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学教育校园动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六院用导航技术为灾区伤员实施手术

来源:六院宣传科
摘要:5月30日中午11点30分,附属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手术室外,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严阿姨松了口气,她刚刚被告知:妹妹的手术成功了。医院院长何梦乔下指示:“一定要用最好的医疗力量为这些灾区伤员治疗。”先进技术保驾护航“我们将运用影像辅助导航技术来为严女士进行手术。这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手术的准确率,而且因为是微创......

点击显示 收起

    5月30日中午11点30分,附属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手术室外,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严阿姨松了口气,她刚刚被告知:妹妹的手术成功了!

灾难来时遭受重创

    家住四川大邑县的严女士永远忘不了5月12日那个让她痛不欲生的下午。当时,46岁的她刚出门准备去买菜,突然间地面开始上下颠簸,噩梦自此开始――强烈的地震将她掀翻在地,随后旁边的一堵围墙轰然倒塌,她被压在废墟之下,胸部以下顿时剧痛无比。路人见状纷纷上前帮忙,将她挖出废墟并送往医院。经查,严女士骨盆骨折,右侧8、9、10三根肋骨也同时骨折,骨盆骨折时发生严重的错位使得左下肢明显缩短,且伴有膀胱挫伤,血尿肉眼可辨。因当地医院没有治疗能力,不久后严女士被送往了成都。成都的医生给予了积极的治疗。经统一安排,5月26日中午,她被“空运”到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接受进一步治疗。医院院长何梦乔下指示:“一定要用最好的医疗力量为这些灾区伤员治疗!”

先进技术保驾护航

    “我们将运用影像辅助导航技术来为严女士进行手术。这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手术的准确率,而且因为是微创手术,可以大大减少术中及术后的风险。”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曾炳芳教授在组织了多次术前讨论后给出了上述手术意见。
    据罗从风教授介绍,导航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数字化医学影像的高速处理及控制能力,在手术现场对患部的肌肉、骨骼解剖结构进行显示和定位,避开错综复杂的神经、血管,以最小的手术侵袭,准确地固定和修复骨折。其工作原理犹如导航仪在航空、航海中随时为飞机和舰船指明正确方位一样,可以根据实时采集的数据及时调整手术操作,提高手术的精确度。骨科导航技术如今已涉及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外科、骨肿瘤和矫形外科。其中X透视导航尤其适用于创伤骨科,该院在自身所拥有的先进仪器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并结合实际加以改进,在骨盆手术及胫骨和股骨的一些截骨矫形术中均已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
    市六医院自05年11月起率先在本市将导航技术运用于创伤骨科修复之中,并始终保持国内领先地位,且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

“多亏了他们,我想我很快就会好的”

    “我在这里住得很好,每餐都有不同的菜可以选,还有川味辣酱吃,护士小姐不但帮我洗头擦身还请了理发师帮我理发,我真的非常感动。”“但是现在我还是很担心家里人,爱人身有残疾,婆婆已经80多岁了,前年儿子在车祸中没了,如果我不快点好起来,谁来照顾他们啊?!”严女士说着说着眼泪就不自觉地流了下来,“多亏了这里医生护士,我想我很快就会好的”。
    好在,医院接收灾区伤员后就安排医生立即问诊、采集病史并实施相关检查,同时开通了绿色通道为灾区伤员提供便利。经过严谨的术前讨论并邀请相关科室专家会诊后,医院决定于5月30 日为严女士实施手术。

2.5小时后,手术成功了!

    5月30日上午,经过了18天痛苦煎熬的严女士终于被送上了手术台,罗从风教授亲自为她施行了手术。
    手术分前后路两部分:后路――先用半圆形的钢板固定骨盆的后半部分,之后在导航下用长螺钉固定;前路――在骨盆前端开一道小口,微创复位后同样在导航下用髓内螺钉固定。
    看上去似乎只是简单的两个步骤,事实上,骨盆手术在传统意义上是个大规模的手术,不仅费时长(5-6小时),而且由于人的骶骨周围密布神经,操作稍有不当就会造成大出血,而分前后两路进行手术本身就会使得出血量极大,一般要达几千毫升。而此次运用导航技术手术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仅2.5小时),且大大减少了出血量(少于500cc),严女士原本明显缩短的下肢也被恢复到了正常长度。今后,她将能正常行走,生活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作者: 2008-5-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