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学教育校园动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九院血管外科另辟蹊径重建血流通道

来源:九院
摘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在国内率先开展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获得成功,三十四条患腿经治疗后免于截肢。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血管搭桥手术和血管腔内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对于高龄患者,或者伴有严重冠心病或糖尿病患者则无法承受,风险极大。而血管腔内治疗仅适用于短段的动脉闭塞。由......

点击显示 收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在国内率先开展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获得成功,三十四条患腿经治疗后免于截肢。该项成果日前通过专家鉴定,总体水平达到欧、美国家同等水平。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目前已成为工业化社会人群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发生于下肢的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轻者行走困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重者因肢体缺血坏死而不得不截肢。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血管搭桥手术和血管腔内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对于高龄患者,或者伴有严重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则无法承受,风险极大;而血管腔内治疗仅适用于短段的动脉闭塞。由九院血管外科蒋米尔教授领衔的课题组经过四年的悉心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构建猪内膜下血管成形术的动物模型,并以该动物模型为平台对内膜下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壁重塑的机制进行研究,确立了根据我国患者特点施行该项新技术的适应征、禁忌症,并改进了国外该技术的某些操作方法。然后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应用于临床34例患者的治疗,成功率达到80%,再管化通道的畅通率达70%,达到欧、美各国的同等水平。这是一种全新的微创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方法,即在电视荧屏监视下,通过穿刺插管和导管,在血管内膜下另辟蹊径,建立一条新的血液输送管道,重新恢复动脉血流供应,从而保住了因血管闭塞而严重缺血的肢体。76岁的张老伯半年前开始行走困难,经CTA血管成像检查,发现患者右下肢髂动脉有18厘米的血管粥样硬化性闭塞,从而造成右下肢严重缺血,如不及时治疗将导致右下肢坏死,直至截肢,蒋米尔教授应用该项新技术,仅用二个小时就在患者血管内膜下开通了一条新管道,从而保住了张老伯的右腿。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