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学教育校园动态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喜迎50华诞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新闻中心
摘要:4月2日上午9时,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隆重举行建所50周年庆典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医学部主任韩启德院士,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卫生部副部长尹力、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杨树安,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创始人、研究所终身名誉所长曲绵域教授,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志攀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副......

点击显示 收起

  总结经验 凝聚人心 昂扬斗志 开拓未来                 “总结经验,凝聚人心,昂扬斗志,开拓未来”。4月2日上午9时,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隆重举行建所50周年庆典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医学部主任韩启德院士,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卫生部副部长尹力、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杨树安,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创始人、研究所终身名誉所长曲绵域教授,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志攀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陈晓红少将,中国工程院卢世壁院士、王澍寰院士等领导和嘉宾,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200余人出席庆典仪式,向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50年的发展表示祝贺。卫生部部长陈竺、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也致信祝贺。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敖英芳教授主持庆典大会。       1959年1月,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原北京医学院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开启了中国运动医学的历史先河,从初期的4位大夫、5张病床到今天66位医生、68张床位、新的运动医学大楼即将竣工;从为运动健儿护航,到为全民健身服务。50年,运动医学研究所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始终引领着中国运动医学的发展:1989年,国家级重点学科,同年国家体委授予研究所“体育事业贡献奖”;1992年,与荷兰合作项目——康复医学中心成立启动,并于1999年成立;1995年,首批进入“211工程”的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1999年,中国奥委会和国家体育总局唯一指定的运动员伤病防治中心;2000年,全国唯一的运动医学领域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设立单位;2002年,Smith Nephew大中国区关节镜培训中心;2007年,卫生部和中国医师协会认证的全国最大的关节镜培训中心;2009年2月,成为教育部“创新团队”……       半个世纪耕耘,50载收获。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共培养了74名硕士生,69名博士生,博士后2名。临床工作,在运动员劳损性伤病、软骨损伤与修复、韧带断裂与重建、组织移植和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研工作,在关节软骨细胞修复、末端结构的分型、韧带重建过程中末端形成的过程及其特点、交叉韧带的重建技术及临床研究、半月板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等方面均有发现和创新。近年来逐渐将重点放在用基因治疗、工程软骨、细胞移植等方法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的研究、膝关节韧带重建技术及转归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组织移植修复关节损伤等多种研究上。建立了运动创伤和关节外科组织库、生物力学研究平台,完成临床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其康复中心是我国第一批康复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研究所共取得科技奖励31项:国家级二、三等奖各1项、部委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国际学术奖2项;取得3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其他部委级的研究基金;出版专著十余部;国内外发表论文870余篇,其中SCI收录27篇。       50年来,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成为运动员的“护航员”。陈镜开、袁伟民、蔡振华、张健、高健、李宁、李小双、娄云、张蓉芳、李玲蔚、郎平、孙晋芳、李小鹏、邓亚萍、姚明、李楠、王楠、张怡宁、郭晶晶、赵宏博、陈中、冼东妹、赵宏博、赵蕊蕊等运动员与教练员都在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接受过专家的精心诊治,摆脱了病痛的折磨,重新走上赛场,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庆典大会上,来自美国的杰出校友田小明、国家体操队教练陆善真、国家体育总局运动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李国平等分别致辞,对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50年所庆表示祝贺。北大常务副书记吴志攀、医学部副主任方伟岗发表讲话,对运动医学研究所几代人50年来为国家所作的贡献及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赢得的荣誉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再创佳绩与辉煌。       吃水不忘挖井人。在《感恩的心》的乐曲声中,曲绵域、田得祥、李梅君、高云秋、浦钧宗、张宝慧六位为运动医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老教授、老前辈,从韩启德、吴志攀、敖英芳、李鹰、陈仲强、贺蓓等领导手中,接过奖励状。全场爆发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       庆典大会上,国家体育总局杨树安副局长宣读了刘鹏局长的贺信,感谢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50年来为中国运动医学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及奥运会上为中国体育健儿勇夺金牌提供的优质的医疗服务。尹力副部长宣读了陈竺部长的贺信,对几代“运医人”的艰苦创业、积极进取,给予充分肯定。       韩启德副委员长对风雨兼程50年的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他说,运动医学研究所是北大、医学部的一张“王牌”、“名片”,我们所做的努力,运动员不会忘记,国家不会忘记。希望运动医学研究所要在实践中加强临床研究,提高医疗质量,为体育健儿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要在运动营养、科学健身等方面为全民健身护航;要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吸纳国内外优秀人才,同时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潜能;要瞄准世界前沿,加强原创性工作。在未来的岁月里,希望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为中国运动医学发展再续华章。   宣传部傅冬红/文    三院孙玉良/摄

作者: 2009-4-1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