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人物专访

时玉舫教授与学子共同探讨科研人生

来源: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摘要:2009年新年伊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求索讲坛邀请健康所所长时玉舫教授做了主题为“激发科研兴趣,探究生命奥秘”的精彩演讲。时教授以亲身经历将如何做好科研、如何在科学生活中把握自己的人生向学子们娓娓道来。许多学子慕名而来,并与时教授互动讨论了科研及人生中的一些困境与困惑问题。时教授首先简要介绍......

点击显示 收起

2009年新年伊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求索讲坛邀请健康所所长时玉舫教授做了主题为“激发科研兴趣,探究生命奥秘”的精彩演讲。时教授以亲身经历将如何做好科研、如何在科学生活中把握自己的人生向学子们娓娓道来。许多学子慕名而来,并与时教授互动讨论了科研及人生中的一些困境与困惑问题。



时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生物医学科研的大的社会环境,发展趋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等,他指出,21世纪正是生物产业发展与挑战并存的时机,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走好科研之路、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科学家,是每一个生物科研者迫切想解决的问题。时教授对此做出的解答是: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自我而不自私,想想自己可以给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可以给社会做些什么,以此来给自己确立努力的方向,而不仅仅是做一个追赶时髦的人,大家做什么我也做什么,没有自己的坚持。”在影响因子的问题上,时教授建议大家持一种理性客观的态度,不要盲目追求高影响因子,好文章并不总有好的影响因子。



接下来,时教授谈了要成为一名成功的科学家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广泛的知识、合作的精神、出色的交流及写作技巧以及具有远见卓识的头脑。除了这些,兴趣是主要的,也是促使一名科学工作者转变成为一位科学家的主要动因,而兴趣的发现与保持还得靠个人去发现自我,完善自我。



随后,时教授向大家传授了一些具体的科研学习经验。如:如何选择自己的课题、如何与导师交流、如何进行论文的写作、论文投搞的注意问题、毕业问题以及如何选择博士后导师等。他说,“在研究起始阶段选择科研目标时不要盲目追求热点领域,热门的东西往往很快就会过去,重要的是尊重自己‘心的选择’,最好是选择自己有兴趣的,同时也是实验室和导师也有兴趣的交集;实验室工作中要学会处理好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导师对我们成长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要多学会沟通;选择毕业时机也很有讲究,如果刚好处在自己的课题大量出成果的阶段那不妨考虑多做一段时间,毕竟人一生中赶上可以大量出成果的机会可能并不多;博士后导师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博士后阶段可以说是科研的最好的时光,有了一定的研究经验却几乎没有什么压力,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课题,所以要格外珍惜;要选择兴趣相投,经费充足的实验室,不一定非要去名气大的实验室,处在快速成长阶段的实验室也是很好的选择。”



最后,时教授用“以生命科学医学为己任,努力发现自己我完善自我,为创建中华一流科学研究事业贡献力量”为结语,对大家提出了殷切希望,“愿我们以此自勉,共同开创中国科学研究的新局面。”演讲结束后,时教授一一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
作者: 2009-1-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