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学教育校园动态哈尔滨医科大学

田家玮教授荣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来源:哈尔滨医科大学
摘要:2009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1月9日附属二院门诊超声室主任田家玮教授与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位医疗工作者身披绶带,齐聚北京国仪宾馆,荣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卫生部部长陈竺、卫生部党组书记、卫生部副部长高强等八位卫生部领导出席会议并为他们颁奖。2009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国仪宾馆举行,......

点击显示 收起

2009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1月9日附属二院门诊超声室主任田家玮教授与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位医疗工作者身披绶带,齐聚北京国仪宾馆,荣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卫生部部长陈竺、卫生部党组书记、卫生部副部长高强等八位卫生部领导出席会议并为他们颁奖。

    2009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国仪宾馆举行,会议由卫生部副部长陈竺主持,卫生部党组书记、卫生部副部长高强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会上卫生部领导向全国20名中青年专家代表颁发了2007—2008年度“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田家玮教授荣获此项殊荣,作为黑龙江省仅有的两名获奖专家之一,代表我省参加了此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

    高强副部长高度评价了受表彰专家们在医疗战线上的杰出成就,是医疗卫生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为推动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的高尚品德和精神风貌。据悉,这次受表彰的中青年专家共80名,其中有辛勤钻研、勇于探索的科研人员;有医术精湛、救死扶伤的临床医生;还有长期在疾病控制一线工作的防疫工作者;也有富于管理经验、敢于创新的卫生单位领导。

    为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优秀的中青年专家,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重视学术带头人与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努力创造条件,使优秀人才尤其是中青年人才能脱颖而出”的精神,加强卫生行业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学术技术带头人队伍,自1986年开始,卫生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卫生行业开展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评选工作,2001年起评选范围扩大到全国卫生系统,极大激励了卫生工作者的热情。据了解,“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授予在卫生行业有突出贡献和杰出成就的中青年专家,每两年评选一次,每一届当选名额不超过80名,选拔对象为在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管理等领域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年龄不得超过55岁。

    田家玮教授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超声科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超声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医学会超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心脏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副主任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四届超声心动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并担任《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副主编、《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特约编委、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2006年度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审专家、2006年国家863项目评审专家一审、二审专家等20余项编审工作。

    多年来,田家玮教授始终致力于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担任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课题主持人,多次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省政府科技进步奖、省教委科技进步奖等奖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静态三维和彩色动态三维超声的研制及临床应用、胎儿超声心动图、先心病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心脏移植的超声检测等都是在国内率先开展的项目并发表,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98年以来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数十人,每年培养百余名省内、国内各地进修医生,桃李满天下。

    在近三十年的医学生涯中,田家玮主任对医疗和患者投入了极大的热忱,常年坚持在门诊第一线工作。主要从事心血管、外周血管、脑血管及浅表器官疾病的超声诊断及介入诊疗,以及胎儿畸形产前诊断等研究。擅长心脏、血管及小器官疾病的超声多普勒检查、腹部疾病超声、妇产科疾病超声及泌尿系疾病的超声诊断。与外科手术对照正确诊断率达95~97%,深受临床科室同事的信任和好评。曾荣获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先进工作者奖。连续14年被评为院先进科技工作者奖。哈医大《巾帼文明示范岗》先进个人光荣称号。“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两度作为全国科学技术协会代表大会代表出席“全国科协六大、七大”,受到江泽民主席、胡锦涛主席等全体常委的接见。

 

(撰稿:李华虹 方若冰)

作者: 2009-1-1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