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学教育校园动态哈尔滨医科大学

2010年度973计划“心脑血管研究项目网络”年度

来源:哈尔滨医科大学
摘要:研讨会在南京圆满召开继首届973计划“心脑血管研究项目网络”会议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启动召开后,2010年度第二届973计划心脑血管研究项目网络会议于11月7~8日在南京圆满召开。此次大会有心脑血管领域8位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学术骨干共计200余人,每个团队的首席及其骨干均报告了本课题的亮点。我校9......

点击显示 收起

研讨会在南京圆满召开

 

 

    继首届 973计划“心脑血管研究项目网络”会议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启动召开后,2010年度第二届973计划心脑血管研究项目网络会议于11月7~8日在南京圆满召开。此次大会有心脑血管领域8位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学术骨干共计200余人,每个团队的首席及其骨干均报告了本课题的亮点。

    我校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杨宝峰院士对《心力衰竭与恶性心律失常发病和防治基础研究》项目进行了总结性报告,凝练了本课题组已经取得的科研进展,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研究成果,相关文章发表在Cell、Nature Medicine、Circulation,Circulation Research等高水平杂志,顺利实现第四年度的研究目标。培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分别为上海复旦大学朱依谆教授和朱依纯教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人,哈尔滨医科大学董德利。另外,本项目组在房颤致病基因的筛查,心衰的发生机制以及microRNA与房颤、心肌肥厚关系的研究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通过本次汇报研讨会,参会人员详细了解了其他各课题组的进展,得到了更好的交流和专家组的正确指导,明确了下一步的研究目的,为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对下一步的研究进行了规划和展望。这是一次圆满、成功的会议,报告会后,973咨询专家、各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与课题负责人又举行了圆桌会议,就如何进步促进各项目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专家对本次会议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肯定,同时就如何加强项目间的交流提出具体意见。

    最后,唐朝枢教授为本次会议做了总结,并以杨宝峰院士率领的科研团体进行的microRNAs与心脏疾病研究为例,希望各个团队要在重视发表高影响因子SCI文章的同时,更要注重团队在同一领域研究中的前沿性和连续性,这样才能使我国心脑血管研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链  接:

    参会心脑血管973项目为: “血管性疾病发病机制和防治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 刘德培院士);“心力衰竭与恶性心律失常的防治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 杨宝峰院士);“重大心脏疾病分子机理和干预策略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 程和平教授);“脑血管疾病发生和防治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 苏定冯教授);心脏间隔缺损形成、发展和干预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  胡盛寿教授);内源性代谢产物硫化氢与介导心脏生理与病理机制的蛋白质靶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首席科学家  朱依谆教授);高原低氧973项目研究相关进展(首席科学家 范明教授)和花生四烯酸代谢与重大心血管疾病病理过程的调控(首席科学家 朱毅教授)。

 

撰稿:初文峰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