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学教育校园动态北京大学医学部

王广发教授:加强软硬件建设 细化科室管理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新闻中心
摘要:——记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王广发教授在其位,谋其政。作为科主任,王广发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科室管理上。本着公平、公正、团结、竞争的理念,细化科室各方面的管理。自1998年担任北大医院呼吸科副主任,主持科室工作,以及后来担任呼吸科主任以来,王广发在学科发展、学科建设、科室管理、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

点击显示 收起

——记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王广发教授  

    在其位,谋其政。作为科主任,王广发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科室管理上。本着公平、公正、团结、竞争的理念,细化科室各方面的管理。

  自1998年担任北大医院呼吸科副主任,主持科室工作,以及后来担任呼吸科主任以来,王广发在学科发展、学科建设、科室管理、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呼吸内科有了长足的进步,显著提高了学科的水平,大大增强了科室的竞争力,建立了一支团结协作、朝气蓬勃的学科梯队。

  北大医院呼吸内科有着辉煌的过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学科逐渐滑坡。王广发在接任科副主任,主持科室工作时,呼吸内科已从辉煌的巅峰跌入了学科发展的谷底。当时,科室没有一项科研基金,医疗空间严重短缺,学科毫无特色,对外影响迅速萎缩,成为国内呼吸学界滑坡最快的科室。针对这种严峻的局面,在10年的任职期间,王广发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工作,以身作则,讲求民主,关爱同事,公正、廉洁,以真诚、宽广的胸怀团结大家共同奋斗,将呼吸内科建设成了一个“务实、求精、创新、和谐”的积极进取、发展迅速的科室。

一、建设和发展学科  接任呼吸科领导职务后,对于当时的学科现状,以及呼吸内科学科发展的趋势,王广发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从较高视野上有计划、分步骤地发展和建设学科。本着“医疗是基础、科研是龙头、技术是支点、人才是保证”的原则,发展和管理科室。(一)重点发展和建设了呼吸监护室  通过对学科动向的分析,王广发认识到危重症医学已成为呼吸病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临床上有着广泛的需求,是医疗质量、危重症病人救治的重要保证。为使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能够发展起来,提高水平,王广发在担任科室领导的最初几年,将学科发展的重点放在了重症监护室的建设上。  首先是从软件上进行呼吸监护室的建设。通过逐步的积累,完善了呼吸监护室的各项制度,狠抓落实,承诺向全院各科开放呼吸监护室。使呼吸监护室的收治范围由原来单纯的呼吸科内患者转变为面对全院,甚至是院外患者。这样,大大增加了患者来源,即救治了大量危重症患者,提高了全院危重症的救治水平,又拓展了学科发展的空间。  第二,重视监护室的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重点加强了监护室护士的管理和技术培训,将护士队伍建设纳入到学科建设之中。通过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业务学习、各种技术培训并加强制度建设,显著提高了监护室护士的职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使呼吸监护室的综合救治水平显著提高,成为全院名副其实的抢救基地。  第三,加强硬件建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相应的硬件作保证,危重病人的救治就是空话。王广发力排众议,在医院的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逐步扩大监护室床位数。由最初的4张,扩大为6张,再到8张,直到2008年新病房楼的15张。每次增加床位,都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科室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为保证危重症的抢救,分步骤增加了呼吸监护室的监护仪、呼吸机等装备,这些决策为危重病人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硬件支持。第四,不满足现状。对于每次监护室的进步,王广发都将其作为一个新的起点,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推动了学科在这方面的持续发展。(二)发展介入呼吸病学  当危重症救治有了较大的发展后,王广发迅速引导学科发展呼吸病学另一个重要分支,也是近年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介入呼吸病学。在国外呼吸病学刚刚开始快速发展的时候,王广发以高度的学科敏感认识到,这一领域将是呼吸病学的重要方向。为使北大医院呼吸内科在这一领域能够发展,王广发阅读有关文献,逐步摸索学习,在国内较早开展了气管、支气管支架植入、球囊扩张治疗。以后又克服困难陆续成功开展了TBNA、可弯取支气管镜取异物、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电烧蚀治疗、内科胸腔镜等技术。  面对人才匮乏的局面,王广发努力培养后备力量。鼓励年轻人积极学习先进技术,为他们创造机会去国外培训,并亲自带领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技术操作,将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目前已形成一支以数名年轻医生和两名护士为骨干的学科团队,使北大医院呼吸科在这方面跻身于少数几个在该领域领先全国的科室之一,目前在国内已经具有了较大的影响力,取得了较高的学术地位。  另外,加强对外交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北大医院呼吸科已和国外介入呼吸病学界建立起了广泛、深入的联系,两次成功举办了国际介入呼吸病学技术培训班,成为国内唯一进行动物模型实际动手培训的介入呼吸病学培训项目,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与好评。(三)开展睡眠呼吸病研究  睡眠呼吸病也是近20年来呼吸病学发展的领域之一。王广发在一无技术、二无设备、三无空间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建立起北大医院的睡眠监测室。王广发以学科交叉为切入点,寻找睡眠呼吸病研究和临床工作的突破口。通过合作开发,我们与相关单位合作成功组织开发了国内第一台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并成为国内首个使用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单位。与他人合作,进行了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脑电频谱分析的研究,并建立了针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睡眠脑电小波分析的方法,提取出了4个能够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这在国际上是首创。  面对OSAHS研究的现状,王广发敏锐地认识到其发病的中枢机制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国内首先建立了大鼠多导睡眠呼吸检测、舌下神经核神经元膜片钳、在体大鼠脑室微透析等基础实验技术用于睡眠呼吸暂停的机制研究,以此为基础获得了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两个北京市基金项目的支持,彻底改变了多年来呼吸内科获得基金为零的局面。目前这些基础研究已取得显著的进展,已整理成文,发表在SCI收录的国外杂志上,填补了呼吸内科在这方面的空白。(四)其他方面  在呼吸病学的其他领域,王广发也积极进行引导,并发动全科同志群策群力。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研究和健康教育、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新型肺功能检测方法及气道炎症监测技术开发、研究与应用、肺间质病的诊断与治疗、呼系统少见或罕见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使呼吸内科成为具有强大的临床综合实力、特色鲜明的科室。  王广发注重加强药理基地的建设,将其纳入学科发展的范畴。,改变了过去药物研究中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显著提高了临床药物研究的质量,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大量国际和国内的临床药物研究,受到了业界的高度评价。  在学科的发展上,王广发注重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沟通。除积极支持科室人员参加多种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外,还聘请多名国外著名呼吸领域专家前来北大医院呼吸科交流。近年来先后有近20名国外专家前来访问,并已与国外的某些医院建立起了较为固定的联系,这极大地推动了学科的发展。

二、人才梯队建设(一)注重人才的培养  对年轻的医生,王主任在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能够悉心帮扶,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年轻医生出国深造。担任科主任以来,已先后派出6人次前去发达国家的著名医学院校深造。为年轻医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发展的学术氛围,并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和鞭策他们更快进步。(二)建立科室学习制度  王广发主任建立了每周英语学习制度,由简单到复杂,由朗读到进行幻灯演讲,由病例报告到疾病最新进展,不仅提高了专业知识,更提高了广大年轻医师的英语水平,为对外交流奠定了基础。此后,又建立了每周的中文业务学习,对在职人员和正在转科的研究生、住院医师区别对待。前者以报告呼吸病学科的最新进展为主,后者以大内科通科的某些进展为主,既保证了本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又兼顾了内科常见疾病或技术进展的了解,从而提高了科室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对学科发展和医疗、教学、科研水平提升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三)将护理人才的培养纳入学科的发展规划  除对全体护士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考核之外,王主任特别加强了危重症护理人员的培养。通过仔细的选拔和挑选,已培养出两名业务素质高、基础扎实、发展潜力大的护士专门进行机械通气和危重症技术的培训和考核。改变了科室全体人员认为护士工作就是“打针、发药”的传统观念,使护理队伍得到稳定、护理理念得到更新,为医疗工作的开展和医疗质量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总之,在人才的使用上,王主任能够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做到扬长避短,人尽其用;注重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年轻人在实践中经受锻炼。目前北大医院呼吸科在呼吸学科的各个领域都形成了比较年轻的学科团队,从而为今后在相应的领域快速发展储备了人才。

三、科室管理  在其位,谋其政。作为科主任,王广发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科室管理上。本着公平、公正、团结、竞争的理念,细化科室各方面的管理。                            (一)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制  在科室的管理上,坚持民主集中制,注重倾听核心小组其他成员和广大医护技术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坚持重大事情通过核心小组讨论,充分论证后做出决定。(二)改革科室奖金分配制度  在管理上注重奖勤罚懒,采取多方面的措施,鼓励科室内部的有序竞争。王广发对旧的奖金分配体系采取分步骤、循序渐进地改革,逐步让奖金分配制度与岗位、工作量挂钩,兼顾学科发展需要。(三)突出精细管理  在管理上突出精细,将总体框架建立与逐步完善制度细节结合起来,使科室形成了一套比较切合呼吸内科实际的管理体系。另外,在管理中注重团结、和谐的理念,注意及时发现和化解矛盾,使科室的同事间能够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四)特别突出医疗工作的基础地位  在科室的管理上,特别突出医疗工作的基础地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首先要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王广发担任呼吸科主任以后,带领全体同志群策群力,在原有制度基础上不断规范并建立了多项制度。例如有创性操作前的讨论和谈话制度、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标准化操作流程、院内感染预防控制制度、机械通气脱机标准化流程等,并修改和完善危重病记录单。为保证病人转运的安全和做检查的需要,科室还特地装备了转运用呼吸机、便携式氧气瓶等装备,虽然科室在经济上有所损失,却使患者安全得到了保证,换来了更多的社会效益。科室还对开展新技术的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调动了大家开展新技术的积极性。

四、科室绩效  在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呼吸内科近年来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多年来,呼吸内科除承担本科的医疗任务外,还会诊、转诊了大量疑难、危重病例。呼吸监护室已成为北大医院一个危重症治疗的平台,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由于管理细致,综合水平高,呼吸内科多年来未发生一起医疗差错,少数的医疗纠纷也均为患者不理解造成,没有发生一起赔付案例。在2003年SARS流行期间,呼吸内科以强大的综合诊治水平,在北大医院抗击SARS的战斗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救治了大量SARS患者,使医院取得了收治380多例患者,而病死率不到4%的辉煌成绩。  由于长期不懈的努力,科室硬件建设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呼吸病患者的诊治条件大为改观。加之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学科影响的不断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患者。短短五年,年总门诊量由1万5千多人次增加到近3万人次,年住院人数由年300多人次增加到近800人次,平均住院日缩短了将近3天。床位使用率始终在93%以上,去年已达到103%。多年来,已开展了十多项新技术,使呼吸科在危重症、介入呼吸病学、睡眠呼吸疾病的临床诊治与研究方面居于国内先进水平。通过本科生教学、研究生教育、住院医师培训、进修医师培训等,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医学人才。通过不懈的努力,科研的面貌也取得了改观,先后获得了15项国际、国家和省部级基金的支持,获得的科研经费总额超过200万元。科研领域也由点到面,形成了多个良好的发展方向。科研论文也取得了突破,已发表了多篇SCI论文,某些研究也已在国际著名学术会上宣读。SARS相关的临床研究工作获得了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经过多年的奋斗,王广发带领呼吸内科已经走出了往日的阴霾,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发展轨道,正在迈向一个新的辉煌。

(第一医院)

作者: 2009-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