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人物专访

厦门大学陈瑞川:搞研究须有浓厚兴趣和献身精神

来源:厦门大学
摘要: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分子生物学的副教授陈瑞川就是这样一位学者。他目前所做的研究试图为上述疾病的起因和治疗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用专业话来说,就是要揭示一种被称为“真核基因正性转录延伸因子(positivetranscriptionelongationfactorb,P-TEFb)”活性调控的分子机制,并寻找调控其活性的细胞信号途径,及其对HIV复制、......

点击显示 收起

        艾滋病,心肌肥大,恶性肿瘤,人们对这些疾病的名字并不陌生。不光医学方面的科学家,相关学科的学者也在为攻克这些疾病而努力着。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分子生物学的副教授陈瑞川就是这样一位学者。他目前所做的研究试图为上述疾病的起因和治疗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用专业话来说,就是要揭示一种被称为“真核基因正性转录延伸因子(positive  transcription  elongation  factor  b,  P-TEFb)”活性调控的分子机制,并寻找调控其活性的细胞信号途径,及其对HIV复制、心肌肥大和肿瘤细胞生长与分化的影响。  



        由他带领的这些研究目前有了进展,在今年5月15日出版的发育生物学领域国际顶级刊物《Genes  &  Development》发表了他们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15.6),这一成果对于了解和阐释艾滋病和心肌肥大以及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陈瑞川1983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生化工程系,2000年毕业于我校生物学系,获博士学位,2002-2005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访问学者。二十多年来的研究,这位中青年学者的体会是,支撑一个人把科学研究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得有“浓厚兴趣╋献身精神”,却不得有任何的功利思想。  



        陈瑞川说,搞研究在入门时必须要有浓厚的兴趣,入门后在投身其中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困难,这就需要树立一种献身的精神来支持把研究进行下去。他告诉记者,科学研究是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和假设,然后按照假设来进行客观和严谨求证的过程,经过无数次的验证,才能够得出一个比较可靠的结论。特别是做原创性(他称之为“探索性”)的研究,要在未知的领域里找到一条路来,可能是失败连着失败,此路不通彼路也不通,有时经过数年的探索,仍找不到出路,如同走进黑夜的旷野,不知脚下的路在何方。“而一旦找对路,所有的结果可以互相印证,就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很愉快!这大概是科研给予科研工作者的一个乐趣”,他说。在他从事科研工作的过程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他攻读博士学位时的两位导师:生命科学学院汪德耀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海洋三所的徐洵研究员。在两位老师身上,他看到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应该有的胸怀和品格。  



        科学研究要耐得住寂寞。在上述发表的这篇十几页的论文里,只有四五十个的试验结果显示,实际上陈瑞川和同事、学生们做的有结果的试验就达上千个,没有结果的、失败的试验更多。重要的结果,都要由不同的学生同时验证,有的甚至由大洋彼岸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细胞生物学系的周强教授实验室重复验证,以保证结论的可靠性。该研究课题是他在美国作访问学者时初步形成的,2005年他回国后开始深入研究,到去年底形成论文,将近四年时间完成这项研究。  



        就是这种快乐和坚毅支持着陈瑞川的研究。他的视力很弱,平时走路看不清对面来人是谁,常人看的普通纸质文字看不清,为此他用的电脑配置24寸的大屏幕显示器,而且把数据模型放大才能看清,纸质文件要小初号字加粗。陈瑞川认为,学院目前从事研究的硬件条件已不亚于发达国家,我们的研究水平如何上去,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互相合作、互相帮助,才能尽早提升学院在国内外的地位。对于他的视力问题,他认为有办法不让它成为工作的障碍。  



        陈瑞川目前指导着两三个博士生,八个硕士生。他认为,研究生是实验研究的骨干力量。导师主要找思路,教方法和设计实验,而具体试验应由学生操作,这是科学的分工。这样老师可以集中精力思考和寻找思路,而学生也能从做实验培养训练基本的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他和周强的九名研究生参加了上述课题的研究。“学生很勤奋,师生合作很愉快”,他对这种合作很满意。
作者: 2008-6-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