%,进而影响到医药企业对创新的投入。
  企业研发投入已经“先天不足”,而大量研发资源却未被合理利用。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如伟感言:“目前,能‘十年磨一剑’研发新一代创新药的企业很少。很多企业的研发心态浮躁,把目光集中在几个热门领域和品种上,一哄而上,由此形成了研发的高水平重复、市场的低水平竞争的尴尬局面,而企业真正用于创新性研究的资金极其有限。”
  长期以来,我国医药创新主体的“错位”现象,也使企业的自主创新工作陷于层层重围之中。与会企业代表反映,在发达国家,新药研发的主体是企业,大学、研究院所着重于基础研究;而我国长期以来新药研发的主体是科研院所和专业院校,药品研发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向科研机构倾斜,医药企业获得的支持相对较少。更为令人忧虑的是,科研机构新药研制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很多技术成果产业化困难。
  另外,目前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药品领域相关的专利战略,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有待加强;研究团队凝聚力不足;新型药物给药系统等一些热点领域的研究尚未受到主流企业的足够重视等,都是较为突出的问题。
  ■勇于担当“主角”
  自主创新是一条“荆棘之路”,但这是我国医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发中心总经理张华说,长期以来,我国新药研发是以仿制为主,大多数企业缺乏自主研发的成功经验和勇气,成果也比较少。现在国家将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提升至重大国策,提出要以企业为主体进行自主创新。“市场不相信眼泪”,企业必须建立足够的自信,勇于担当医药创新的主体。这个“主体”的涵义包括创新的决策主体、投资主体,以及组织和承担主体。
  企业如何自主创新?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
  “自主创新不是一锤子买卖!”汇仁集团研发事业部常务副总监蔡培烈说。很多制药企业在发展初期,由于产品比较单一,往往对创新非常重视,舍得投入研发;但当企业发展至一定规模后,对创新的热情就减弱了,而转为单方面开拓市场。实际上,企业的持续发展与创新是因果关系。不管是大型制药企业还是中小型制药企业,都应有适应各自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新取向,要随着企业的发展与时俱进地发展企业自身的研发机构,以自主创新与产学研结合的新产品研发模式进行研发。
  对于自主创新思路,与会企业代表纷纷建言献策:目前我国的国情和医药企业的实力决定了由仿创结合走向自主创新是国内企业较好的选择。模仿性创新是医药企业创新能力较弱时的合理选择,企业可通过仿创结合,经过一定积累和提升后再实现自主创新。另外,企业对创新药物开发的高投入、高风险必须有高度认识;研发新药要有企业自己的特色,体现差异性,不可盲目;企业必须建立一支稳定的、涵盖从新药研究开发到产业化各个环节的、学科配套、专业齐全、力量雄厚的科研和管理人才队伍,并保证经费,使研究人员专心研究,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
  ■呼唤更多的政策支持
  “如果说自主创新是医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脊柱’,那么政策的有力扶持就是保证这根‘脊柱’长得正、不发生偏斜的‘支撑组织’!”瑞士德彪药业中国部部长鞠利雅博士掷地有声的言辞得到与会企业代表的积极响应。
  对于自主创新的政策支持,与会企业代表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也提出各自的要求——
  “目前我国大多数制药企业新药研发的抗风险能力较差。鉴于此,政府应加大对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鼓励创新的机制和环境。”
  “国家政策应确保医药生产企业能够获取合理的利润,以激发企业创新的原动力并保证新药创新的资金投入。”
  “要加快对中药企业的政策支持!”……
  与会企业代表还建议,应继续加大医药企业优化组合的力度,以发展一批大型医药集团企业;通过加强医药市场的整顿和管理,减少重复投入和恶性竞争;各级地方政府应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以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创新药物研究开发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具有科技先导意识的企业家群体。另外,企业还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基础设施、国际合作、政策咨询等企业服务,帮助企业规避风险,降低成本,使广大医药企业能够在新药研发这条拥堵的高速公路上实现快速发展。    文/本报记者 马艳红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