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学教育校园动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新民晚报】胸科施行大陆首例机器人切除肺癌术

来源:新民晚报
摘要:(记者:施捷)借助“机器人”图像放大、三维视野、精确定位、振动过滤以及对人手高度仿真等优势技术,今天上午,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专家成功地为一名39岁金姓女患者切除了病变的右上叶肺。这是我国大陆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的肺叶切除术”。主刀医生之一赵晓菁介绍说,近年来,以胸腔镜为主的微创外科的兴起,为......

点击显示 收起

    (记者:施捷)借助“机器人”图像放大、三维视野、精确定位、振动过滤以及对人手高度仿真等优势技术,今天上午,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专家成功地为一名39岁金姓女患者切除了病变的右上叶肺。这是我国大陆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的肺叶切除术”。
    
    主刀医生之一赵晓菁介绍说,近年来,以胸腔镜为主的微创外科的兴起,为肺部肿瘤患者提供了能完全切除而损伤小、疼痛轻、出血少、住院短的手术可能性。现在,有手术机器人的“加盟”,肿瘤切除过程更加细致、精准。“尽管需要‘人机协调’,却完全可以做到‘心到手到’。”
    
    取名“达芬奇”的手术机器人系统,由美国航天航空局及众多大学联合开发,被认为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微创机器人手术系统,目前已被美国、日本等部分高级医学中心应用于心血管外科、胸外科、普外科等学科的微创手术。在我国,机器人胸腔镜手术的应用尚属空白,仅有北京301医院于去年开展了心血管手术方面的尝试。

    今天手术室的景象与往常不同,多了一位“达芬奇医生”
    显示屏上,手术进展情况一目了然
    “达芬奇”帮忙除肿瘤

    同样的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今天上午市胸科医院8号手术室内,两名主刀之一的罗清泉主任医师,却将自己的一双眼睛与两只手,“搭”在了距手术床2米之外的一台“医生控制台”上。
    
    内窥镜探进小孔
    
    与控制台“遥相呼应”的,是手术床另一侧的一个“身高”约2米、名叫“达芬奇”的机器人。10时许,在另一名主刀赵晓菁副主任医师的主持下,连接“达芬奇”的内窥镜镜子与切割器械等,先后通过打在患者右前胸肋骨间的3个“小孔”,送进了原本“密闭”的患者胸腔内。
    
    “达芬奇”游刃有余
    
    “通俗地讲,机器人伸出了3只手,一只握了照明用的光源,另外两只就是左手和右手了。”控制台上,罗清泉将“目镜”的位置让给了记者――立体图像,清晰异常,被放大了10倍的“双手”,其实一个就是剪刀,一个就是钳子!“看,我的脚能够管机位、聚集,还能够选择电烫、电灼;我的手,则管理它的起降移动,乃至打结这样的小动作。”罗医生边说边比划。
    
    “我有啥动作,它就有啥动作;隔着胸壁,却如同开放手术一样的视野”,两位主刀说出了他们最确切的感受。更因为机器人灵活的一双“小手”掌心不足1厘米,能够作360度旋转;还有类似照相机的“防抖”功能,“达芬奇”的仿真手腕、模拟手指,甚至可以进行人手不能触及的狭小空间内的手术操作。
    
    1小时50分完成手术
    
    10时40分,切除患者病变的右肺上叶正式开始。先前曾专门赴美国、中国香港接受了专门培训的两名医生和两名护士,此时“台”上“台”下,配合默契。虽然记者无法再“凑”到控制台前观察细节,但是手术床上方的显示器告诉我们:一切顺利。与常规的全胸腔镜肺切除手术所需的时间基本相仿,1小时50分钟后,市胸科医院对外宣布: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的肺叶切除术”圆满成功。

作者: 2009-5-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